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是:《腾讯传 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01
今天被张小龙的“微信公开课”演讲,以及微信的大数据报告刷屏了,而今天这本书也正是带大家了解,腾讯这家中国互联网巨无霸公司成长背后的那些故事,带大家了解腾讯的两个拳头产品,QQ和微信是如何诞生和演化的。
腾讯QQ的小企鹅标志如今已经深入人心了,在QQ刚刚火起来的时候,马化腾曾经特别想把它的标志做成一只传呼机的样子。而腾讯其他的创始人就比较喜欢美工画出来的小企鹅。马化腾跟他们争执以后没有结果,他就提出把传呼机和小企鹅的图标挂到网上,让用户自己选择。
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把品牌LOGO的决定权交给用户,也促使了这只小企鹅的诞生。马化腾曾经有一句名言: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句话也是腾讯的经营理念。他通过实现用户的价值,最大化的体现了腾讯的价值。
02
那么作为用户,我们要怎样把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最大化呢?答案当然是饮水思源,探知和了解背后的故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电脑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非同凡响的工具,它就好比是我们思想的自行车。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腾讯这款能让我们全面加速的交通工具。
这本书的作者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腾讯集团的成长历史,比如创业最开始QQ是怎么诞生的?腾讯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赚到第一桶金的?微信又是怎么火起来的?腾讯为什么能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在一段很长的时期里,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秘密,马化腾也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作者是官方唯一授权编写腾讯传记的作家,通过这本书,他全景式地给我们展现了腾讯的每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的成长,都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
02
在了解本书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吴晓波,他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是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和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目前是“蓝狮子”财经丛书的出版人,这本《腾讯传》也是蓝狮子财经丛书里的其中一本,早在2007年,作者还出版了阿里巴巴的第一本官方传记《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吴晓波在2011年开始创作这本书,在创作期间走访了60多位腾讯的各级管理者,另外还走访了互联网业界的从业者、观察家和腾讯的竞争对手,进行过很多次百人级别的外围访谈。他在书里描述自己从来没有花这么长的时间和这么多的精力去调研一家公司。直到2016年底,吴晓波才完成了全部创作。
03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从三个阶段就为你来讲解这本书的详细内容。
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阶段的腾讯。
第一个阶段是:创业期的腾讯。作为一个在创业初期艰难探索的无名小辈,腾讯是怎样给自己打基础的?
第二个阶段是:成长期的腾讯。在面对淘宝,谷歌,雅虎,MSN这些对手的挑战时,腾讯是怎样迎战的?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转型期的腾讯。在QQ占领网络,市场开拓顺利的情况下,是什么促使腾讯从内部调整战略方向,变成今天用QQ和微信这两条腿走路的网络巨头?
04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腾讯是怎么给自己打基础,度过创业期的。
要说腾讯的历史,首先要说一下创始人马化腾。马化腾祖籍是广东潮汕,后来跟父母迁居到深圳。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就特别喜欢天文学,这位企业家赚到的第一笔钱,是通过观测哈雷彗星而写出的一篇观测报告,这篇报告让他得到了40块钱的奖金。
马化腾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代创业者,除了对互联网的狂热兴趣,他在计算机这方面也很有天分,大学时他就是机房里的病毒高手,精通C语言。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在实习期间,22岁的马化腾就做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套产品,一套股票分析系统,卖掉后赚到了5万块钱。实习结束以后,马化腾进入做寻呼机业务的润迅公司,寻呼服务可以说是即时通讯工具的雏形行业,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就在马化腾在润迅工作的五年间,马云创立了中国黄页网,通过鼓动商家把信息挂在网上盈利。张朝阳创立了搜狐,杨致远创立了雅虎,张树新创立了瀛海威,他们都是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人。直到跟马化腾同样都是技术员出身的丁磊创立了网易公司,并且通过研发电子邮箱系统而成为百万富翁之后,马化腾沉不住气了。
04
他联合老同学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曾李青在1998年11月11日创立了腾讯公司。公司创立初期,马化腾宣布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一款无线网络寻呼系统,目标客户是全国各地的寻呼台。毫无疑问,公司的主打产品没什么前途,因为寻呼机已经逐渐被淘汰。为了维持公司的日常开销,马化腾和同伴们只能接一些做网站的活儿,他们的报价非常低,甚至连免费的都做,只为了赚维护费。就在公司奄奄一息的时候,创业之神给这家虚弱的公司打了一针强心针,它的名字是OICQ,QQ的前身。
OICQ是根据ICQ演变而来,ICQ是1996年三个以色列人研发出来的的即时通讯软件,后来这款软件被卖给了美国。偶然的一个机会,马化腾在广州信息港闲逛,发现广州电信要购买一个类似ICQ的即时通信工具。于是腾讯拿出技术方案去参加竞标,结果没有中标。可既然做好了方案,大家还是决定把它开发出来。马化腾给它取名叫做OICQ,O来源于英文单词OPEN,中文名字叫做中文网络寻呼机。马化腾当时的想法是:先把OICQ做起来养着,反正它也不大,赚钱还是要靠卖软件。
05
在QQ大火之后,腾讯经常会被问:国内早就有公司研发ICQ汉化版,你们怎么能保持后来居上呢?作者在书里分析了两个原因:一是腾讯对手的麻痹和羸弱,二是腾讯在技术上的微创新。
国内的几个公司都分别因为市场经验的缺乏,对项目不重视和国有体制的限制等原因慢慢的放弃了开发。而腾讯非常关心用户对OIQC的体验,马化腾亲自把OICQ的提示音定为寻呼机的滴滴声,甚至会经常跑到网吧去观察用户的使用情况。在微创新方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解决了当时中国网民普遍在网吧上网,因为频繁更换上网地点而产生的用户信息和好友列表丢失的问题。另外还有缩小软件的体积,缩短下载的时间这个技术难题。
除了这两大项,还有节约服务器成本,研发出离线消息功能,允许添加陌生人为好友等等这些美版ICQ本来没有的功能。同时,OICQ研发团队根据网民的反馈意见,经常是两三天就推出修正功能以后的新版本。这也形成了腾讯后来小步快跑,试错迭代研发传统。
06
就算有了这么多用户,腾讯公司在初期发展中还是经历了几个标志性的成长期。
第一次是因为创业资金不断的被OICQ吃进去,却看不到收益。最难的时候,大家只能到处借钱,当时有两个很有钱的朋友分别借给腾讯20万和40万,马化腾提出用公司的股票抵债,可是人家说:你实在没钱还,不还也行。但是我不要你的股票。好在后来腾讯找到风险投资公司,成功融到了资金,才算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二次是版权风波,因为用户太多,美国在线状告腾讯,要求返还OICQ的名称和域名使用权。马化腾这时候听说公交车上有用户随口把OICQ叫做QQ,于是马上就把名字改成了QQ。第三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梦网业务让QQ有了变现的平台,腾讯紧接着根据梦网业务进行公司的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迅速转亏为盈。这三次标志性的成长为腾讯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推出的Q币,QQ秀,QQ会员等等这些业务推波助澜,更让腾讯成功的在香港上市。
这个时候其它各大门户网站也都纷纷推出自家的即时通讯工具,比如网易泡泡,雅虎通,朗玛UC等等。这时从OICQ1999年2月10号的发布日直到2004年的这场市场争夺战,腾讯的员工已经增加到760多人。作者在这里也列举了腾讯能够站稳脚跟,有三件做对的事儿,第一是微创新。第二是专注用户体验。第三是创业不久就找到风险投资。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后面小播将陆续解读这本书的剩下两部分内容,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