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此生未完成》: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这书看完有好多天了,此后又看了两本书,累积了3篇阅读笔记没有写,今天早晨五点多起床,没有锻炼计划,就想先把这个写掉。

上上个周末,忙完家务,泡了杯咖啡坐在桌前。

咖啡杯和小勺子都是最近新买的,非常喜欢,平时单独放在陈列架上当装饰品,只在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洗完澡清清爽爽,想要好好享受一下的时候,才会泡一杯咖啡边喝边看书。

那天亦是如此,坐好以后,喝了一口咖啡,想随便找本书看看,看到于娟的《此生未完成》随手打开了。

关于于娟,此前有过一点点了解,知道是复旦一个得癌症去世的年轻老师,几年前在网络上看过《于娟:为什么是我得癌症》,也就是本书中的《“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学术报告》。

周国平给本书作的序,才看了一点,忽然觉得这本书太不适合一边小口抿着咖啡一边看。

总觉得,这动作,实在显得自己太装逼。

于是急匆匆地把咖啡喝完,收拾好杯子碟子和勺子,虔诚地捧着kindle安安静静地阅读。

嗯,就是虔诚这个词。

这是于娟在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人生的价值的深刻思考。

哪怕语言再诙谐,哪怕看的过程中曾多次笑出声,依然无法不用沉重的心情来看完这本书。

于娟并没有比我大几岁, 她因为乳腺癌去世的年龄,和现在的我相差不多,灿烂的生命之花在32岁的时候停止开放。

于娟本科就读于上海交大,研究生就读于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她生病和去世,都是我在复旦读研的时候。

虽然从未听过她的课,未曾谋面,甚至在她因为得了癌症并且声名远扬之前,压根就没听过她的名字。然而,说起来,既是我的校友,也算我的师长,想到这点,总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2009年12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时间并不太久,当上母亲也并不太久的于娟突发严重腰痛,后几经周折才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她的发病迅速,很长一段时间痛的不能有丝毫动弹。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

于娟在博客上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反思和记录,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见,这是一个极为优秀、坚强、乐观、善良又可爱的年轻妈妈。

于娟去世后不久,她的亲友们将她的生命日记整理后出版,取名《此生未完成》。

这本书由周国平和于娟的好友郑培源作序。

周国平罕见地在序言中大篇幅摘录于娟文中的文字,因为他说”我不想从文学角度来评论这部书稿,虽然读者从我引用的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于娟的文字多么率真、质朴、生动。文学已经不重要。“”上苍怎么忍心把这么可怕的灾难降于这个可爱的女子、这个可爱的家庭啊。呜呼,苍天不仁!“

郑培源在序言《老于的森林》中说道:”她首先是一个好人,透透彻彻、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一个好人。“他还说,很害怕媒体把于娟的故事解读成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得出譬如”晚睡导致癌症,大家一起早睡“的速食结论。

很可惜,郑培源一语成谶,媒体确实是这样解读和诱导的。世人谈论起于娟的时候,确实几乎都在围绕于娟的“为什么是我得癌症”。

然而,看完书就会知道,于娟的文字虽然有提到了她认为可能对她得癌症有促进作用的生活习惯,但是文中更多的是亲情、友情与爱情,关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关乎灵魂和理想,以及她至死都念念不忘的环保事业、能源林项目。

尽管书中流传最广的是”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但是却远不止类似于"如何才能不得癌症"这样的健康话题。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无畏施(话说,个人认为于娟最伟大的就在于无畏施),第二部分病中记,第三部分写给我的宝贝,第四部分故乡,第五部分在挪威,第六部分生为女人。

既有写发病、治疗的过程,有给儿子土豆说的话,也有写她的家人朋友,在挪威求学的经历,对老家的回忆,童年时候的时光,等等。

她饱读诗书,精读《红楼梦》,喜欢尼采,喜欢诗词歌赋;

极为聪慧,总是靠考前两周突击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考出各种各样的证;

善良纯真,热爱环保;

朋友众多,且大家都非常喜爱她;

虽然是个有名的超级学霸,却也喜欢泡吧,还曾穿着亮片背心超短裤在酒吧醉酒后被警察误抓,在警局说出“复旦的怎么了?读博士怎么了?上了复旦读了博士非得穿的人模狗样不能泡吧了?”的经典名言;

她是一个好妻子,老公是交大教授,在一起十几年依然相亲相爱,夫妻彼此包容共同进步,同时也是一个好女儿,一个好母亲,爱姥姥姥爷,爱父母,爱儿子。

如果不得癌症,一定是大家眼中上帝的宠儿。

具体的内容就不详说了,在此摘录几句书中的一些文字:

1.人越是长大,越是不知道自己要得是什么,越是不知道想要什么就越是会去拼命想自己到底要什么。

2.二十几岁的时候,觉得人生冗长,善待自己最重要,于是爱自己甚至爱别人。如今想来,善待自己不是给自己多买几盒价格不菲的化妆品那么简单,宽容他人才是最好的善待自己的方式。既然上善若水,那么自心间流出的大爱大善,自会延绵回转到自己。

3.三十岁之前的努力更多是因为自己有着太多的欲望和执著,从没有“只要活着就好”的简单。

4.生与死,前者的路对我来说,犹如残风蚕丝;而死却是太过简单的事。不仅简单,而且痛快舒畅,不用承受日夜蚀骨之痛。但是死,却是让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亲人们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和老年丧子之痛。虽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为自己的亲人抗争与挣扎过。自戕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我是个母亲,虽然,我这个母亲做得很无力,我现在唯一能给孩子,只有微笑,能为孩子做到的,也只有坚强。

5.感情永远是见异思迁的,所谓感情,大概就是人孤寂时刚好两个人可以做伴,由是所谓日久生情。但是思想共鸣,却是真正可以产生互相吸引,引以为知己有所思为融通的伴侣,通常不会受到时间和距离的影响。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不相信日久生情。我对自己另一半的全部要求也正是“思想共鸣”。

6.世上很多事,经历之前你会认为非常可怕惊骇,而确确实实落在你头上,需要你迎头赶上,你会知道,万事无非如此。世上万事并不可怕,你认为可怕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可怕。 对过程的定见,需要智慧;对必来的世事人情,则需要勇气。

7.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做好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地过,才是一年年,才是一辈子。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无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8.透过生死,你会觉得名利权情都很虚无,尤其是首当其冲的名。说穿了,无非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9.读书,要读的是别人的思想,花鸟鱼虫固然是天然趣,仁孝廉礼立是忠义魂,此间要参透的,是高尚悲悯的人性,矜贵持重的品行,洞眀豁达的修养,锲而不舍的理想和追求。

10.我甚至想,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每日像个瘫痪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骂万人践踏,只要能看着爸妈牵着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于娟《此生未完成》: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