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对西方和中国诗坛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本文试图从文学评论中的新批评派和神话原型派着手对《荒原》进行解读,并试图阐明艾略特的创作理论与这些学派的关系。
关键词:艾略特 新批评 神话原型
1922年发表于英国《标准》和美国《日晷》杂志的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确是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一大事件。诗的标题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似乎准确地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和文化。战争本打算拯救欧洲文明,但却成为历史上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一场灾难。是怎样的文明促使爆发了这样的战争?《荒原》破碎凌乱的结构具有如此多的诗歌技巧方面的革新,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什么是诗歌以及怎样创作诗歌的看法。以至于后来的诗人都无法绕过这座高山,无论是模仿还是反对,都要认真审视这首艾略特的诗歌。艾略特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一些传统的诗歌,但自从他于1908年阅读了亚瑟・西蒙的《文学中的象征派运动》之后,了解了拉福格和其他一些法国象征派诗人,改变了他对诗歌的看法。《普鲁弗洛克情歌》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此后,庞德开始热情地向文学界介绍这位年轻的美国诗人,说他“完全通过自己的训练而变得现代化”。
艾略特的评论性文章与他的诗歌同样重要。在那篇影响深远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他称西方的诗歌传统是一个有机的,富于弹性的平衡体。当有新的诗人进入时,他便不停地改变。文章还称不应通过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因素来理解诗歌,而应通过其他诗人及诗歌来理解文学这一自足的世界。他的另一些文章贬低那些说教式的,解释性的,或叙述性的诗歌,如密尔顿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创作的作品。而褒扬那种晦涩的,讽刺性的,简洁的和象征性的作品,如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多恩和赫伯特。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诗人与传统的关系。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它的完全意义。“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要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了科学的地步了。
2.诗人的创作过程具有非个性化的特点。诗人的心灵实在是一个储藏器,收藏着无数的感觉,词句,意象,搁在那儿直到能组成新化合物的各分子到齐了,心灵的催化作用则开始发生作用,于是诗便产生了。
3.诗歌表现情感具有非个人化的特点。艾略特认为诗人表现的情感并非是他个人的情感,也不是诗人在生活中某种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情感。个人情感可能是单纯的,粗疏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而诗中表现的情感则是极为丰富复杂。
从这一系列理论可以看出艾略特与20世纪之前大部分诗人的不同,也就不难理解遵循这一理论创作的《荒原》给西方诗坛带来的巨大震撼,使《荒原》成为了现代派诗歌的先声。《荒原》由五个不连续的片断构成(死者葬礼,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每一个片断都包含有多个人物,多个声部,有关文学和历史的暗示,当代生活的碎片,以及众多的神话和传说。艾略特曾说:“我是凭借这些片断抵御生活的幻灭。”全诗缺少叙述性及解释性的语言,而是通过反复出现的“死亡与复活”的神话组织诗篇。在《荒原》中,艾略特几乎句句引经据典,使用了多位诗人的诗句甚至是词语,来印证诗人与传统的不可分割。如在第一节“死者的葬礼”中对于伦敦城的描写: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认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关于“并无实体的城”见于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的《七个老人》:
熙熙攘攘的城市,充满了梦影
鬼魂在白天也陪伴着路人。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和“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均可见于但丁的《神曲》之《地狱》篇。
如此多的一长串人/我从来没有想过/死亡已经毁灭了这许多人
以及对于那些不能拥抱上帝的异教徒的描写:
在这,我能听见的/没有痛苦,只有叹息/永恒的空气都为之颤抖
对于诗歌与传统的关系,在新批评运动主将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也有论及:“从个人经验到艺术完成之间有着一段距离,其中也包含着作家想象、虚构和创作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传统和惯例决定了作家创作的方式。”可以对比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创作理论来理解这段话:“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艾略特之不同于浪漫主义诗人可见一斑。新批评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每一首诗都是一部自足的文学作品,需要对其意象、暗示、歧义等做出分析。艾略特的文学评论为他们提供了理论,而他的诗歌则提供了样本。威廉・维姆萨特与门罗・比厄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两篇论文旨在为新批评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的文学批评,无论是古典主义的“模仿说”,或是浪漫主义的“表现说”,把意图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维姆萨特和比厄兹利则认为,“作品的真正意图是个不可靠的概念,从作者心理起因中寻找批评标准的做法是一种‘谬误’”。于是,新批评的操作原则在另一位其支持者布鲁克斯的手上化为四个要点:在处理诗的结构方面,应把握“反讽(irony)”和“诗的戏剧化结构(poem as drama)”;在处理诗的语言方面,应把握“含混(ambiguity)”和“悖论(paradox)”。
艾略特在其《玄学派诗人》中的一番话可以和新批评运动的主张互相参照:“就我们的文明的目前状况而言,诗人很可能不得不变得艰涩,我们的文明涵容着如此巨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作用于精细的感受力,必然会产生多样而复杂的结果。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涵容性、暗示性和间接性,以便强使――如果需要可以打乱――语言以适合自己的意思。”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使那些迟钝的根芽”,《荒原》的首句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四月”和“残忍”的联系可以说明艾略特关于诗歌语言的主张。“四月”这一在浪漫主义诗人笔下温馨的季节在艾略特笔下有了新的含义,这一催生人的欲望的季节也会带来痛苦。另举一例,第三节《火诫》中那个女打字员在经历了那毫无意义的性爱后:
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
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
她的头脑让一个半成型的思想经过
“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
美丽的女人堕落的时候,又
在她的房里来回走,独自
她机械地用手抚平了头发,又随手
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
根据艾略特原注,该段源自英国感伤主义作家哥德密斯的著作《威克菲尔德牧师传》,当奥莉维亚重返她的失声之地时唱道,
当可爱的女人堕落时/……什么能洗涮她的屈辱?/为了掩盖它/为了隐藏它/为了向爱人忏悔/拥抱他/只能死去
而女打字员所做的是“随手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两相对照,讽刺的意味立即显现。艾略特给《荒原》所写的注释很多也起到了反讽的意味。
然而,新批评运动的反对者克兰认为“‘新批评’将批评活动变成一种狭隘的实践操作,似乎只能从象征,反讽等方面去分析作品”。另一文学家奥尔森指责燕卜逊只考虑词语,文学问题被简化为“歧义问题”的讨论,而置“诗歌本质”问题不顾。芝加哥学派针对新批评的薄弱环节,提倡一种全面的批评。认为情节、人物、思想、语言应该统一起来考虑。他们采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文学作品的模仿性,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怜悯”与“恐惧”的情感作用等一般文学理论与问题。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说,对待文学批评,“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采用一个不把自身哲学强加于人的分析图示,在有待比较的理论中,把尽可能多的理论所共有的主要特征利用起来,然后慎重地运用这一分析图,随时准备将一切有助于眼下不同的特征收纳进来”。
基于这一见解,本文还试图通过《荒原》谈谈弗莱的神化原型说。
艾略特在《荒原》的注释中说,“不仅是题目,就连整个诗歌的计划和诗中的许多象征”都受到了魏斯登女士的著作《从仪式到神话》和弗雷泽《金枝》的影响,尤其是《金枝》第四部有关阿贴士、阿东尼士和欧西利士的有关神话。这些神已经被视为人格化的繁殖神,他们的健康,尤其是性能力的健忘就会迎来丰收,而他们受到伤害,性能力一旦遭到破坏,大地就会荒芜,河水就会枯竭。繁殖神的复活,荒原又会复生,万物重新昌盛。因此,这一带的先民举行仪式,祈祷他们的复活,以求五谷丰登,种族繁荣。
弗莱对神话原型概念给予了新的解释,使得这一概念真正进入了文学研究领域。他主张把作家的具体作品放到作家的全部作品中去。后来,又进一步主张把某些文学结构要素置于文学传统中考察。那么,是什么把诗人和传统联系起来呢?其中必有一个中介因素,这便是“原型”。在《批评的剖析中》,弗莱指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在弗莱看来,神话是一种结构形式,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复活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故事。正如昼夜更替,四季循环一样。神的生与死,死后又复活,包含着文学的一切故事。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
基于这一“原型”说,弗莱把西方文学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神话时代”,文学紧密地依附于神话。而在近百年间,大部分的严肃创作都有趋于讽刺文学的形式,处于第五个阶段。这些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能力和智力方面低与我们,使我们感到是在居高俯视一个受奴役、受愚弄或荒诞的场面。在讽刺文学中,人失去了自我的尊严,外在环境变成了一个与人自身无法协调的荒诞世界。
从《普鲁弗洛克情歌》中的百无聊赖的“用咖啡匙量走我的生命”的年轻人到《荒原》中的女打字员,似乎正表现了这种荒诞意识,显现出类似神话那种人类无法控制和理解的世界。弗莱试图通过远离文本,来找寻文学创作中的规律,而且还把西方的文学史分为五种模式,这与上文讨论的新批评论者注重文本,形式的“近观”法不同。希望能如艾布拉姆斯所说,能从各种角度来解读《荒原》,对其有一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Shorter Fourth Edition W. W. Norton &Company1995.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杨金才.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01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