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学生入坑,老师的良心会不会痛?

在历年本科生导师制会谈中,我被心理学系本科生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老师,心理咨询师的钱景怎么样?”有一些同学还要强调:“不要谈情怀,只要你赤裸裸地谈金钱。”那好,索性我就写一篇彻底地谈一谈。

玩俄罗斯转盘赚来的1000万美元,价值不同于靠辛勤努力和娴熟的牙医技术赚来的1000万美元。两者的金额相同,能买相同的东西,但前者随机成分比后者高——N·N·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

一、未来心理咨询(治疗)市场的三角结构

鼓动学生入坑,老师的良心会不会痛?_第1张图片
医院、公益机构和私营机构的优势

  • 在中国,民众普遍信任公立机构,所以医院中的心理治疗师和掌握心理治疗技能的精神科医师是心理治疗的主力军
  • 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可以让民众以低价或者免费的方式享受心理咨询,比如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保险报销的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等等
  • 私营机构就是盈利性的商业心理咨询公司,价格较高

按照图中的优势三角形,医院的优势在于解决疑难危重症,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的优势是通过技术力量和多科室协力,利用药物、心理治疗、心理测评室、病房等组成一个应对疑难危重症的系统。
公益机构的最大优势就是接近完全免费,政府养着心理咨询师,让广大民众可以不花太多钱就能享受心理咨询。
而如果来访者不想去公益机构或者医院慢慢排队,想要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就要花更多钱去私营机构。

如果中国未来出现这个三足鼎立的系统,那么近乎100%的国民都能够自由选择最合适的心理咨询途径,遇到疑难危重症就去医院,如果对价格敏感就去公益机构,如果需要有更好的服务体验就去私营机构。

所以按照这个模型你也理解了,为什么在较为发达的美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平均薪水并不高,因为有大量公益机构的心理咨询师拉低了平均值,如果你能够成为私营机构的心理咨询师,那么收入应该是不错的。

那么如果一个心理系的本科生想要多赚钱,那么成长路径是非常明朗的,35岁以前可能都要呆在医院或者公益机构拿较低的薪水,练本事,等技术和服务能力过硬了,走出舒适区,到私营机构执业,如果你要更舒服和稳定的生活,也可以呆在公益机构中间。

二、那为什么现在中国私营机构内的心理咨询师赚不到钱?

答案很简单,就是目前私营机构内的心理咨询师并没有能提供超越医院和公益机构的服务品质,甚至有所不及。

医院的心理治疗师和公益机构的心理咨询师,经常要面对一些无奈的情况,要么是劳动强度过大,要么就是来访者排队太长,要么就是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制订咨询设置,舒服地工作。

有一些私营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和我聊天说,为什么老是遇到“第一次会谈后立即脱落”的情况?我简单询问两句,除了咨询技术以外,第一次会谈中暴露出的服务品质可能是重点原因;一些私营机构也抱怨赚不到钱,而我发现他们的服务品质根本比不上福建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当私营机构又不能处理疑难危重个案,又无法提供低价服务,而服务品质又无法高出一大截,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服务体验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叫做基本会谈和建立关系的能力,这个一直是心理咨询效果中非常稳定的因素,相比医院里的治疗师,私营机构里的咨询师更应该抱有“关系比技术更能促进疗效”的信念。

服务体验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就是能不能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痛苦和困惑,相当一部分是心理咨询技能解决的问题。

服务体验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是普通服务业里面说的,在与来访者接触的每分每秒、穷尽各种细节,把来访者的利益和舒适体验体验放在第一位。包括语言、非语言信息,包括心理咨询的设置,包括就诊的提醒、方便的交通和停车位、咨询室里的设施和用具,等等等等。我们不要觉得拥有这个优势很难,相反因为大家起点都很低,我们提供的服务体验超过95%的从业者真的是努力可以做到的。

我可以问这几个问题:

  • 来访者拨打电话预约时,他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摇摆?
  • 在来访者初诊前夜,他们会想什么?
  • 来访者在咨询室外等待时,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我不客气地说,中国的服务业实在是不行,大多数人无法提供五星级服务,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享受过五星级服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服务品质下?是五星级酒店用擦完马桶的脏抹布擦杯子,是海底捞用几个噱头就能赢来“服务好”的美名的,我反复要求学生用“您”而不是“你”来称呼来访者,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用悦耳的音调说话,更不用说在遣词用句上让人如沐春风。

一句话总结,私营机构应该赚的是服务溢价,当你走进私营机构的心理咨询室时,你心里想的一定要是把世界上最好的资源都给我的来访者,一定是在每时每刻让对方感到舒适和体贴,一定是反复优化流程直到完全无可挑剔,不然你凭什么拿比别人高的收入?

三、很高的薪水?有多高?

我直接说,到35岁这个岁数,在福州这种二线城市拿到年薪12万以上的薪水。

先不着急嫌少,我们来算一算这个目标是否一定能够达到?

保守估计,平均一周稳定接10个session,每个session收费500元,其中200元给机构,每周收入3000元,每个月收入12000元(实际上要加上外出讲座的酬劳,成熟心理咨询师不接讲座、不做培训是不可能的),一年就是14.4万,扣掉自己支出的培训费,扣掉淡季外出渡假1-2周没有工作,达到年薪12万是没问题的。

你可能会跳脚说:我做金融投资的同学本科毕业就可以拿12万,我读IT的同学本科毕业几年也可以拿12万,这一点也不多!

请看一下文章最开头的那段话,做金融投资赚来的12万,和做心理咨询赚来的12万完全不一样;做IT赚来的12万和做心理咨询赚来的12万也不一样。

做金融投资收入高,但是波动率也高,也许一次黑天鹅事件瞬间就把几年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心理咨询就类似牙医,靠努力和技艺赚钱,波动率低。

而做IT赚来的12万,你其实不知道是不是996换来的。按照上面那个算式,一周的主要收入是10个session,10个session是多少工作时间,可以算一算,淡季还可以出去旅游1-2周,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算在美国又有闲又相对高薪的十个工作之中。

另外,35岁只是起点,我对玩DOTA、LOL、王者荣耀的同学们说,心理咨询师是后期英雄,对看武侠小说的同学们说,心理咨询师是华山派的气宗,大器晚成。35岁前你不要想赚什么钱,都是靠爹妈养着,35岁之后你可以一直工作到70岁以后,收入逐步提高,微笑着死在工作岗位上,如果按照一辈子来算总体收入,心理咨询师就能算是高薪职业。

我们听到有钱人的故事很多,但是很少人知道,按照国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来计算,12万年薪在福州已经是前8%的高收入群体了,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能够让我的学生收入进入前8%,就已经很满足了。

(注:按照不完全统计,成熟心理咨询师一般一周接20个session左右)

四、那做心理咨询师就没有风险吗?

相比其他行业,心理咨询预估在未来市场会变大,不可能遇到政策风险,也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心理咨询师的个人发展仍然还是有风险的,我试举几例:

(一)家人不支持
如前所述,心理咨询师大器晚成,在23岁到35岁之间,不仅没有像样的收入,还要投入巨额的学费在培训和督导上,无论家境是富有还是贫穷,如果家人不支持,这条路就走不下去,当你的父母在你本科毕业之后就断掉所有的经济支持,或者你的枕边人不断在耳边吹风:“五年买车,十年买房”,那我特别不建议走心理咨询师这条路,还是去赚快钱比较好。

(二)精力分散
对心理咨询的学习投资不仅需要足量,还需要专注。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从本科生开始就左右摇摆,那么到了工作岗位上还有无数的杂务消耗你的精力,结婚生子之后更是无暇他顾,最后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从本科开始的学习,就要持续地把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在生活中,工作后选择培训项目不可任性,一定优先增强工作胜任力,生孩子之后,也一定要用心理科学的方式来教养,这样就可以无时不刻地沉浸在学习状态下。

(三)误入魔教
国内行业不仅鱼龙混杂,还是妖魔横行,你毕业后跟了声名狼藉的“大师”,技术没学到又惹了一身骚,回校跟老师打招呼老师都不会理你。所以在毕业后必须清晰地意识到,每次选择一个培训都是新的一次投资,每加入一个微信群都要独立地进行一次评估,每次培训结束都必须独立地进行一次评估,参加一个组织或者项目时都要独立地进行一次评估,不要陶醉在“学习型人格障碍”和“多掌握个工具总是好的”里面。

五、我怎么知道自己适合走心理咨询师这条路?

除了前面所说的几条,我非常看重学生以下几条个人天赋,如果你刚好具备,请不要浪费它们。

(一)共情能力
心理咨询师的超能力,首要天赋。你能细致分辨情绪的细微差异,能够体谅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价值观保持开放态度,感同身受,同时不失客观。

(二)表达优势
我自己是一位有表达优势的心理咨询师,接受过十五年以上的辩论训练,能够比别人更好地完成授课、讲座、写作的任务。表达优势和心理学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大大加强与人的沟通能力,而表达优势又可以强化心理咨询技能,也通过授课、讲座和写作带来稳定的个案来源。事实上目前中国收入最顶尖的心理咨询师,全部都是能写作、懂演讲的心理咨询师。

(三)行动优势
这条是我的弱项。我非常欣赏知乎上一位叫“王明灿”的心理咨询师,他在执业初期没有个案来源的时候,不是像我一样呆在咨询室守株待兔,而是满城市找机会免费做讲座、谈合作,后来与司法机构一拍即合,为大量服刑人员做心理咨询工作,确保自己的影响力能够稳步扩大,这一点对于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非常重要。

六、作为一名本科生,此刻我需要从哪里开始努力?

篇幅所限,我有空会再写一篇“假如张书帏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19级新生,会如何度过四年。”


最后还是要补充一句:在这个行业,只谈情怀,不谈金钱是不可能的,只谈金钱,不谈情怀也是不可能的,持续地向前走,多听、多看、多想,不要被你此刻的价值观和眼界所限制,这样才能踏出一条你自己的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鼓动学生入坑,老师的良心会不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