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看到文章标题,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篇文章的主角是剃头匠了吧?我曾经持续着写过三百六十行,这回算是旧事重提。高兴的是,作为中国古老职业之一,剃头这门手艺还没有失传。

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_第1张图片

拿起剃刀,就是一生。老一辈的中国人都信奉有门手艺压身,就不会饿死的说法,所以老时候,手艺人很多。其中,就包括剃头匠。手推子、刮脸刀、备刀布、小抄子、拢子、剪子、刷子、耳挖勺、火剪(烫发用的)一个都不能少,当然“剃头挑子一头热”还要有火炉和脸盆。他们已经很少串村。不过是在集市上随便找一个胡同,或者角落,守着他们的家伙什,卷起旱烟一蹲。

没有幌子,没有吆喝声,顾客们却总能络绎不绝的找来。主顾之间甚至很少交谈,顾客在凳子上坐好,油布就披上了,问好刮脸还是剃头之后,剃头匠涂上肥皂,就开始为顾客服务。顾客要是备好了零钱,更是省事,把钱扔到凳子上直接就离开了。有趣的是,顾客扔下的钱并不一样,有的三块有的两块有的五块, 剃头匠也不计较,数也不数得往褡裢里一塞完事。

我就很喜欢攀谈。有的时候,就故意走过去和几位剃头的老师傅说话。他们并不是不健谈,只是很少和顾客说话。因为顾客说话的话, 会牵动脸部的神经,有一定的危险。有一位表情特别严肃的老师傅,还特别询问了我是哪个村的, 提到了一个我根本不知道的名字:邓发。说到邓发是他们行业里了不起的一位前辈,手艺特好,还为我详细地介绍了邓发所有的传人,很郑重的使用了“科班出身”这个词汇,然后,一声长叹。

老师傅在叹息他们后继无人。如今虽然是理发馆林立,但是秉承剃头刮脸这门手艺的,却没有几人。旁边另一位老师傅说,剃头这门手艺,挣得少,门道却不少,所以年轻人们大多转行了。我把目光装向正在埤刀子的他,他虽然背对着我,可能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接着说道:就拿磨刀来说,磨刀要轻,荡刀要重,刀子磨的好,刮脸的时候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功夫做足了,才能出绝活。

说完,他回到闭着眼等着刮脸的老爷子身边,一只手捏着泛着冷光的剃刀,一只手的食指,拇指,撑开老爷子面部的肌肤,剃刀开始在老爷子的脸部轻松滑动。看得出老爷子很享受,因为老师傅一边为他刮脸,一边还做着轻柔的按摩。剃刀在眉心,眼眶,鼻孔,耳朵,额头上下翻飞,就连耳朵眼也是剃刀伸进去刮一下的,这真是地道的功夫!无须黄金万贯,只要一技傍身。他们每一位都是了不起的大师。

据老师傅对我说,剃头匠都要具备十六班技艺,即梳、编、剃、刮、揑、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我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的记了下来。剃头匠的祖师爷,传说是雍正年间的罗道士,真名罗隐。雍正皇帝因患头疮,每次理发都疼痛难忍,因而迁怨剃头匠手艺不好,杀了好几个剃头匠。是罗道士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剃头手艺,传给了剃头匠,让他进宫为雍正刮脸,剃头,梳辫,果然雍正受用无比,重赏了剃头匠。当时还流传有“无读诗书报天子,全凭手艺见皇帝”的说法,足以验证此事的真实。

其实,剃头这门手艺自从汉代就有了。在汉代以前,大家都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是剪不得的,所以在这之前,无论男女,他们的头发都是很长很长的。到了宋代,理发业已经很是发达,并且第一次见于文献。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不过理发业真正的兴起,却是在清朝。清兵入关,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掉前额头顶上的头发,理发业这才空前发展起来。也有人说,理发应该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沫栉洗梳。古人挽发为髻,古时的理发就是沐发与梳栉。说白了,就是洗头发,再用梳子和篦子整理。

手艺本是人类生存的技能,由于百多年来工业化的普及,共性代替了个性,致使许多手艺丢失,十分可惜。能坚持一份手艺,坚持自己的信念,非生存所迫,而是理念支撑,才是最好的传承吧。诚然剃头纯属小技,虽然朴素真实。可正是这种小技,才让后人知道古代社会的丰富,知道手艺也是一种文化。不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国还有没有剃头匠这门手艺?还有没有人守着他的剃头挑子,蹲在空落落的街头,成为一道恒久的风景?

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_第2张图片

全文完,特别感谢石氏村、高庄村、西良店村的三位剃头师傅所有的提供和讲道,需要汗一下的是,我竟然忘了询问一下他们的名字。这是不可宽恕的疏忽。

向中国所有的手艺人致敬!你们,拥有着中国最纯粹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