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你学不会?

海底捞你学不会?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是什么原因许多投资银行要给海底捞钱,他却不要?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拖拉机厂的焊工,一转身变成年营业额上亿的企业老板?

是什么原因可以让北京市民三伏天顶着炎炎烈日,排2小时队等着吃海底捞家的火锅?

是什么原因必胜客、肯德基200人组团学习,海底捞认为这是大象向蚂蚁学习?

无数同行高薪挖海底捞的员工,都挖不动。无数同行学习他,模仿他,就是学不会。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令人费解。

直到前段时间,七郎看了黄铁鹰老师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海底捞你学不会》才化解了多年来我对这家企业的困惑。

首先,一家企业要能引起业界的现象级关注,必定有它和别人做的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海底捞成功的奥秘在那里呢?

我认为黄铁鹰的总结重点在一段话: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而人呢,只给吃和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尊敬。什么是对人的尊敬?见老板鞠躬给领导鼓掌?那是对地位和权力的尊敬。对人的尊敬是信任。

信任你的操守,就不会把你当贼防;信任你的能力,就会把重要的事情委托给你。人被信任了,才会有责任感。而信任的唯一标志就是授权—海底捞给予火锅店的普通员工物质回报,还给他们“信任”与“授权”,让他们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所以就死心塌地跟着张勇干了。

信任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张勇在海底捞公司的签字权是100万以上;100万以下是由副总、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负责;大宗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元的签字权;店长有3万元的签字权。书中说,这种放心大胆的授权在民营企业实属少见,但我认为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授权,海底捞最重要的授权给予了基层的服务员: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或加一个菜,甚至免一餐。

人之初,性本善。信任都是相互的,人和企业都是一样的,企业就是一个一个人组成的而已。与人交往,你对她好,久而久之,她也对你好。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把道理都讲透了。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句文言文非常直白,道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海底捞的人是怎么炼成的?

张勇是海底捞的第一个员工。1994年,在四川拖拉机厂当电焊工的张勇,在简阳县城支起了4张桌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这就是海底捞的雏形。

张勇说:“我不会熬汤、不会炒料,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店址选得也不好。想要生存只有态度好,客人要什么,快一点;客人有什么不满意,多赔点笑脸。刚开的时候,不知道窍门,经常做错;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服务可以弥补产品自身的不足,毕竟人具有社会属性,去吃饭本身包含了许多东西。好的服务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愉悦的感情,这些一开始就具备的小小因素,后来成就了海底捞帝国。

我记得书中讲到一件让我现在还记得的小细节,海底捞的工服是张勇让裁缝店老板,根据空姐服装的样子改造的,样子非常好看。有一次,一个喜欢海底捞小围裙的顾客,想要一件拿回家给小孩用,服务员直接把这条围裙送给了顾客,这就是海底捞高明的地方,懂得放权。

其实一件围裙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你要是免费让服务员送给顾客,这个顾客就会心里一直惦记着海底捞的好,下次吃火锅指不定就又来了。

本人也算是一个吃货吧,吃过无数的火锅,发现有些稍微高端一点的火锅店里都提供眼镜布,方便戴眼镜的顾客在吃火锅的时候擦眼镜,因为吃火锅上一次雾气很容易把眼镜给蒙上;还有方便装手机的手机袋,避免手机见水。最后才知道这些小小的发明创造,都是海底捞员工的功劳。

这样的事情在海底捞还有许多,比如:  冯伯英发明了豆花架;蒋恩伯发明了方便上菜的万能架;曾长河发明了小酒精炉;李力安发明了给小孩使用的隔热碗;陈刚发明了切割豆花的工具,可以一次将豆花分成35块……

其实海底捞这本书,都是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有一个发生在海底捞员工身上的小故事呈现出来的。海底捞会计小王说:“现在很少有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学历,哪一天我们离开海底捞,真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我们很珍惜这份工作,再累再晚也要充电学习。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我们能选择不断学习,改变命运。”

相信相信的力量。

首先你得学习学习再学习,海底捞的员工大多数都是农村来的,没有背景,没有文凭背景,踏实肯出力。

2009年,北京海底捞共有2 500人,大学本科生只有5个,初中毕业的占98%。于是,海底捞的各级干部也就只能从中学毕业生中产生。 火锅行业其实是科技含量是很低的,尤其是麻辣锅,重口味,吃到最后顾客的味蕾已经麻木了,拼到最后其实不是比的口味,而是其他的一些东西。

其实海底捞这个企业最主要的基因在于创始人张勇,张勇这个人不简单!我觉得他如果生活在古代,应该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他身上有一股子气质,是一种走到哪里就能影响一群人的气场。应该是一种领袖气质吧。

这里面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张勇打算开一个火锅店,可是身上没有钱啊,这时候他召集了4个好哥们儿,每人2000,集资8000块开店,张勇一分钱没出,但他当老板其他人都没意见,其中有一个哥们创造了全年无休的记录,张勇的魅力可见一斑。

海底捞做的最好的不得不说是他的文化,特别是东亚国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家"的感情是很深的,古代皇帝,把老百姓叫做子民,皇帝更像一个大家长,所以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孝”文化,海底捞无疑是无形贯彻孝文化最好的企业。

张勇很聪明,为了强化海底捞干部对家的责任感,海底捞每个月还给领班以上的员工父母们发一份工资。钱不多,按照不同干部的等级,每月也就几百元。

这几天马上过年了,春运开始了,全国有上亿人,就算在外忙碌了一整年,到了年底也一定要回到家,孝敬父母,阖家团圆。

《菜根谭》中说:“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说的是,相信别人的人,尽管不见得人人都值得信任,但自己先诚实了;怀疑别人的人,尽管不见得人人都值得怀疑,但自己先狡诈了。谁不喜欢跟诚实的人打交道?

这就是海底捞的取胜之道,也就是其他同行拼命学习却形似神不似的地方。除非有一家企业创新,不然就算和海底捞做到一摸一样也是第二。

海底捞不考核利润!

海底捞总部对分店的考核中都不考核利润指标。不仅如此,张勇对海底捞总公司每年要赚多少钱也没有目标要求。 这一点很神奇,我们知道一般的公司,至少也要搞个营业目标多少多少万,每一个员工还有绩效KPI考核,每个月甚至每天都是要去做的。

海底捞没有,这些常用的考核指标张勇一个都不考核,那他靠什么管理这日益壮大的餐饮集团?答案是顾客对员工的满意度。这里面就很智慧了,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

这本书直到最后才抛出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

黄铁鹰老师的观点是认为管理是一门艺术。从正反两面都提出来有力的依据。

首先,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艺术是一个抽象和有弹性的东西。

其次,全世界著名的企业家都不是学习管理出身,如果管理是科学,最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是商学院毕业,学的是工商管理,实际上非也。比如马云,比如盖茨,大学肄业。比如稻盛和夫,韦尔奇,任正非等。

因此,从科学和艺术的区别来看,管理应该更像艺术。比如有的企业用六西格玛、平衡计分法、ERP和SAP这些管理方法和工具就灵,有的企业根本不管用这些,管理企业应该是用大而无形的思想去,而不应该仅仅从一些管理层面的术的层次去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海底捞你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