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如何真正共享

共享单车如何真正共享_第1张图片
共享经济近两年来成为热词。共享单车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也让其成为了很多人平时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共享单车在各大景区亮相,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但是与之而来的,还有不容忽视的单车破坏和私用问题。

共享单车的破坏情况五花八门,比如车胎被戳破了,坐垫被卸下来,链条弄断了,还有密码被篡改,二维码被喷涂等等,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出来的。还有很多人擅自给共享单车上私锁,把公共使用的物品据为己有。我们当然要谴责这些素质低下的行为,它们显然有违社会公德。但是,

素质不能解决所有的疑惑,光讲道德亦无法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既然共享单车既环保又便利,还节约了资源,那为什么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这么多的问题呢?又该如何从制度上更好地设计,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首先,就单车破坏问题,我们应该把它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的破坏,一种是无意中损坏。前者是恶意的,大多是一些出租车司机,摩托车或景区电瓶车车主因为共享单车抢了他们的生意而对单车进行蓄意破坏。这种破坏往往有组织有预谋,而且一下子会损坏一大批,影响较大,有必要运用法律的手段予以打击。比如,在共享单车集中停靠点附近安装监控摄像头,如果发现有人故意破坏,就要追查到底,并给予严厉惩罚,拘留、罚款,直至判刑。这样集中整治,杀鸡敬猴能够有效避免共享单车再遭此类人员破坏。

还有一部分共享单车是被社会闲散人员破坏的。不得不承认,破坏欲是深埋于人性中的本能。我记得小时候家附近广场上的木头柱,玻璃灯等经常被喝醉了酒的小混混踢坏。这对那些小混混们有好处吗?一点没有,但是因为做这种事没什么成本,所以他感觉不爽了就会去踢。

这些破坏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是行为成本的低廉。试想,如果是自己家的东西,他舍不得踢,因为坏了要重买。如果是别人的所有物,他也不敢踢,否则会被打。正是因为共享单车是供大家使用的物品,产权人不是那么清晰(即使有也不在单车周围),所以他才能那么肆无忌惮地来上一脚。

共享单车如何真正共享_第2张图片

后者是无意中的损坏,但是同样不可小觑。试想一下,自己花钱买的车是不是都宝贝得不得了,使用很仔细,也注重保养。但是借别人的车开可能就没那么仔细了,尤其是还不知道借的谁的。共享单车的症结也正在于此。虽说作为某种意义上的公用物品,使用人应当好好爱护。但是人的修养千差万别,仅仅依靠人的素质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关键在哪?模式问题。这种模式虽然名为“共享”,但仍然是一种租赁

租赁是一种以一定费用借贷实物的经济行为,出租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某种物品交与承租人使用,承租人由此获得在一段时期内使用该物品的权利,但物品的所有权仍保留在出租人手中。从租赁的定义可以看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租赁最重要的特点。

前几天看到新闻上说,浙大毕业的一对夫妇把自己的婚房短租出去,结果回来发现屋里一片狼藉,东西几乎都被偷光了。房东不能完全指望房客素质高,好好爱惜出租屋,所以才发明了押金制度。如果房客损坏出租屋就要扣押金,这也算是一种制衡机制。

回到共享单车上来,如果你是车主,你肯定舍不得粗暴地去使用单车,因为这样会缩短单车的使用寿命。如果你在使用单车的时候,单车的主人就在旁边盯着你,你恐怕也要表现得爱惜一点。但是现在你仅仅是暂时租了一辆单车来使用,又没有人在旁边监督你怎么用,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别爱惜它呢?可见,共享单车的产权和责任的分离才是问题的根源。

那怎么从制度设计上解决这个矛盾呢?可以参考房屋租赁,设置押金。虽然现在有的地方也有押金制度,但是如果在交还单车时没有验收,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设计相关简便易行的验收方式,比如安装内置感应器,如果缺失零部件或者有损坏就会自动提醒和划扣押金。

还有就是在单车的设计上下功夫,比如采用极简式设计,使用更坚固的材料。全车上下刮不花,也拆不下任何一个零件,增强单车的抗损坏能力。

其次就单车的私用问题,解决思路也与以上类似。目前,单车私用集中体现在涂改二维码或者加私锁上。对于少数把单车搬回家的,可以直接按照盗窃处理。

大型超市往往会为顾客提供免费的寄物柜,但是有的顾客会偷走钥匙或者加私锁,试图把寄物柜变为私有。超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使用一次性的数字凭条,扫描二维码开箱一次就失效。这种方法同样可以被共享单车所借鉴。具体来说就是用这种一次性的二维码纸条而非密码等作为打开车锁的条件,并设置举报电话,举报共享单车被上私锁还可以获得奖励。

总而言之,共享单车是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事物,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那么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适应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分析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并进行适当的制度设计,以期待共享单车能够切切实实地在为我们每个人的出行提供便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享单车如何真正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