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叙事:名师引领教师阅读行动(二)

教师教育相遇质性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教育研究领域开始重视质性研究方法,并逐渐形成一种趋势;90年代末,教师叙事进入研究视野。通过访谈、观察、实践得到详细资料进行解释、理解和理论阐述,了解变化多样、复杂细致的教育现象,作为质性研究方法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学习范式。

叙事研究成为教师生活方式。

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发生或曾经发生的生活事件,成为教师撰写教学日志、经验总结、成长故事的重要资源。这些实践记录有具体的情景,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它们不仅是第一手珍贵的叙事研究资料,更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显经验和理论。研究中生活,生活中研究,研究成为最好的生活。

叙事研究通过教师叙事呈现。

叙事研究所叙之“事”由解说者进行描述和分析,在解说中故事变成叙事的客体,解说者变成叙事的主体。解说者既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师的研究者。在解说中,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现,从而使所叙之事通过研究者的解读具有了特殊意义。在叙事中,解说者有时“在场”有时“隐身”。在场的叙事表现为解说者夹叙夹议,解说者不仅对故事的过程进行描述,而且就其包含的价值、情感、心境以及涉及的伦理等进行分析和判断,展示立场和理论视角;隐身的叙事把所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视作“社会真相”,客观地再现故事本身,避免夹杂解说者本人的判断,以便读者能凭借自己的“前见”对故事做出个人独特的判断。

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师多采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问卷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最近,收到“名师引领教师阅读行动”研究成果3.4GB,研究发现各小组不同程度存在研究过程描述材料堆砌偏重,结论分析论述偏轻的问题,主要表现是:1.调查访谈偏多但结论单薄,理论建构不成体系。如在“阅读现状分析”上,阅读量现状、阅读内容现状、阅读时间现状、阅读方法现状、阅读难点现状等分析没有分区域、学校、学科、年龄段,数据支撑与理性结论不匹配。2.引用偏多但独创性不足,文化机制不成体系。如,“书香校园创建”主线是通过理性分析阐明方法策略体系,但对应用案例挖掘提炼深化拓展不足。再如,“阅读内驱力和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研究”,没有形成面向所有教师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论和观点。3.介绍经验偏多但研究体验淡化,方法策略不成体系。如“名师引领教师阅读行动策略研究”从“笔者”小角度阐述,不能辐射全市乃至更广的视野。再如“教师阅读带动家校共读策略研究”,实践丰富,案例较多,但提炼不足。还有“校长推动教师阅读行动研究 ”堆砌事例,没有提升成观点即理论成果。总之,研究没有立足全局出观点,讲事例,凝聚智慧,形成理论体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叙事:名师引领教师阅读行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