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谢谢惠顾的痛苦循环上演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一种零食就是附带刮刮卡的膨化食品,如果能够刮出“再来一袋”的中奖信息便会非常开心,似乎那样的成就比考试拿到双百更加重要。但那时的自己并不知道中奖概率是怎样的定义,只会一味的积攒零花钱然后买买买、刮刮刮,在一次又一次希望与失望的交叉变幻中寻觅生活的乐趣。甚至每每刮出“谢”字时还不肯罢休,必须要把剩余的“谢惠顾”都刮出来,俨然希望还会有奇迹发生。只可惜这样的事情在此后的人生场景中多次上演,如同网易云音乐网友评论的那般执拗。

       我们会否真的能够想清楚人生的意义?然后真的只为了这样的意义去做看似“功利性十足”的事情?私以为人生的长度已经被限定在狭小的可变范围内,当时间维度的成本已经基本定型,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领略怎样的世界?积累怎样的阅历?等等往往就决定了减数的大小。如果不把精力聚焦在自己想要的主营战场,机会成本就会被无限放大;但如果只把时间投入到同一作战区域,也会遇到边际效应递减的麻烦,如没有此领域绝顶天赋,想要再立门户简直难上加难。

十年前,你说生命当如夏花般绚烂;十年后,你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思考到这样的矛盾,很多困惑也就由此产生:我们到底应该遵循内心的声音去不断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是接受现实的安排,在平平淡淡中感知生命的朴实与平凡,择几个时机创造一丝丝专属的涟漪,定义自己看似与众不同的生活?

       如果是第一个问题,那么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呢?应试教育下的80后们生来就被要求长成同一个模样,别的孩子学习的自己的孩子也要学,否则就输在了起跑线,这种惯性思维让多少本应充满奇思妙想的孩子陷入了悲苦的模仿之路,以至于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那年少时未曾实现的愿望。相反,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并不重要,考试考的好就能获得奖励,趋利的价值取向从一开始就被刻意塑造。这样的成长背景,如何让我们相信遵循内心的声音就是最真实的选择?而非投机取巧、避重就轻?

       如果是第二个问题,到底怎样的生活才能称之为朴实与平凡?人性的修炼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我们每每觉得自己已经把握了整个世界,直到出去走走才发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可笑的局限。对于认知,理论学术定义了4个层次:第1层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2层次,知道自己不知道;第3层次,知道自己知道;第4层次,不知道自己知道。那么到底将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到哪个层次才能得到真正的朴实与平凡?如果出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是所谓的平实,那么仍在仕途甚至仍有成就诉求的我们是否生来就缺少了培育平凡的土壤,终究活在浮夸与躁动中?

       很多问题,我自己很难思考清楚,也就顺带着做事情多了一丝鲁莽或怯懦,或者不撞南墙不回头、或者逃避面对困难与责任,但求安安稳稳不出乱子,却也活不出什么名堂。任时光匆匆流逝,我们前进的脚步也就停留在那里,不远不近、毫无生机。

       也许我们寻找的只是解码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罢了。说到底,吹毛求疵的讨论理论问题,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生活所需。思考在不间断进行着,看似连续确也跳跃,寄希望想清楚再去行动的人往往成为了纸上谈兵的空想者、反倒是那些先开枪后瞄准的人成为了实干家。我相信摸着石头过河才是最好的人生方式,绝不盲目下水,除非身在水中能有辅助可靠的工具,例如善于思考的大脑、反应敏锐的肢体、承受力十足的内心等等。在亦步亦趋的尝试中,寄希望于自己的工具能够变得愈发好用,进而能够获得突然的感悟,洞见到生活中不同寻常的价值,走出跟以往绝不相同的道路。不知这样的取舍会否过于随意,但基于我目前的见地,持续性的提升脑力、体力和心力才是真正核心的战场,而其中不可避免的检验着做人的智慧、做事情的技巧,因此不撞南墙不回头、面对责任经常逃避便是不可容忍的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谢谢惠顾的痛苦循环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