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接触他的书是《沉默的大多数》,从书架上拿下书,就在书架旁笑得昏死过去,醒来翻开再看,又笑死一次。随即,把书带到枕边,就这样开始了“死去活来”的生活。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爱你就像爱生命》……陆陆续续的追读,从此以后,他就像一块芯片,植入我的大脑,渗透我的生命。
他生前寂寞潦倒,死后嘈杂热闹。死的时候尤其孤寂和凄惨,他和挚爱的李银河隔洋相望;自己孤寂一人,在深夜的惨叫声中离开人世。发现他去世之时,只见他蜷曲着的冰冷身体;留在墙上的深深抓痕和邻居听见的惨叫声……
知道这些时,他已在天堂很多年。胸中总有一股沉闷的气息,牵引着全身,最后鼻头一酸,化作两眼的湿润。这应该是很多王小波读者的遗憾,未能用眼泪为他送行。但小波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因为他启发了人们的思维,走在了自由的道路上,为这个世界创造了美。正所谓“王小波死了,我们还活在他笔下的未来世界里”。
王小波的反抗深入骨髓
他是个处在边缘的作家,被排斥于主流之外,别看他被炒得热闹非凡,可是他遭遇过无数次编辑的退稿,直到他死之时,都是个非著名的作家。王小波对于这些表现的不屑一顾,他活得真实,活的有趣,活得诗意和浪漫,活得自由和智慧。但是,在那个苦难的年代,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他的反抗深入骨髓,对无趣和做作的反抗;对强权和奴役的反抗;对愚蠢和虚妄的反抗;对平庸和限度的反抗,这些构成了王小波生命的底色,也成为他文字中最有力量的一部分。在他的小说《黄金时代》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这种不自觉地、完全本能地抵抗着什么,捍卫着什么,就是王小波文字中最难能可贵的部分。他让一个平庸的生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找到追求的价值,即使最卑微的人,也有他活着的意义;最轻微的尘埃,也会有自己的重量。所以他称赞海明威,歌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他喜欢这种强悍的人性,喜欢这种不屈不挠作斗争,向人生限度挑战的人性。
其实,生命中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人的存在,我们在得以享受到诸多便利,享受到那些直抵灵魂的乐曲,享受到那些惊颤味蕾的佳肴,享受空调吹出来的风,享受到浓缩到手机上的全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出这些来的人,都是这样的人类,他们永远在向人类自身的限度挑战,他们绝不躲在安全的舒适区,他们属于强悍的人类!
王小波的诗意和浪漫
王小波是一个极具浪漫和诗意的人。他直接在小说《万寿寺》中宣称:“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就是他想要追求的生活态度,是他的精神家园。他并不仅仅把这样的想法当做一个理念,而是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知识青年下乡到云南的时候,王小波厌倦了翻来覆去的看那八个样板戏,厌倦了和身边的人无休止的打扑克。身处这样的环境,他并没有迷失自己。他会就着夜晚皎洁月光,做几何证明题。这样的事情,光想想,浪漫的气息便逼人而来!
更让人内心升腾的一幕是,当夜幕降临,月亮把铅华似的光芒倾泻到大地。这时候,王小波站在玻璃窗前,饱蘸蓝墨水,在玻璃上写诗,把玻璃染成一片深蓝。天上闪烁的群星,妩媚的月亮,玻璃上蓝色的诗行,交织在一起,诉说着衷肠。
他的情书,每一个字就如同跳动着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后就是天籁之音。
“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就好像阿芙罗蒂从浪花里浮现一样。”
这样的浪漫搬进了小说《绿毛水怪》里,成为了男女主人公的私人耳语,远离了人世烟火,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浪漫。
“我说:‘妖妖,你看那水银灯的灯光像什么?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上,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
妖妖说:‘好,那么我们在人行道上走呢?这昏黄的路灯呢?’
我抬头看看路灯,它把昏黄的灯光隔着雾蒙蒙的雾气一直投向地面。
“我说:‘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妖妖忽然大惊小怪地叫起来:‘陈辉,你是诗人呢!你有真正的诗人气质!’”
是的。王小波就是一位极具浪漫气息的诗人,他的生活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崇尚智慧和渴望自由
贯穿王小波作品的是对智慧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王小波反复言说的就是这样一些常识:
不管亩产是多少,但是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吃饱肚子,那总比挨饿强;无论高音喇叭喊得多么响亮,但土窑子炼出的钢铁就是像牛屎,而铮亮的钢铁就比牛屎般的钢铁好;一个人健康的时候,就是比生病精神百倍 ;那种无价值的痛苦与牺牲并不是崇高,只是被愚弄;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也比作一个毫无尊严的奴隶强……
这些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当时,人们都在做着违反这些常识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王小波反思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便是——理性的缺失。因为理性的缺失,人们便会盲从跟风,进一步加速了一个狂热时代的到来,助长了罪恶的蔓延,放大了灾难。因此需要回归理性,回到这些简单的常识面前,从常识的角度看问题,才能治好这个时代的顽疾。
对自由和智慧的向往与渴望,支撑着王小波的前行,使他辞去教职,去过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自由,另外一方面也是他对文学的热爱,想“为这个世界创造一点美好的东西”,这样将来有一天,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