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变与觉

花小藤

《汉语与文学》讲了个什么内容?

我觉得可以用两个字大体概括一下,一个是“变”,一个是“觉”。

怎么个“变”法?

中国在五四之后整个社会结构和思维都发生了很大的革命性的变化,因为接受了西方语言,打开了西方文化之窗,这个时候中国自身袭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包括现代汉字,古代汉语,八股文形式的古旧文体,包括文学创作中对细节的忽视等等,都开始在比较文化的视景下显得突出和令人厌恶起来。

这表现在三个层面:

一,思维方式。中国古文化是言简意丰,主张意会而非言传;西方现代文化主要是散文式,分析式,描述式的。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转型的时期,无疑人们会感到汉语在表达上的束缚;

二,价值观。由于西语的踏入,我们自身的思维开始更倾向于民主,进步,人本主义,科学,因为这些符合时代潮流;

三,语言和文学。中国语言的简洁相对于西方语言的反复,内容的表现力强,中国语言的诗性咏叹相对于西方语言的缜密描绘,中国语言意会的美感相对于西方语言工笔的真实,明显在那个时代处于劣势。因为文学或艺术的创作者们需要更广阔的表现空间,这个空间如何拓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西语“肖像”似的工笔细描。

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学者,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多是看到了西方拼音文字的好处,比如自由散漫,更细致地描写人物外在,更连串地表达人物内心,比规矩颇多的汉语似乎更适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但其实这样传扬西学,未免也偏激,因为事情总是有正反两面,西方描写文学人物的心理,自由散漫的文体很不错,但中国文化讲究意蕴,飘逸的境界,讲究“藏而不露”的含蓄,西方也比不了的。

第二讲“觉”,就是“自觉”。

“自觉”的定义,就是文学创作者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发掘一些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上的共同根基。

其实这自觉的过程还是很漫长的,严格的说,从现代文学开始,1919年,中国文学包括很多领域的思想者都在摸索,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学的根,什么是汉语文学的优势,一直到了80年代末寻根文学的慢慢崛起,这“觉”才真正有了路子和味道。

为什么?大家回想下1985年杭州会议掀起的寻根文学,寻的是什么?

不就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在世界视野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本质性地表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吗?

这就是“觉”啊。而且韩少功他们的寻根文学不管之后路子走好没,都给后来人包括很多先锋文学作家,新写实主义,意识流创作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自身的严肃榜样。

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到了先锋文学这里,可以说有了个大转变,什么转变?由关注文学写什么,到关注文学怎么写,而且他们严肃,认真地进行了试验。

先锋文学可以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马原的叙事革命,为什么叫叙事革命?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冈底斯的诱惑》,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文学叙事模式,第一次看的人肯定晕乎,尤其是当时当出版的时候。

第二阶段是孙甘露,莫言的语言实验,为什么叫语言试验?因为这一阶段已不是单纯关注叙事了,更多的是关注语言了,尤其是孙甘露先生,我的很多老师对他都有很高的评价,因他的文字感觉力很强,灵彩闪现。

第三阶段是余华和残雪的残酷生存实验。为什么叫残酷生存?很明显,余华的《现实一种》等很多中长篇小说你慢慢读,很多血腥的杀人的暴力的场面描写,而且本身他是牙医出身,关于血啊肉啊死亡啊有更客观和冷静甚至冷酷的观察,当他把这种观察应用到写作上时,一夜成名。

而残雪,更是才中之才。很多不理解残雪的人听到我这样赞论她,肯定不解,甚至我碰到很多人都用诧异的眼光外加“你很个性”这样的话来评我,我只在这里念一些关于残雪的介绍和评论,供大家思考评判。

美国罗伯特库弗说:“残雪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声音,一位新的世界大师在我们当中产生。”而残雪的作品,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的文学教材。

林白芷说:“现代主义沉迷在陌生中,而残雪超越了它。”

台湾的评论界:“国际文坛对残雪评价甚高,认为要了解残雪,必须先了解卡夫卡,鲁迅,博尔赫斯,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好的中国女作家,也最有可能与卡夫卡,乔伊斯并列为世界经典作家。残雪本人也有如司汤达似地对自己作品的价值作出预言。”因为真正像卡夫卡一样关注人类处境的荒诞状况,是刘索拉,余华,残雪这些更富现代意识的先锋作家。

甚至残雪自己也对她作品的读者进行过要求和定位:“残雪小说的阅读需要这样一些素质:他应当受过一定的现代艺术的熏陶,并具有较敏锐的感觉,因而可以冲破中国传统审美观对自己的钳制,在阅读时进入某种自由的空间,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艺术形式感的人;他应可以彻底扭转传统的,被动的阅读方式,调动起内部的潜能,加入作者的创造,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没有丧失想象力的人;他应该在脑子里彻底消除‘文以载道’这种古老文学样式的影响,像看三维画一样对作品,仅仅只对作品长久的凝视,在凝视过程中发现内部隐藏的无比深远的结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具有纯粹虚无境界的人;他应当具有自审的精神,因而能顺利地破除那种以外部审美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试图进入作品,也就是说,他是具有一定自我意识的现代人。。。”还有很多,如有兴趣,可以参阅《艺术与传统残雪》。

我想说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到尤其余华,残雪这里,已经有了清醒的现代意识,清醒的民族或文化的自觉意识,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有里程碑的意义。

那么作为一种与传统文学形式和思维迥异的现代的先锋的文学,我们读者我们中国受众,应该有这个辨别能力,以及对它冲击传统,颠覆古典的宽容力。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变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