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移动端分析

目的:本次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哔哩哔哩APP这款产品,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不涉及比较,不涉及褒贬,试图以客观的立场了解哔哩哔哩APP设计的每一个细节。

方法: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部分分别还原设计的出发点,力图还原整个的设计轨迹。

战略层

企业目标:

B站的核心用户是喜爱ACG文化以及吐槽文化的90后00后,以独特的弹幕文化为特色。目前网络上并没有关于哔哩哔哩商业模式的明确界定,而脱离了明确的商业模式谈产品战略总是让人觉得缺了什么,因此此处无法准确对于该网站的产品战略给出一个结论。只能说目前阶段,哔哩哔哩是在打造一个二次元文化的分享社区。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1张图片
哔哩哔哩产品架构

由哔哩哔哩的产品架构可知,up主发布内容之后会吸引相应的粉丝进行浏览,形成相应的圈子。而当up主发布的内容吸引同为up主的创作欲望之后会形成创作层面的圈子,甚至形成一种流行于B站的文化现象(譬如网友对于诸葛亮与王司徒两军阵前对骂的改编),这种大批up主共同创作的氛围会使得平台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作为平台的哔哩哔哩其实本身是不提供视频上传的,资源基本上都是UP主原创内容以及其他网站的链接,因此平台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氛围的维护与打造,对于up主的保护

以吸引大量相同兴趣爱好的up主的入住。

用户需求:

人都有社交的诉求,而这种诉求最终的实现需要某种纽带将具有相同爱好、相同生活价值、相同生活方式的人通过一种途径聚集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社团(书法社团、音乐社团)、可能是广场(广场舞大妈)等等,而在虚拟网络同样依赖于打造某种针对于某一类人群的氛围以促进这类人群的聚集。哔哩哔哩区别于其他视频类网站之处就在于哔哩哔哩在满足了二次元文化群体对于ACG内容的需求之外,形成了一个该类人群交流的“广场”,也即满足了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三层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2张图片
马斯洛需求理论

范围层

从吸引用户方面来看:

首先相较于具备特定功能的APP,哔哩哔哩作为一个以up主创作以及播放外部链接视频的网站本身并不需要特定的功能,它所需要做的是为大量用户提供一个明确的内容分类管理框架,帮助up主找到适合自己视频的分类区块。其次哔哩哔哩需要做的是营造好社区氛围,也即上文提到的会吸引特定群体的“社团”、“广场”,在社区氛围营造方面弹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弹幕在社区氛围营造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弹幕营造了一群人同时观看的氛围。弹幕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评论的时间属性,也就是说弹幕带给人的一群人同时观影的感觉更加强烈。其次部分弹幕可以算作对于内容的二次创作,一些剧情片段本身并不精彩,但在弹幕的二次解读之下却赋予了画面一种全新的解释,使得观众哈哈大笑。譬如下图: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3张图片
弹幕图片

当然对于某些用户特别是重视观影沉浸感的用户,或许会觉得无聊、被干扰,甚至有出戏感。但是很明显对于二次元文化有认同感的用户却热衷于这种二次创作。

因而,相较于特定功能的打造,社区氛围的营造、与维护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涉及到防垃圾系统的建立。换句话说,用户的核心需求乃在于对一个可以与同类人群分享的社区的渴望,而非功能。对于社区氛围营造主要体现在:

1用户质量把控---会员测试

2弹幕评论质量把控---弹幕举报

3优质内容沉淀---推荐

4优质up主沉淀---观者的良性反馈(赞、弹幕评论、投币、转发)

5二次元氛围营造---UI元素设计

从盈利方面来看:

哔哩哔哩需要面对的是现有网站内容如何实现盈利的问题。很明显,商业化与网站社区氛围本身是相冲突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没有合理盈利模式的网站是很难获得资本青睐的,这必然导致网站发展的艰难。而解决的突破点在于,如何不违背网站社区氛围的前提下,将网站的用户流量导入到不同的盈利入口。哔哩哔哩在这方面的尝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线上

a游戏联运

b新番承包计划

cPC端广告

线上盈利项目的特点在于与用户体验没有冲突,譬如游戏联运。哔哩哔哩作为ACG文化的平台,本身用户对于游戏就有需求。新番承包计划在推出时也是通过巧(wu)妙(chi)的运营手段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而pc端的广告与界面整体视觉没有太大的差异,较好的融入了界面中,如下图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4张图片
pc端广告插图

2线下

a拜年祭

b淘宝商店

cbilibiliyoo旅游项目

结构层

交互设计

事实上因为前面提过哔哩哔哩的重点并不在于针对用户的特定功能,而在于社区氛围的打造。因此,在交互设计这一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快速的帮助用户(up主、粉丝)找到特定的内容。因为本次体验是在安卓环境下进行的,且哔哩哔哩在设计移动端时对于安卓系统设计较为遵守安卓系统的设计原则,因此大的交互原则是在安卓系统交互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谈到这里就需顺便谈一下用户对于细节的敏感性这一问题,有的产品经理认为在设计产品时应将用户想象为白痴,在这里不对此进行评价,但是设计者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用户对于产品的细节异常敏感。这种敏感并非刻意,而是一种源于用户的直觉。

1登陆/注册流程: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5张图片
哔哩哔哩登陆/注册流程图

修改: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6张图片
哔哩哔哩登陆/注册流程图修改后

注册过程中第一步需要输入邮箱或者手机号码,第一步无论输入的是邮箱还是手机号码,点击注册必须再次输入手机号码以获取验证码。很明显,倘若第一步输入的是手机号码,用户如果点击注册应该直接发送验证码。当然,或许考虑的是手机用户的国籍问题。那么可否加入国籍自动识别呢?或者说当检测到用户第一步输入的是手机号并且是非大陆用户时弹出国籍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大部分用户的再次输入。

该环节输入密码时的交互动画非常具有趣味性: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7张图片
密码输入时的交互动画

2对于粉丝来说在该平台的主要行为为:浏览发现视频---播放视频---针对相应视频的操作行为。平台提供的交互行为主要为用户可以在首页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在各模块之间的切换。用户在各模块中的交互方式只有点击,以及页面的上下滑动。当然,在进行相关操作的过程湖中,会有相应的动效对交互行为进行反馈。

信息架构图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8张图片
哔哩哔哩信息架构图

框架层

界面设计与导航设计

界面设计的难点在于配合导航帮助up主以及粉丝快速找到所感兴趣的内容分区,即必须做好信息分类以及查找。按照用户对视频的喜爱程度可分为:当下即搜即看视频,以及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时常观看的视频(内容包括关注的up主、追的番剧、收藏的视频、下载的视频等等)。众所周知,用户之所以会经常打开视频播放软件在于对平台未知新内容的探索,而非对于固定内容的按时观看。或者说,当下即搜即看视频属于常看常新的海量内容,而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时常观看的视频属于少量内容。按照用户对于内容项操作的频繁度可分为:频繁操作内容与非频繁操作内容。因此,界面分作两部分: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9张图片
侧滑栏与主页

即搜即看视频以及高频操作内容放于主页之中,需要一段时间内时常观看的视频以及非频繁操作,但对用户来说较为重要的视频则放于侧滑栏中,以及以不同形式安排在主页的不同位置,以便于用户在不同时间内查找。

相应的配合界面分布,特点导航也分做两大部分。

在主页的导航系统主要是帮助用户快速发现相应的内容区块,而在侧滑栏的导航系统多是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曾经操作过的对用户而言日后会再次观看的视频内容,以及其他内容的入口。

在主页内容的排布主要应该做的就是内容的分类与检索。分类方式为将主要的模块“直播”“番剧”“推荐”与分区(全部分类)并排放于顶部导航条,并且还在顶部导航条中添加了关注的入口。如图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10张图片
主页导航

在用户点击各个入口进入相应的内容区块之后,个内容区块内也会包含有与该区快内容相适应的导航模式。譬如直播中的单机联机: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11张图片
单机联机导航

即使在用户进入譬如单机联机之后,还会有针对该内容的相关分类标签,以帮助用户快速锁定感兴趣的内容。这种精细化的分类导航方式可以帮助具备相同爱好的up主以及粉丝们快速锁定内容,不至于错过某些有趣的内容。

信息设计

所谓的信息设计是为了帮助用户快速的发现所在页面的有用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可能需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分类,需要将某一些信息突出, 需要将某一些信息隐藏,需要根据展示信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那么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哔哩哔哩直播页面与番剧页面:在直播这一区块,首先根据内容的不同分了11个大类。而且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又单独做了一个“全部直播”。很明显,前面的11个分类是为了满足对于直播具有明确诉求的用户,而后面的“全部直播”这一分类是为了帮助没有明确诉求的用户快速找到最热直播与最新开播内容。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12张图片
全部直播分类

针对直播区块的属性,以及up主与粉丝的诉求,又划出了一个区块—关注主播、直播中心、搜索直播。如图:


bilibili移动端分析_第13张图片
直播中的区块划分

在番剧这一区块,将番剧分作三部分:新番连载、完结动画、番剧推荐三部分,很明显前两部分是按照播放顺序,后一部分是按照受欢迎程度。而在番剧顶部设置了追番、放送表、索引三部分。追番与放送表是为了方便用户检索喜欢的番剧,而索引则是方便用户查阅特定类型的番剧以及被热追的番剧。

表现层

相较于其他平台,因为哔哩哔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于氛围的营造,使得用户在这里获得某种归属感。因此,UI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哔哩哔哩平台UI设计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

首先,哔哩哔哩的界面图片多是采用动画图片、以及具备二次元文化识别度的图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页面不单调页面内容排列方式尽量不           要完全一致要有一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一定要尽量与内容结构相配合。

其次,配色采用了比较符合年轻群体的粉色、蓝色、黄色,且明度较高,配合各种造型较为独特的icon给予用户较强的识别度。

再次,贯穿整个用户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吉祥物---22娘和33娘。

写在最后: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源于其表达方式的局限性,人渴望交流渴望被理解,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不可以被理解的。原因在于首先人的本质是复杂的、矛盾的,这种复杂性、矛盾性注定了人相互之间的不可理解性,其次表达途径手段的匮乏,以及人依靠语言、表情、肢体等手段表达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不同生活经历、文化造成的理解偏差,这些注定了人生来孤独的悲剧色彩。这也是为什么表情包会在网络受到热烈的追捧,源于表情包在恰当的场合可以比语言更加准确的表达用户的感情。无论是哔哩哔哩还是网易云音乐,之所以受到用户的热烈追捧,无外乎帮助用户建立了一种表达自我感情的通道,前者借助于二次元文化后者借助于音乐,事实上无论是表情包还是二次元文化又或者音乐受欢迎的本质原因在于,它们消弱了语言肢体等方式在表达自我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活经历、文化造成的理解偏差。为什么网上会出现一些流行词汇,为什么这些流行词汇会在一段时间内快速传播,原因在于这些词汇是经过许多人共同参与创造的,很明显,这样词汇由于是大家共同创作的因而没有沟通成本,每一个人对于它的意思都心领神会,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还有比说出一个词彼此之间立刻心领神会更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吗?!那么为什么A站或者其他音乐应用没有取得这样的成绩呢?我想或许在于氛围或者说产品调性的营造上没有击中用户的诉求,而产品缺少某种调性是很难提高用户的参与度的,也很难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换句话说用户参与度低,整个应用给人的感觉就很“冷清”,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平台想要长期发展,需要让平台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也就是说,需要用户参与到平台内容的生产过程之中生产出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会对老用户形成黏着度且会吸引新用户,而平台只是作为内容管理者,而“冷清”意味着内容的缺失,这样的产品是很难吸引用户的。那么,如何让产品变得热闹呢?注意这里的“热闹”,并非嘈杂。这里的热闹是指提供给用户一个“百家争鸣”式的创作土壤。

1设计,通过对于用户诉求的理解设计出合理的功能架构,提出合理的产品调性,据此通过合理的交互、界面布局、导航设计、信息设计、UI搭     建出一个平台,最重要的是将上述内容完美的融合于一体以吸引用户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当然附带的就要制定相应的防垃圾系统,以保护高     质量用户的创作热情。

2 运营,系统需要一定的运营手段对用户进行吸引、引导、教育。

3 完善,不断的整合设计与运营以期实现产品的合理化发展。

4 最为关键的是理解目标人群的群体属性,融入这类人群之中,以迎合这类群体的群体癖好,而最好的迎合方式便是让这类群体中的成员成为内    容的实际生产者,还有什么比群体中的成员更能反映群体癖好的吗?!产品的功能并不是长久不变的,产品是流动的,唯一不变的是产品需要    时刻与特定群体保持一致的步调,而与群体保持一致最好的方式就是只提供舞台,让群体中的成员成为舞台的主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bilibili移动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