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市场的兴与衰

作者:暴力仓鼠(来自豆瓣)


本篇意在阐述时下的一部分人对“武侠文化”的看法,讨论这些看法的形成原因,纠驳其中误解。目的是澄清和呈现武侠的发展过程和它所面临的困境。

注:由于本人看过的武侠小说有限,在此举出的例子有可能不够典型。本篇中引入一些武侠作品用以探讨,不代表我本人对这些作品的偏爱和嫌厌。本篇将不对任何一本武侠小说的内容水平进行评价。

目前,不论是市场、文化圈、娱乐界,似乎都对武侠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感。此反感情绪并非是“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作品”,而是对其套路、人设、世界观的“疲倦”。在我能看到的地方,一些公众号偶尔会对武侠小说进行探讨,或是引申武侠文化,与当下的时髦理论进行结合。而在当下,我们所探讨的和看到的,又似乎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武侠,而是一部分人的“武侠记忆”。于是,尽管在大多数地方仍有武侠存在,武侠也已经沦为了一种缅怀情绪。部分人对武侠的看法又呈现出矛盾状态:又喜欢,又反感;或“喜欢也永远不会买账了”。

下面,我将试着通过例举的方式,说明这些情绪、看法的来历,讨论武侠文化的处境,以及有可能的发展方向。

目录:

1,什么是武侠。

2,武侠的过去。

3,武侠小说中的“观念进化”。

4,《寻秦记》的功与过。

5,炸裂的武侠。

6,携带武侠基因和病灶的小说类型。

7,新武侠和反套路武侠。

8,人们对武侠的情怀和反感。

9,武侠真正的魅力。

10,所谓的没落。

1,什么是武侠。

武侠是华人界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以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百度百科定义。

在大部分观众眼中,武侠的来历有三。一是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的小说;二是TVB的武侠剧和徐克导演的电影;三是李小龙电影。

无疑,武侠小说的诞生远早于武侠剧和武侠电影,甚至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例如“南向北赵”(向恺然《江湖奇侠传》/赵焕亭《奇侠精忠传》)。在此以前,许多明清代小说中已经蕴含一定的“武侠情绪”(例如水浒传)。理性的说法是,20世纪是武侠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金庸、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把此种文化推广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火热程度,加上影视业的垂青与观众的厚爱,使之以强硬的姿态深植于商业、文化市场中。但若把金古二位大家看成武侠的来历——却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诞生于民国时期或更早之前的武侠小说,与金古黄粱温作品的关系是什么?

在这里,须引入一条时间线。因为每个时间段中的社会运动、人文思潮和流行文化,都会对文艺作品产生比较深的影响。武侠小说可能是近代文学中最具有时代性的一个派别了。

2,武侠的过去。

徐浩峰导演的写实派(我姑且称之为写实派)电影,在武侠文化中并非首创。1890生人的(平江不肖生)向恺然自身是半个武术家,首次在武侠作品中提出了“内功”和“外功”的概念,并曾对武术理论进行探讨。为电影观众所熟知的霍元甲便出自他的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他也是第一个在小说中提出民族自强精神的武侠作家。若说“过去的作家比后来的思想深刻”有失客观,或许这句话应该这么说:过去的作家比现在的作家更有忧虑意识。在那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作家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民族英雄霍元甲,也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另一种看法:一个人强,不等于国家强。

在我的理解中,赵焕亭作品的文学性稍强于不肖生,浪漫成分也更多些,内容以“奇”为主,但其小说的写实性不如不肖生。他发明了一些词汇,例“武功”(这个词在赵焕亭作品问世之前,是“军功”的意思)、“罡气”等。

读者可以从金庸先生的作品中看到的“自强”“不屈”的人物精神,在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中一样比比皆是(金庸先生1924年生人,第一部正规意义上的武侠作品是1952年的《书剑恩仇录》)。20世纪中早期的武侠作品之所以呈现出强烈的“反叛情绪”,与当时的社会运动脱不开关系。那时的武侠作品中,之所以反复出现以“民族自强”和“英雄主义”为命题的情节,根本原因在于时代动乱。武侠文化的崛起赖于动乱;武侠作品中的多半观念是为动乱缔造;武侠就是动乱社会的义子干儿。

而武侠文化中的帮派体系,是来自于三十年代的一些以描写帮派斗争为主的武侠小说,例如姚民哀作品。今天的读者和观众所了解到的“侠义思想”之原型,正是民国时代的革命思想。在《水浒传》中,未曾把大侠和匹夫彻底区分开来,而在姚民哀和顾道明的作品中,侠客是秉持义和勇的原则锄强扶弱的一群人。“江湖”即对当时黑道的描摹,“帮派”多取材于民间团体,如同盟会、军阀组织和各种党派。这个时候的武侠就像是一个青少年,正拼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从外界汲取能量强壮自身。

我们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看到的种种人物精神和江湖体系,并非是由金庸先生首创。我个人是无法把金庸先生的作品与上述几位作家的作品完全区分开来,对其本质区别进行讨论的。武侠不是因时而生,但今人眼中的“武侠文化”的确就是时代产物(包括已不适用于今日观念的英雄主义和“以暴制暴”)。

下面就来讨论讨论武侠小说反映的观念。

3,武侠小说中的“观念进化”。

上述内容已经说明了金庸作品及其之前的武侠小说所反应出的一些典型观念,以下,我将举例两位在武侠文化中进行观念革新的作家,来探讨武侠的变化。

古龙先生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写自1968年。这部作品也是古龙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此前,虽有作家将浪漫的爱情故事融入武侠,并未有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影响极大的作品问世。1960年,古龙先生出版《苍穹神剑》,同年还有《孤星传》,而这两部作品只是让读者看到了他的一些特征,还未出现像《多情剑客》一般的对人物命运与内心冲突的详尽刻画。普遍认知是:比起金庸先生,古龙式文字更加有诗性和灵性。他较为注重与读者进行精神沟通,而内容上并不过于追求写实性。“新武侠”一词并非是在金庸先生封笔后第一次为人提出,《少年行》一经发表,周刊和媒体已将“新武侠”这个帽子扣在了古龙作品上。

众所周知武侠即写人。古龙笔下的人物或可以与梁羽生的人物生活在同一次元中,但决不可混入金庸作品的世界。若把金古作品进行笼统比较,二者之间的区别大过历史和语文。这种极大的区别是由时代所缔造。古龙在刻画方面所关注的是“人性矛盾”“情感冲突”,一些对人的描述语言深入人心、经久不衰;而金庸在塑造方面所关注的是“事件冲突”及“人物精神”。在此,并不能对金古二位的深刻程度进行高下比较,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作,创作动机、目的皆不相同,表现的重点也完全不同。这个时候的武侠,像是一个青年人,一边和外国大姑娘谈恋爱、一边感慨人间悲剧,多愁善感,极有文艺情怀。古龙先生是武侠小说家中的异类,对武侠文化的影响几乎是无限大的,他的作品让更多的作者和读者看到了武侠的发展可能:武侠文化虽崛起于时代,却用不着亡于时代的流逝。

而还有一位作家,不仅传承了古龙先生的一些创作特点,还把一种从未在武侠作品中真正出现过的身份引入了他的小说里,即:政客。市场上对温瑞安先生的作品争议较大,有人说他的描写过于“矫情”,也有人质疑事件的连贯性、纠出时间线错误。本篇不在这些论点以外做出更多的评价,也不就温先生的个人观念进行表述。单说他笔下的“政客”是最接近时台湾政坛人物的武侠角色,这些人物的身份和思维方式较为复杂,角色特征已不在“侠”和“匹夫”或“帮派分子”所能容纳的范围里(例如戚少商、诸葛小花)。

部分读者和观众认为:武侠精神与其所描述的世界是不现实的东西。这个观点未免以偏概全。如把小说按照类型划分,在虚构类型中,武侠恰恰是受社会、政治影响最为深刻的。与悬疑推理、科幻玄幻相比,因武侠作品最主要的刻画任务是人,它几乎有着一种无可回避使命:必须反映时代精神;必须刻画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否则,这部武侠作品就不可算作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于是可以说:现在没有或少有金古粱温作品那样的武侠小说。但不可以说:武侠失去了时代意义。

在此我必须提出一个看起来让人不那么痛快的观点:没有什么文艺作品能于历史长河中保持独善其身式的经典。在我们对四大名著的讨论中,永远也不可能抛开作家的创作时代,及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政策,单去讨论这部著作在语言上有多么优秀。

说到这里,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武侠的没落,与之崛起的理由相似。时代让武侠文化的崛起,事后也必将对之进行淘汰。而在传统武侠没落之前,武侠文化已开始调整自身的观念和体系,演变出了新的东西。

4,《寻秦记》的功与过。

早在古龙先生的写作时代,武侠文化已开始与影视业结缘。而到了黄易时代(1990年后),武侠已发展到了门庭若市、蔚为大观的时期,拥有着数千万观众组成的市场,强大的商业支持,而武侠作品的内容也呈现出品貌繁多、不拘一格的状态。黄易先生曾以240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2012年作家富豪榜,可以说在1985年到2000年之间,从事武侠小说创作是作家们的生路之一。武侠文化受到了作家、文化工作者们的深度剖析、传承、发展。“玄幻”这个类型的情节可能不是出自于黄易先生的作品(《风云》开始连载于1989年),但《寻秦记》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另外两种小说类型的形成:穿越、玄幻。

黄易先生的《寻秦记》原本是一部融合了历史、科幻、武侠元素的作品,对于许多读者来说,此作品具有金庸、古龙作品也无法达到的趣味性。《寻秦记》自身只有功而无过,因这部作品所传承的、创意的情节、观念并非过激之物(与之相比,《风云》更“空”)。但是在《寻秦记》问世之后,武侠文化产生了一次大分裂,这次分裂不仅成为了传统武侠文化的盛衰转折点,对文化市场、娱乐市场也有着极其极其深远的影响。

如果对“武侠”进行基因分析,其中的最主要项是:侠义精神、浪漫主义、暴力元素。事实上,从古龙先生的创作年代开始,侠义精神已不再作为武侠小说的创作要旨存在,即“武德”和“义勇”精神因与时代脱节而渐成隐性,乔峰、郭靖和霍元甲那样的大侠只存在于金氏著作及其以前。而武侠中的浪漫主义内容开始充斥、满溢(温式描写即一例)……这令武侠小说对读者表达出了最大程度的心理关怀。受作者主观意愿影响(这些作者,是受早期武侠影视作品影响),暴力元素不再是纯粹的“以暴制暴”和惩恶手段,而变成了一种美学。

武侠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地与现实社会发生了脱节。看似是,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的社会革命及侵略战争,使人民反抗情绪高涨,武侠小说中的暴力内容本就作为极端抗争手段而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中。而在七十年代以后,战争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地从文艺作品中退出,人民生活于和平之中,内心的“暴力倾向”在减退,那么暴力就有必要变为另外一种东西(或是美学)。而浪漫主义基因又导致武侠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演变成了“夸张、热情、瑰丽的想象”,如果这些内容只是作家们对角色、情节进行的合理想象,那么不论有多夸张,也不可被称之为“过”(如果在功过之间划线,我认为应以《风云》为界),可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内容中充斥着个人的扭曲愿望和病态心理倾向,并呈现出不可抑制的状态。这时候的武侠像是一个迈入人生巅峰的中年人,名利双收、野心爆炸,濒临疯狂,不断开挂犯禁(已不再是以武犯禁,也不再有真正的侠义情怀),思想观念越来越假大空。

5,炸裂的武侠。

在经历了1990到2000这个类型井喷期后,又经过市场的筛选、淘汰,最终由仙侠、穿越等极度脱离现实的类型胜出,传统武侠失败。一部分人也真正地看到了武侠基因中的病灶。这种病灶不仅存在于武侠这一门文化中,也存在于除现实主义外的大多数虚构类型中,我在此称之为“用以满足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夸张幻想”。也可以说,一切文艺作品都为满足精神追求而存在,但并非一切文艺作品都和武侠一样,拥有浪漫主义和暴力元素两种基因。早前,大多数文艺作品(爱情题材除外)并不能像武侠作品一样,使读者在精神上得到自渎式满足。而早前的武侠作品中虽然出现了一些带有“说大话”性质的情节,其创作根基始终未能脱离社会现实或历史事件。直到玄幻、仙侠、穿越这三种类型的作品出现,人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有多少人在通过武侠中的暴力描写和浪漫抒情满足自身的狂欲。

《英雄志》是第一部被这波狂想后浪拍在沙滩上的经典武侠作品。这部1996年开笔,2000年出版的作品(320万字)曾被评价为“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而今我们已不能在任何地方看到小说之外的相关产品(影视剧等),由于各种原因,《英雄志》曾两次被列入影视计划均未果,现在也没有新的消息。但因为是诞生于武侠兴盛晚期,起码还是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武侠小说读者看过或知晓《英雄志》,那么又有多少人知道,后来还有什么并不是赖以观众情怀谋生的武侠作品?

武侠以及携带着他的基因的晚辈们(玄幻、仙侠、穿越等)也在2000年前陆续进入了游戏市场,经游戏文化反噬,网络上又出现了新的小说类型:系统、网游、过关升级类。龙傲天与众亲戚也多出没于这些类型之中,和总裁、耽美小说一起,深度扩大、满足着部分人心底的欲望。我在B站看视频时听一位讲解电影的UP主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仙侠吸收了武侠的优秀元素之后取代了武侠”,如果不是隔着一张屏幕我立刻就能叫她知道什么叫以武撕逼。事实上,武侠中最强的几个元素(例“叛逆精神”、历史探讨和浓重的人性色彩等)都已频临灭绝,留在大多数仙侠、玄幻小说中的东西只是病灶而已。因作者的刻画重点仅是浪漫情怀和基础人性,在这些类型的作品中,人物多呈现出不真实的个性、行为心理动机过于简单;思想主题、事件完全脱离社会和历史现实;读者群的认识水平、年龄层次过低。市场开始向“虚构类”严重倾斜,才导致了如今这种烂片(玄幻类)层出的现象。只要在360百科里输入“小说”二字,就可以看到以系统、最强、无敌、帝王、魔头、异世等关键词命题的作品,足见今日的市场状态。这时候的武侠像是到了中年危机时期,正面朝着他的一大堆侄子进行自我反思。

在这里,我引申探讨一下市场。那些看似是“商业选择”的结果,事实上正是大众的选择。一切存在于商业中的个体以自身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选择,几乎不可以称之为“选择”,那其实是市场的倾向,也是大多数观众的兴趣。劣币驱良的现象恐怕在近几十年中都不会结束,唯一能把文艺市场拉回正轨的力量应出自于现实主义作家和影者,而在现实主义于我国市场上取得话语权之前,将不会有一套适用于市场的文学审视观出现。目前来看,一切文字类作品的发展途径就是影视化(这二者的创作动机、要旨皆不相同),那么文学一物的生命力只会日渐衰败,在这场衰败之中,新的、好的东西将面临生存困境,又会间接地拖拽住市场的认识能力发展。

6,携带武侠基因和基因病灶的小说类型。

以玄幻、仙侠为代表的纯虚构类型,又将发展为何物?

一切以令主角和读者“偿其大欲”并给个别角色开无敌挂的作品,都是全新的类型,从未在文化长河中出现过。不论是多有先觉的评论者,也无法在其诞生之日看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本篇亦无法精准地对那些广受大众喜爱又毫无学术性的作品的发展方向进行推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的道路还很长。这意味着它们必须经受时间的残酷考验,或跻身于文学行列,或被另一套市场规则淘汰。

一方面,时代会自主地选择一些文学作品作为它的记忆;另一方面,所有时代都会给文艺作品划分档次。对于虚构类型作品来说,也许到了下个世纪《头号玩家》仍然作为21世纪电影代表作之一出现在各种文献中,《总裁和他的小女仆》《最强系统黑科技战士》能否屹立不倒就不知道了。而就文学来说,在人性、哲学、社会和现实方面都不具备意义的作品几乎都会被迅速淘汰,因它从理论根基上就杜绝一切重复和肤浅。情怀一物,往往只能存活短短二十年。传统武侠虽然已经基本被市场所淘汰(金庸作品目前仍占据着情怀市场),但武侠小说至今仍层出不穷,也可以算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7,新武侠和反套路武侠。

这两种东西其实是不存在的。大多数人把徐浩峰导演的作品、《绣春刀》等武侠电影称之为“新武侠”是不恰当的。徐浩峰导演的作品和《绣春刀》等武侠电影(还有《一代宗师》《武侠》)都是传统武侠文化发展的产物,这些作品在内容、思想双方面均有革新,但对传统武侠文化,主要是继承,并未做出较大程度的改变。下面就来说说这些作品的革新。

徐浩峰导演的作品秉承了传统武术要旨及道德精神,不论是动作镜头还是剧情内容都高度写实画,在动作戏上,独创出了一种美学形式。我个人对电影技术知之甚少,只能从内容上来观察徐氏作品与武侠文化的关系。《箭士柳白猿》和《师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写实度极高,虽也以刻画人物之间的生死情仇为主要情节,思想观念并不与民国武侠作品保持一致,人物心理变化、行为动机更顺应今人认知。《绣春刀》讲述的故事与明代政治体系、社会情况有关,没有出现传统武侠的门派体系和一个具体的侠客,但仍然体现了义勇精神。《一代宗师》的传统成分最高,并对许多传统理念进行了经典化处理,美学上也是集大成者。

适用于电影和小说的评审规则十分不同,无法单从某一方面来评价它们。不过每一个看过上述影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这些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对美学的展现,若从人性刻画方面说起,自然也强于市面上的大多数国产电影,但是在同样分数的作品(包括与之同样分数的外国电影)之间做比较,算不得是佼佼者(但足以用角色来捧红片中的大多数演员,只要是好的武侠片,必然能捧红一票演员——这已经是规律了)。电影艺术并不像文学一样,在内容方面对现实性(或以模拟、映射为手段向现实发起追问)有着强烈的追求,这些影片也没有具体地描述和反应出如今的政治、社会情况。“新”既没有创立在时代性上,也没有创立在哲学或是社会学的层面上,也就谈不上是有多新。

所谓的“反套路武侠”大多只是对传统武侠中的一些典型人设(例如侠之大者)进行颠覆,情节仍与传统作品保持高度相似(或相反),门派体系多借鉴于传统武侠。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可以被称之为反套路武侠,那么首当其冲便应当是《鹿鼎记》,而不是一些在同样背景下描写人物命运的另一种可能的作品。真正要反“武侠套路”的话,那恐怕也要从侠义精神、浪漫主义和暴力元素三个方面下手去反,而不论反了哪个,此作品作为“武侠”的完整性也要大打折扣,甚至不可以再被划分入武侠门类。

8,人们对武侠的情怀和反感。

几乎是在面对各种类型作品时,人们都能提出明确的感受,如喜欢、讨厌。唯独对于武侠,人们对它的感受是矛盾的。有许多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会引入武侠文化,但作者在一开头就会写下类似“我不是武侠迷”这样的句子,仿佛是在澄清自己对这种过时的肤浅东西没有多大兴趣。一些作者在写武侠小说时,也会不假思索地用上“新武侠”“反套路武侠”等tag,就连电影也喜欢搞些词汇加在武侠一词前后作为宣传语。这都说明了市场对武侠的双面情绪:还念、反感。

造成这种现象的事件,便是1980年到2010年之间的武侠文化泛滥。这场泛滥发生在许多人的儿童、青少年时期,人群由于缺乏鉴赏力而对井喷式的武侠作品一概采取接纳态度,事后便留下了被洗脑的心理阴影。在当时的种种武侠作品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便是TVB拍摄的武侠剧。众所周知,当时TVB电视剧的拍摄方式非常工业化,在内容上并不注重美学表现,就连1997年的《天龙八部》也是靠复杂曲折的剧情和角色魅力来征服观众,全剧几乎没有艺术质感。观众在观看了大量的相同类型的电视剧后,自然会产生厌烦情绪,而无限的重播和回归后的屡次重拍,又会加深观众的厌烦指数。在接受了这近乎于无休止的重复灌输之后,观众已不再能明确地说出自己是否喜欢“武侠”,他们对武侠的印象完全凝固于TVB连续剧、重拍剧和金庸部分作品上,也会认为“这就是武侠”“除此之外的都不是武侠”。但也正是因为在青少年或儿童时期接受了这种洗脑式的灌输,他们又不能完全否定武侠曾留给他们的深刻印象,这就促生了“群体武侠情怀”。

一直以来,电视机和网络上都有金庸作品的改编剧。本篇接下来就讨论一下影视剧的过失。

就算是公认的经典《天龙八部》(97版),实际上也未曾准确地刻画出原作的人性成分。我已经不记得我当年看的《天龙八部》原著小说是哪个社出版的了,只记得书中有一些插图,上头出现了穿长衫的段誉、梳辫子的阿朱、僧衣鸠摩智和鬓角非常明显的乔峰。这些形象有别于各个版本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在金庸的描写中,乔峰相当野性)。要说在这部书中,哪个角色被影视剧歪曲得最厉害,当属慕容复。在书中没有明确地把慕容复写成一个反派,他是一个“高傲、野心勃勃且谁也不爱”的人物,颜值比段誉更高,其邪恶面也是受野心怂恿而出现,在伪善的同时心中不无矛盾。而在各个版本的电视剧中,他都是一个“真小人”。只通过这一个人物,也可以看出影视剧的角色不如书中的有人味儿。而那些自诩经典其实根本也是在赚情怀的金庸剧,就连对剧情进行还原尚且做不到,就不要谈表达思想和人性。

在当今,如果是以艺术创造、呈现为目标去选题,就更不应该去拍摄金庸先生的作品了。金氏作品中充斥的义勇精神是一种战时观念,大多角色的行为、心理亦无法激发观众共情。这并不是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不够经典,而是他的经典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如果是在娱乐性上做考虑,有很多作品对人物刻画更为生动有趣。例如把乔峰、段誉和武松、西门庆等人作比较,恐怕还是后者更易激起观众的兴趣。

9,武侠真正的魅力。

在此所说的“魅力”是无关于情怀的。在今天,武侠文化中的“义勇精神”“英雄主义”已经不再适于时代,而作为虚构类别,其最根本的魅力正在于人物和世界的呈现。许多人会认为呈现是影像手段,或影像形式更具有呈现优势,实则不然,因对于一种世界的呈现,不仅要展现实际事物的“貌”,还包含对风俗、质感、情绪和社会关系的刻画。比起仙侠和玄幻,武侠在呈现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即武侠所呈现的世界更具有真实质感,武侠小说中对境域的描写也更能引起读者对实际事物的想象(如《英雄志》),武侠作品多会着力于塑造真实的历史、社会现象,以及人物身在大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即便是一些对事件、环境塑造得较为现实的武侠作品,其中也不乏戏剧化的矛盾,在趣味性上并不亚于任何非现实类作品。又因为人物置身于多方矛盾之中,个性和心理也将被全面地展现出来。

有一些人会认为,武侠是0.2版现代社会,意思是:在作品中描摹现实社会比书写武侠世界要困难得多。这个观点是十分片面的。而武侠之所以给一些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古龙中早期作品和井喷期那些带有玄幻性质的武侠作品不断地在塑造“大”,即人物位高权重(武功地位双双天下第一)而思维和行事的方式又过于情绪化。但后来的武侠作品(尤为是与修仙类型保持对立的)已经在构建新的、十分复杂的武侠世界。一个作家笔下的世界有多真实和完整,永远取决于他个人的观察、刻画、考证能力和思想观念,而不取决于作品的类型。

如今的武侠作品,其生力在于人物塑造,发展的可能性在于心理刻画和哲思两方面。它已经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绝对不会满足于作为“战争社会流行文化”存在,否则就不会有古龙这样的大手出现在民国武侠之后。它也绝对不会放弃自身与现实世界的关联,进入一个飘渺不实的领域,否则市场上就不会出现那些高度写实的作品。因为有叛逆的基因,它也有涉政和追问的野心,不过目前可能遭遇了一些困境。

不论是浪漫主义+侠义精神+暴力元素,猎奇+意识流+爱情故事+以武犯禁,还是古典文学+历史考据+武术研究,都可以=武侠。也正因套路已被淘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武侠作品在创作上有着较高的自由度。作为一种文化或是文学类型的武侠,并未真正没落,还有无数的创作者在对武侠进行研究和创新。它只是死在了那些既对它有情怀、又厌烦它的人的心中,而真正叫这一部分人又爱又恨的,也还是TVB武侠剧、翻拍剧和金庸先生的部分作品,以及那些仍然采用固有套路塑造剧情、仍表达过去时代精神的武侠版块作品,这些观众、读者所不愿欣赏的,绝不是一整个儿武侠文化。“成人童话”一词更不能概述武侠文化的性质。

不过,也正是在此种印象的影响下,武侠没落在大众市场之中。

10,所谓的没落。

如果我说没落挺好,相信那些饱受寂寥之苦的创作者会用西红柿打死我……但请放下你手中的西红柿,看看活跃于市场上的类型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大多数被市场所酷爱的类型,都有固定的剧情套路、糟糕的特效和尬癌派表演,都会在经历井喷式发展后迅速衰竭,也都正被先觉者和文化人们厌恶着。

在这个时代中,包含武侠在内的大多数文学类型(不是网络类型)都在没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影视作为一种更加直观、更具有娱乐性的艺术形式,占有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它又想要从小说领域中汲取题材和内容。二是因为市场变成了艺术的主宰,它主观地摒弃高于它自身欣赏水平、或不与它观念相同的作品。既然文字作品的生存赖以影视,文学发展也需争得市场赞许,那就谈不上“深”与“高”,当一样事物把通俗、流行当成发展要旨,它便不可能再实现质的飞升。在市场上没落的,不光是武侠文化。往往是:一种事物越是具有意义,就越是不具有大众娱乐意义。一种事物越是具有创新性,就越不容易被人接受。看武侠小说的人比看托马斯曼和阿加莎的人还是要多的,看徐氏电影的人也还比看《穆赫兰道》的人更多。当然了,这些人加起来也就是起点小说读者的一个零头儿。

可以说当下的武侠,很像是一个成熟的人,钱没了,老婆们没了,随从们没了,野心也没了,能容纳的情节类型、思想观念却更多了,他也绝不会总是坐在一个小屋子里表彰自己的辉煌过去,他正主观地想要往更高的领域中靠拢,并想要和各种叫着“XX主义”名字的外国大妞儿进行结合。

市场虽然总是强势地驱赶着一切“非主流”,但什么都熄灭不了写作者的热情,写小说或者画漫画用不着事先跪拜在投资爸爸们面前,一个人的生存成本也远小于一部电影或连续剧的制作成本。一个真正的创作者是不会盲目地随高就低的。不光是武侠文化,所有文化的发展可能都出现在市场根本关注不到的角落里,或一闪即逝,或异军突起。即便是被埋没了999个,最后还是会有一个成为希望。而整天膜拜市场主流文化和娱乐圈大咖的观众们,也会逐渐地被更具有自主意识的人群所取代。

这篇就写到这里,因为写得比较仓促,可能漏掉了一些内容,欢迎补充!感谢观看ヾ(*´▽‘*)ノ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侠市场的兴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