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币圈的小伙伴来说,什么吐槽大会都不会比 频频流传出的"3点钟无眠区块链"微信群截图更让人看的3点无法入眠了。
在被业内称为“区块链第一社群”的500人满群里,聚集了Qtum量子链帅初、分布式资本沈波、真格徐小平、了得资本易理华、隆领资本蔡文胜、著名投资人薛蛮子、节点资本杜均、百合网慕岩、区块链投资人点付大头、陈伟星、FBG周硕基(排名不分先后)等等国内区块链行业的重量级人物。
一看这么多大佬都在all in 区块链,我那个小心脏激动的乱跳,就等傍上哪个大佬的币,带我飞呢。。。
这边大佬们为各自站台的币摇旗呐喊,抛头露面不遗余力,上演着火热的大戏;
可是那边币市却毫不买账,经常闹情绪,摔脸子给大家看
为什么这么多传统互联网的大佬也加入到了区块链的世界?
他们到底在想布局什么?
在我看到了知乎上《EOS经济系统分析》一文后,才了解到原来代币(Token)不光是用来炒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社区生态经济的繁荣。
什么是社区生态经济:
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有一个生态圈,使用者和维护者。如何让这个非中心化的系统持续的运营下去呢? (比特币系统可不是某个公司开发的,雇佣了一大批人去维护哦)
这个就是奖励机制:比特币。比特币交易系统中的维护者们,通过每次记账得到比特币。
后来比特币上了交易所,就有了流通价值。 这也激发了更多人来使用比特币系统了。(比特币要不是10万一个,我也不会花时间来了解这个了。)
你看这个社区生态经济就活起来了。
一些聪明人从这里面发现了新的商业模式,称为代币经济模式:
根据商业用途发行一个XX币,这个xx币都放在区块链上管理,然后让这个币流通起来。
前段时间委内瑞拉发行了石油币;据说星巴克也要发行它的代币了。
假设星巴克发行了“星爸币”1000万个,主要用来奖励给每周消费咖啡到一定数量的人。
拥有‘星爸币’的人 既可以8折买咖啡,也可以把‘星爸币’拿到交易所去买卖。
当星巴克生意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对星爸币的需求就越来越旺,而由于‘星爸币’总量恒定,就会推高‘星爸币’的价格。 这个时候拥有40%星爸币的星巴克公司就不光是在咖啡上赚卖水的钱,还顺路赚了“星爸币”增值的钱。
了解到这里,对我们这些小韭菜来说,有啥用?
那就是你得买有价值的币啊! 同样是卖咖啡的币,星爸币 肯定比 “上岛咖啡”币要值钱吧。
代币(Token)的价值,长期一定取决其生态成长能力。
下面是摘自《Token九重天——如何设计区块链项目的通证模型》
第一,如何判断其生态的远期成长能力?
1、你这个新生态在解决什么问题?
能否清晰定义原来存在的问题?关键的痛点?引入新生态之后能够带来什么改观?这个与创业要思考用户和痛点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你没有在解决问题,区块链再神也救不了你。
只有一个提醒,思考生态的视角不要局限于商业,还要着眼于社会问题。因为Token生态的本质是一个社群经济体。
2、生态可能长成的规模有多大?
再直白一点说,就是你这个生态未来会有多少人使用?使用的频次如何?区块链估值体系将从追求利润变成追求用户规模与互动频次。所以你的生态潜在规模不够的话,也会反过来影响到你Token的价值。
3、生态模型设计是否合理?
Token经济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把原来体系中耗散的交易成本集约起来,用技术手段把收益分散到体系内每一个参与者,使系统整体摩擦力不断下降,从而Token内在价值不断上升。如果Token机制设置不合理,是很难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的,参与者没有被调动起来,生态也不可能成长起来。
这里面重点提一句,关于Token的发行比例。很多Token发行方会一次性地把50%甚至更多的Token给到“黄牛型”的投资者,这势必会抬高生态真正使用者的参与成本,进而会影响到生态的建设。如果你是为了生态建设的话,着急融那么多钱干嘛呢?你的生态建设在这个阶段真的需要那么多钱吗?
4、团队是否匹配?
一是看团队的能力构成:有没有优秀的生态设计师?有没有优秀的技术开发团队?有没有优秀的运营团队?我自己的团队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架构的。我算是生态设计师,但同时也需要区块链的技术人才,如果有靠谱的技术大牛欢迎看过来,我准备了好多橄榄树抛给你。二是看团队的All in程度:我个人认为,Token模式下的创始团队的所有收益都应该与生态未来的预期成长有关,只能唯一体现在Token的升值上(因为已经给到你10%或者20%的一次性奖励了),如果不是这样,大家并没有构建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哇,这不就是变像的在发行股票吗? 国家不管?
嗯,是的。国家想管来着,也一直在加大监管力度。
区块链的成败,也许最后会成也Token,败也Token 。
No1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