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北京的“排外”情节

前几周,微信悄悄地转起了一个短视频,标题大意是“北京男孩勇斗外地泼妇”。视频上由于车厢的拥挤一位妇女和一个男生起了口头争执,妇女情急之下打了男生两巴掌,这个男生一直没有还手,直到妇女说出“你以为你是北京人你就了不起了吗?”,然后男生还手了,妇女开始报警。

这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铁争执,但是这个视频被打上了“北京人PK外地人”的标签,开始被一些打着“北京”字头的公众号传播,看到下边的留言,都是非常偏激的言论,比如“打的好”“就欠教训”“居然还有脸报警”……等等,看着挺触目惊心的。

我没想到“外地人”和“北京人”的矛盾居然已经到这个程度了。

忽然非常好奇这几年“北京人”排外为何越来越严重?

也许结论并不美好,但我还是慢慢找到了一些线索。

N多年前,北京的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还没怎么发展起来的时候,北京也有很多“外地人”,但是并没有出现特别排外的情结。我想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外地人”基本和“北京人”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所以压根很少有发生冲突的机会,因为早些年来北京的大都是“外地民工”或进京打工者,这些民工或打工者在北京相当于社会底层,而北京人几乎没有去做民工的,因此那个时候的“北京人”和“外地人”互相接触很少,各自相安无事所以没什么矛盾冲突。

但随着2005年左右北京的互联网行业开始慢慢发展,这个时候来北京的“外地人”又是哪些人呢?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厚,学历很高的年轻人。这些人和民工不同,他们不再是社会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而是单位的“核心”和“骨干”,这些“外地人”才是每天和“北京人”享受同样资源的人,平等打交道的人。

看到这里还要再说些什么吗?是的,某些“排外”情结的“北京人”也许只是因为认为属于自己人的机会被“外地人”越来越多的抢走了。

在这个僧多肉少的城市,很少有人在意做事“有理有面”了,但不得不说“有里有面”几乎是北京各种乱七八糟讲究和规距的核心。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理”和“面”,但是北京人拿着自己心中的“理”和“面”来衡量一些“外地人”,那就是“外地人”间接而无情地加快了他们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没理没面”地拿走了也许属于他们的机会,还成为替代自己建设自己老家的核心和骨干。

但我认为这是“外地人”应得的。

中国从来没有一条传统美德说,个人可以为了自己努力奋斗,但是不应该奋斗太使劲,而且只能在自己老家奋斗,不能去别人老家奋斗。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的呢?

如今能来北京扎根的外地人,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素质和能力很高,也很勇敢的一批人,能和这些人同台,既有考验,也是荣幸。北京的全国化,应该是打开北京人的眼界的契机,安逸永远是危险的。如果说现在地域慢慢被打上标签,那么北京的标签为什么不能是“热情,大方,勤奋,高素质,高能力”呢?

用能力跟人家去PK,而不是嘴。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到了北京的“排外”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