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车后市场的风压根就没来过”——互联网车后品牌车蚂蚁某前员工。
想必这句话多少道出了汽车后市场从业者的无奈。车蚂蚁宣布倒闭,加上年初诸葛修车网和2016年倒闭的号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博湃养车,以及绝大多数上门洗车公司败走麦城,都间接反映了当下后市场企业当下的生存状态。
轰轰烈烈梦一场,创业者的无奈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14-2015年,彼时的汽车后市场正经历着轰轰烈烈的资本大战。O2O洗车、车后商城、维修保养、汽车出行、二手车等等,似乎和车相关,就必逃不过资本的手掌心。据不完全统计,单单2015年就有92笔融资发生在车后市场。
如今,业内熟知的几大与互联网关联的车后品牌,亦多在此期间迅速获得融资壮大。那段时间里,后市场里面有两种人,一种人等“风”来,另一种是追“风”者。
那时候,逢会必谈O2O,大量打着颠覆传统的互联网团队进入这个从未被互联网滋润过的后市场,作为一直坚守线下传统车后企业,开始了长达近2年的最焦虑、最难熬的时期。如今看来,那些高谈阔论者早已偃旗息鼓。
任何模式,违反了商业本质,都将走向灭亡。O2O,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用户体验问题,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等价交换的过程。上门洗车、保养的用户体验会好于实体门店吗?C2B商城也许愿望是好的,但是低估了中国的“小白”车主的“白”、门店的服务能力“弱”。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融资而创业,成为了多数企业的目标。
股灾之后,资本寒冬到来。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还未准备的好过冬的创业者们如某某洗车、某某养车、某某商城……无一幸免。
也许车后市场的风压根就没来过,对于车蚂蚁而言,曾经的豪言壮语,四年创业,终是黄粱一梦,一场空。而对于整个车后市场而言,则多了一份教训。
汽车后市场的风,终归线下
汽车后市场早已经不在风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数倍于外卖市场,万亿以上规模的后市场不可能就此停滞。风停了,日子过不过得下去,最终还是得看终端门店的盈利能力。那些高大上的线上的O与线下服务的O,绝非对等关系,线上服务于线下,线下服务于客户,所以说,服务,亦或是体验,都离不开实体门店。
汽车后市场难点在于服务的标准化过程,服务不是商品,服务的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决定了不可能像连锁超市模式发展,车后市场互联网企业之所以难以实现盈利、不断探索模式,根本问题还在于未能决绝标准化服务问题,门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能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说到底,都是对门店耍流氓罢了。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些年互联网对门店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关键在于,门店是否在这样的历史大潮推进下有了明显的业绩提升,显然,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多。
借用国内知名车后品牌车奇士快修连锁一位高层的话:“根据历史发展来看,车后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连锁酒店模式。品牌连锁的快修店市场份额将会逐年增大,大多数个体门店将面临市场份额被侵占的危机,而4S店,则会朝着高端服务一往直前。”
汽车后市场的风,一定会回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时候站在风口的,一定是有着优质终端资源、能够持续盈利的线下连锁企业。
最值得创业者信赖的,依然在线下
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车后互联网公司的褪去,也听到了无数的车后市场进入者的呼声,然而,几乎听不到传统车后企业倒下的声音。那些十几年、二十几年如一日的企业依然在做着门店改善的工作,成熟的、可复制的门店盈利模式依然适用,并且在不断地创新。循序渐进,而不折腾,这是线下企业有别于线上企业的地方。
为什么最值得创业者信赖的依然是有着成熟商业模式的线下连锁品牌?第一,是创业者受制于个体的局限性;第二,相对成熟的标准体系。
投资开店的创业者,最担心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人的问题。没有创业者认为自己会挣不到钱、会服务不好客户,任何的创业者都是自信于自己的能力,然而,人的问题是个例外。
比如,开一家汽车快修店,店长的个人能力、技师的技术、服务顾问专业度,这些人员的能力水平是多数创业者是无法判断的。而连锁品牌或多或少为创业者解决大部分问题。
比如车奇士快修连锁在人员方面就为门店提供招聘、培训、派驻、考核等支持,一条龙下来,困扰创业者的人员问题几乎不存在。为门店解决问题,这是线下连锁品牌的价值所在,同样也适用于线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