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岁月007

        “千耦其耕”是《诗经》浪漫地描述劳动场景的美句,还有“千耦其耘”之说,都是写农人在地里耕作的。耦为两人以及多人 共同耕作,千耦共有多少人便要依靠每个人的想像了。咱国文化对数字不讲精确只讲概数,“千耦”大概齐就是劳作的人很多很多的意思。很多人一起耕耘劳作,当然就是集体劳动了。

        产生集体劳动奇观的条件,一是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人少了不能耕作,非多人合力方可。在以石器或 木器作农具时,单个人很难完成翻地的任务。如果农具进化到机械化,一个美国农民就能耕种上千亩地,哪里还需要集体劳动啊!二是土地要实行公有制,没有公有制就没有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因为农耕生产非常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关系,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同时,土地私有化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充要条件。

        除新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外,西周之前的各朝土地实行的也是公有制,所谓普天之下皆王土,土地归君王天子所有,经过分封,又由公侯伯子男等一众贵族们集体所有。那时的农民(包括奴隶)没有土地没有农具等任何生产资料,只剩一把子力气和“劳动的权利”,靠出卖劳动力换取仅够维持生命的生活资料。遇到灾荒年,或是无能的贵族搞砸了,还会经常饿肚子,甚至饿死。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当这种公有制集体劳动生产方式的效率低下导致生产力骤降时,土改开始进行。

        耕种贵族的土地填不饱肚子,农人就偷偷开垦私田。那时咱国人少地大,开荒空间充裕, 私田逐渐增多。想必贵族领主一定会制止农人的私田开垦,但一定难以遏制。到了西周之后,周朝官家便不再打击私田,发明了一种公田私田共存的“井田制”。

        以咱们熟悉的事实套用,公田相当于生产队的大田,私田相当于自留地。井田制要求农人先耕种公田再耕种私田。人们大多想像“井田”是八块私田围绕一块公田来设置,其实那只是一种想像,哪里有那么多的平地像画图一样画画?公私共存是其本质。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出现牛耕技术的成熟,和产力大幅提高,农人对耕种公田和耕种私田的积极性出现倒挂,领主的收入逐渐减少。因此,管子相齐改革时亦将土改列入重要一项:废除井田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权分离,将公田经分给农人耕种,无论公田私田,改纳贡为缴租税。齐国从此消除了集体劳动方式,开始,五亩之宅、百亩之 田、八田之家的小农方式。这套路咱不陌生,几乎与四十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如出一辙。由于这与齐国兵役制度有关,因此齐国做到了憲国强兵,成为春秋霸主。自然,这时的土地仍然是公有制,直到战国商鞅于秦改革后,土地才开始了自由买卖的私有化······

      妈蛋,扯太远了,还是接着说栽山药吧一一

      栽完山药的第二天早上——华北农村的习惯是一天三出工,早上也要出工。天不亮就要下地干活,直到日上三杆才收工。回到家匆忙喝几碗山药稀粥,接着再出工——要用锄头搭埂,即把前日栽上的秧苗搞贴实。同时,有的边缘地块并不提前搭埂,就在平地上刨坑,因此,也要用锄头做起埂来。土埂是山药生长的良好条件。

        单薄和山药秧苗很快扎根生叶茁壮起来,翠绿也很快布满整个田地,染出耀眼的颜色。每当此时,你都会惊叹大地的无私和万能以及慷慨的馈赠。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药岁月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