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开篇就说到概念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空缺某个概念,那么整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想过那个事情。
《财富自由》在做的就是概念的灌输和更新,“因为一个概念如果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就没有办法正确的思考下去,从而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从而影响整个生活。”
所以说概念非常重要。但是什么是概念呢?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里查找了相关的定义。
维基百科
A concept is an abstract idea representing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it represents.
百度百科
概念(Idea;Notion;Concept)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概念可以大众公认的,也可以是个人认知特有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概念是人类认识复杂世界的出发点,把复杂的具体世界进行抽象化,通过几个特点描绘复杂具体的特征,从而规避了全面认知复杂的、具体的世界需要的信息数据。
概念可以是大众公认的,比如科学、社会准备等,这其实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概念也可以是个人认知的特有部分,所以我们可以为了认知方便自己创造概念,这些独特的概念是对自己有所帮助,当然也可能是祸害。
概念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概念的准备性、正确性和清晰程度。笑来老师认为概念定义要清晰、准确、正确,才具有指导意义。所以他对很多概念进行了自己的改造,用来知道自己的工作生活,当然,现在他分享出来来帮助大家。
概念是认知的基础。概念是否准确决定了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认知思维的准确性。错误的概念会给别人误导。但何为正确?我在[我理解的这个世界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http://www.jianshu.com/p/90f5de96a18e)讲述了我不认为绝对正确的存在,但是相对正确是存在的,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准确的反应事物的一部分特征。
所以如果笑来老师所说,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定义具有指导意义,而存在一部分概念是伪概念、毒概念,会对我们的思维形成误导。。
塑造概念是很重要的。罗辑思维公众号有个早晨就讲了概念的问题。如何向别人讲清楚一个概念,因为人和人之间的认知差距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创造一个概念。你有了一个概念,既方便你自己阐释,也方便别人的体会,这样相关的道理比较容易传播。
老罗还举了孔子的例子,子曰“仁”,仁本来就是对人好,但是孔子演绎了一大套理论,把这些理论封装在“仁”的概念里。所以孔子传播道理就讲“仁”,让大家对仁有了新的认识,能更好的理解孔子的思想。
前面讲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我想说的是,在现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传播成本非常低,所以很多人对某些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就封装成为一个概念,并逐步推广。概念的正确性其实很难进行评判,如果盲目的相信可能对自己形成误导,所以在学习吸收的时候能够具备识别概念正确性的能力,能够理解对方说的每个概念的实际内涵。
比如很多人读过《当下的力量》,对“活在当下”这个概念感悟很深,不要活在过去和虚幻的未来中,要珍惜当下。但是当你看了《财富自由》专栏的时候,笑来老师告诉你,不要困在“永恒的当下”,要活在未来。这是赤裸裸的矛盾啊!
其实《当下的力量》里的“当下”、“未来”和笑来老师说的“当下”和“未来”根本就不一样!
笑来老师讲的“当下”是固守现状、固步自封、不求改变、不看未来,“未来”是建立在现在自己笃信的预测基础上,通过努力争取达到的未来。而《当下的力量》讲的“未来”是虚幻的、个人想象的、没有逻辑预测的、类似毒品对自己产生麻醉的“幻想”,而“当下”才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能够把握的。其实,笑来老师说的“未来”需要靠《当下的力量》讲的“当下”来实现,把握好“当下”,按照自己的预测一步一步走下去,才能走到自己的“未来”。
再比如,笑来老师强调读书要“逐字阅读”,认为现在人就是缺乏“逐字阅读”的能力,所以阅读能力差。而在《快速阅读》中,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认为“逐字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大障碍。谁对谁错?
笑来老师的阅读能力就是“逐字阅读”,起码我们没有人能质疑笑来老师的阅读能力,甚至我们还都去知乎Live听笑来老师的阅读课。但是格吕宁的理论也经过了实践的考验,他开设了阅读训练课程,帮助很多人提高了阅读能力。
最可能的答案是他们都对。笑来老师说的“逐字阅读”和格吕宁说的“逐字阅读”可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笑来老师针对的是大家普遍的阅读不走心的情况,通过逐字阅读来提高对文章内容的注意力;而格吕宁关注的是逐字阅读对于阅读速度的影响,通过跳读、快读来提升大脑接受信息的量和速度。
所以,看到相同的概念,他们说的也许是不同的内涵。而不同的概念,说的也可能是相同的内涵。
同样是格吕宁的《快速阅读》,他提出了“视觉卡片”的概念,这其实与“思维导图”的概念内涵是一样的,格吕宁也承认。但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概念,托尼博赞可以创造“思维导图”的概念,他也可以创造“视觉卡片”的概念。但其实“思维导图”这个概念的实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性,主要是诠释。
还有些难以辨别正确与否的概念。比如“意志力”,这个概念其实在近几年非常流行,大家都接受了每个人意志力是有限的,自己消耗了意志力之后会影响思维、决策等等,所以在工作安排的等方面都按照这个理论进行了调整,甚至商家还拿这个做了一些商业套路。但这个概念是否是真的正确?现在似乎也有实验说明意志力的概念存在局限性,或者明说是错误的。
笑来老师说了,一个概念,你相信了就会对你产生影响,正确的概念有正确的影响,错误的概念有错误的影响。甚至不存在的事,有了概念,你相信了也会有影响。比如说你相信压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害,所以你有压力的时候就真的有害。而实质上,压力对健康是否有影响还存疑,或者说可能根本不成立,但这不影响这个概念对你的影响。
总之一句话,成也概念、败也概念,认真的去辨别自己看到的概念,当然也可以自己创造自己的概念。
受自己思维能力的影响,感觉并没有把自己想说的完全的表达清楚,但这可能是影响自己的重要概念,所以先尝试着表达出来,后续再逐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