小说就是披着杂文外衣的文字骗子,短评《惟妙惟肖的爱情》

小说就是披着杂文外衣的文字骗子,短评《惟妙惟肖的爱情》_第1张图片


多看上看完了方方的《惟妙惟肖的爱情》,写下点感慨,也算读后感吧。不喜欢剧透,所以,说是评书,但似乎没有书中什么内容,见谅,毕竟,我更喜欢先有自己观点,再看别人怎么说,这是我讨厌剧透的最大原因,读后感,也不例外!

小说要有故事情节,至少,要有人物吧。这就是人们喜欢看小说的原因之一,而杂文,却少有情节,更多的,还是观点评论。这是二者的差别。但事实上,哪一本小说不是杂文呢?谁写下来的文字不是观点呢?文字,如同我对艺术的认同一样,本来就是表达。不恰当的比喻是:杂文,其实是小说的干货版。因为小说对话让我有了杂文的感觉,所以,才有以上的胡乱联想。

方方的名号自不容质疑,禾呈家里的“派系”斗争也算不上题材新颖,这是这本书只打三星的原因,好就好在,小说虽然是作者的观点表达,高明的作者会自然的从小说中人物的口中贴切的说出自己的话,人物的逼真,说到底,还是表达观点的需要。禾呈中最好的人物刻画,不是禾呈,不是表姐,也不是惟肖,而是惟妙。因为,意外,才有喜剧效果,才更能吸引读者,意外之后,再加上一个细想之下的意料之中,这人物的设置,就是成功。

虽然说越来越讨厌各打五十大板偷懒的中庸之道,因为没有态度说到底还是不了解,没是非,更甚一步:贫乏。但我看到的《惟妙惟肖的爱情》这种呈现,是那种了然双方之后的那种宽广,比起和稀泥双方都有可取之处不解决问题的浅薄评价,这种双方都有脱不开的局限的悲悯,我觉得就是慈悲!

后两篇看完(《言午》和《金中》),又一次想起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个酱缸,就是个吃人的国度!一直强调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要做强者的我,也无法苛求出狱后甘心收破烂甘心猥琐的言午先生:最好的时光都耽搁殆尽了,你让一个风烛残年者再奋蹄,这TMD学问是这么好做的吗?言午心中的无可奈何,外人又能体会多少?正如离婚前的马晓丽说要离婚的惟妙老婆:一个致力于脱离农村印迹的心灵底部的疼,谁人能知?如果惟妙能多爱一些自己的老婆,她会如此决绝而去?

当然,后面不是还有一句吗:如果跟钱一毛关系都没有,那惟妙老婆年轻时就该海枯石烂,而不是在初恋发达后才只说青梅竹马!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就是披着杂文外衣的文字骗子,短评《惟妙惟肖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