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密西西比泡沫

与英国南海泡沫类似,法国密西西比泡沫起源于法国政府迫切需求解决严重的债务危机。为此,法国政府采用约翰·劳的建议,设立皇家银行和印度公司,一方面利用皇家银行发行大量纸币,为法国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另一方面,授与印度公司贸易特许权,并允许利用政府债券购买公司股份。

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密西西比泡沫_第1张图片

在初期,纸币信用被建立起来,经济得到充足的货币供给。同时,出于对印度公司美好前景的预期,公众大量抢购印度公司股票,由此法国政府收回了债务,公众也因牛市大赚一笔。但是,随着印度公司的业绩无法达到预期,股市泡沫破裂,大批投资者破产。出于保留个人财富的本能,人民更加信任硬币。但是,由于纸币大量发行,银行储存的贵金属已经无法满足纸币兑换需求,纸币开始贬值。在法国政府一连串“错误”的强制公众使用“纸币”的法令下,纸币信用崩溃。货币供应量急剧下降,经济陷入萧条。

在整个过程中,法国的有效货币供给受到了三方面分打击,不断下降:

1.资本外逃。投机商觉察到股市泡沫和纸币的过度发行,抽身股市,进而引起大范围的资本外逃。人们纷纷携带金币和银币离开法国。

2.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法国政府的举动,让公众纸币的信用。出于本能,人们竭尽所能的保存硬币。

3.银行信用的降低。法国政府在股市崩溃后,强制规定价值100010000里弗尔的纸币只能被用来购买债券、印度公司的股票和存入银行,这使得有效货币供给进一步减少。

如果是一名现代经济学家,针对约翰·劳的困境,可能建议是放弃金本位,鼓励借贷,降低利率,并增加公共开支和减税,以及让银行发行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债券。通过这样这些方案,以图维持市场上的流动性,保持有效货币供给。但是,在纸币制仍属初创的年代,人们对纸币的信任相比较于现在更加脆弱,由此也造成了法国政府的的错误应对,使得密西西比泡沫演变成更大的危机。

密西西比泡沫发酵及破灭史:


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密西西比泡沫_第2张图片

1700年,约翰·劳返回故乡爱丁堡,推销自己于欧洲游历期间形成的理念:国家要繁荣,就要发行纸币。

1705年约翰·劳出版《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提出“货币需求”的理念,提议建立“土地银行”,认为经济不景气与货币有关。因为货币供给量太少,所以货币的利率偏高。扩大货币供应量能够降低利率,而且只要国家一全部生产能力运行,就不会导致出现通货膨胀。

1708年,约翰·劳向法国以为检察官提议建立土地银行,但遭到拒绝。

1715年,法王路易十五上台,劳的朋友飞利浦·奥尔良大公任法国摄政王。大公发现法国负债20亿里弗尔,国家财政摇摇欲坠。

1716年,奥尔良大公接见约翰·劳,讨论施政方案。劳向大公论述:要想繁荣,就需要纸币,而且这种纸币还应该是硬通货,不贬值,不缩水,同时提出“改良的土地银行”计划:设立一家银行管理王室收入,银行发行由贵金属或土地作为支撑的银行券。

1716年5月5日,劳氏公司(Law&Company)成立,宣布所有税收都要用劳氏银行所发行的银行券缴纳,法国由此采用纸币。

劳氏公司资本为600万里弗尔,公司股份以25%硬币,75%行政债券的方式出售。由此回收450万里弗尔的政府债券,“债券——股权互换”计划初步成功。据此,劳进一步规定:

·劳氏公司银行券“见票即付”,随时可兑换足额硬币;

·该银行券可以兑换旧币(在政府发行新币,缩水硬币时);

·劳公开表示任何银行券都必须有足够储备支撑。

由此,新纸币作为硬通货被广泛接受。

1717年劳氏公司纸币价格的硬币计价上升至115里弗尔,纸币大受欢迎。劳向大公提议新的债务——股权互换计划,即“密西西比”计划:设立新公司并赋予其在密西西比河和路易斯安那州的贸易垄断权,但其股份要用行政债券购买。与此同时,奥尔良大公对劳氏公司大为满意,将其命名为“皇家银行”,并下令该银行印制10亿里弗尔的纸币。财政大臣达古梭反对大公的行为被免职。

1719年,密西西比公司成立并被赋予了更多的特许权。密西西比河、路易斯安娜州、中国、东印度和南美享有贸易专权;

·9年的皇家铸币权;

·9年的国家税负征收权;

·烟草专卖权;

·塞内加尔公司、中国公司的全部财产和部分发过东印度公司的财产

在被命名为“印度公司”后,又宣布增发2500万里弗尔的公众股票。约翰·劳则对外宣称公司预期红利将达到5000万里弗尔。考虑到可以用“太阳王”的垃圾债购买股票,该公司实际收益率高达200%。由此,法国出现大牛市。在这样的投机热潮和大量纸币印发下,法国经济异常繁荣。

1920年初,孔王子要求银行将纸币兑换为硬币。虽然在奥尔良大公的压制下,孔王子退换了2/3的硬币,但是怀疑的种子被种下。几个月后,第一批投机商开始从股市撤资,并兑换硬币,股市泡沫开始破灭。法国货币流动速度下降。为此,奥尔良大公先后两次将兑换价格调高5%,但是无济于事,资本外流现象开始加剧。

1920年2月,奥尔良大公禁止使用硬币,强制要求人们继续使用纸币。

1920年2月至5月,奥尔良大公继续印发15亿里弗尔的纸币。纸币供应总量达到26亿里弗尔。经济紧缩开始,恐慌蔓延。股价崩溃,超过50万人亏本,大量投资者破产。印度公司开始采取措施,征召6000个“穷鬼”前往美洲为公司挖黄金。印度公司股票重新上涨。但是,其中2/3的“穷鬼”并未离开法国,而是回家。人们已经对密西西比计划彻底失望。与此同时,奥尔良大公决定合并皇家银行和东印度公司,但并未奏效。

1920年5月初,奥尔良大公召集包括劳在内的所有大臣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决定纸币贬值50%。

1920年5月21日,纸币贬值法令生效,法国民众大受打击,社会开始动荡。

1920年5月27日,纸币贬值法令被取消,皇家银行暂停支付金属硬币,约翰·劳被解除职务。达古梭被请回收拾残局。

1920年6月1日,禁止自由持有硬币法令被废除。同时,以巴黎税后为依据的,价值2500万里弗尔的新纸币发行。

1920年6月10日,皇家银行重新开张,开始准备兑换金属硬币,但是一部分硬币被替换成铜币。此后几个月,人民聚集在银行门前,要求兑换铜币。同时,紧急委员会决定进一步扶持印度公司,扩大其贸易特权,允许其垄断法国所有的海上贸易。但是遭到议会否决。

1920年8月15日,新法令颁布,规定除购买年金、存入银行账户或购买分期付款的印度公司股票外,不允许进行纸币价值在1000——10000里弗尔的交易。

1920年10月,印度公司许多特权被废除,纸币贬值。已经同意购买公司新股的人被强制要求一市场30倍的价格购买。人们开始要求法国,但法国政府要求边防对出境的人进行严格审查,以确定是否认购了印度公司额股票。约翰·劳获得奥尔良大公的允许,离开法国前往威尼斯,以图重建法国信用体系。

1923年底,奥尔良大公去世,劳彻底失去重返法国的希望。

1929年,约翰·劳客死威尼斯。


注:本文整理自《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逃不掉的经济周期:密西西比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