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看《猎场》了吗?
别误会,身为胡歌的脑残粉,小编不是来吐槽演技的......但有些剧情,真的是细思极恐!
事情是这样的:剧中胡歌饰演的男主郑秋冬,因为搞传销被判了几年,出来后,为了不受歧视,他冒用了一个死人的名字,办了一张假身份证。
随后,他竟然就金蝉脱壳,顶替了这位去世的北大博士生,面试高管,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面对这样的剧情,网友们都坐不住了:造个假身份,就这么容易?
其实,在剧中故事发生的2009年,这个漏洞确实存在。
当时各地尚未对身份资料进行联网,异地造假时有发生;
到2014年,公安部建立人像对比系统之前,还曾有人拿“康熙”的身份证坐飞机……
即便是在今天,实体身份证看似安全,但在网上“冒名顶替”仿佛来得更容易。
之前就有新闻爆料,一位员工把身份证交给公司用,结果离职了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欠了网贷。
可以说,只要对方掌握了你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假装是你,为所欲为。
据统计,我国每年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身份信息多达65亿条次,其中,注册网站时输入的身份证号、姓名、电话,都是信息泄露的主要来源。
针对这些网络安全问题,近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对外展示了eID。
所谓eID,就是网络电子身份标识。
说通俗点儿,就是你的电子身份证。它不是实体卡片,也没有明文信息,只是通过一个安全芯片,储存公安机关随机为你签发的“用户身份编码”,也是你唯一的网络标识符。
它的作用在于防止信息泄露和远程完成身份认证。
目前,与eID绑定的实体卡,主要有分为通用eID与SIMeID两种——
其中,通用eID常加载于银行卡、社保卡、USBkey;SIMeID则加载于手机SIM卡。
当用户使用搭载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在网上进行注册时,不需要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只要识别芯片,网站后台就会链接到公安系统,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
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介绍,银行卡和手机卡都只是eID的开始,未来,身份证、不动产、快递、淘宝,都可以成为eID的使用场景。
举个栗子,在eID普及之后的某一天,你出差提早完成了工作,准备飞回家。这时候,你就可以拿出eID卡,通过手机贴卡,完成在线机票预订以及登机牌兑换。
在候机厅,你发现股市一片大好,就可以马上拿出eID卡,同样通过手机贴卡,完成远程开户、选股票、安全交易等操作,而不用跑到柜台,耗时等待。
由于你心情大好,准备给老婆买份礼物,打开某宝某东或某逊,同样贴卡,一键下单,为了彻底不用填写信息,你可以直接将东西寄到小区的自提柜,妻子拿eID卡,刷卡取走礼物。
除了这些使用场景,eID还将覆盖医疗、娱乐、学习等多个方面。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已在全国试点发行加载eID的金融IC卡,用户只需要携带身份证,即可办理。
不过,小编认为,eID蓝图虽好,普及还有一段距离。一来,开卡流程相对繁琐,手机还要具备NFC功能;二来,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差。
不过,既然是公安部要做的事,哪天来个强制实施也无可厚非。到时候没有eID卡,恐怕就会像没有二代身份证一样,寸步难行了。
你对电子身份怎么看?你会去办eID卡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