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43--660

第六节有效应用刺激控制的要点。一、选择明确的刺激讯号。二、选择适当的增强物。三、发展辨别能力。四、使有关人员退出训练程序。第十五章渐隐。教室里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活动下进行的。如果师生、同学之间都能相处融洽,教室内将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这时学习的兴趣将会提高,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梁祝中的这位老师采用老师念(刺激)。学生跟着读(反应)的方式。老师念的部分逐渐减少,最后甚至消失,改变了一个动作,或一个暗示,而学生的反应(读)始终是固定。教儿子写字。父亲协助握住手腕,这是刺激儿子写字反应的方式中父亲的行为有变化,从握住手腕,触着手腕;从实线字,而虚线字,到空白写字。但儿子的反应却始终一样——写字。案例三。拒学症的这个儿童因分离焦虑,而要妈妈或其他家人的陪同才能安心上学。把学生在教室上课(反应)固定不变,母亲出现在儿童视线中的刺激情境予以细目化,然后依序减少,最终解决拒学困扰。渐隐着重在刺激细目化,强调反应固定,刺激改变的历程,应该是刺激的逐步改变法。第三节正用。一、家庭方面。(一)应用在技能训练。渐隐原理原先人人都会,只是后来不知善用。渐隐原理在人类生活中也可以发现是不教而会的如教孩子学走路。(二)应用在人际关系。渐隐原理在教导小孩问候行为上,广被应用。母亲为了训练孩子社交的能力,她会要求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妈妈采取渐隐原理。妈妈教问候的刺激逐渐简化。而孩子的反应始终固定。(三)应用在生活起居。渐隐应用在儿童排泄习惯方面,效果明显。孩子不敢单独如厕。母亲把陪他入厕的完整动作,依序把这项复杂动作予以细目化,分别由复杂而取向简单方式,逐步完成,整个历程完全把握了渐隐原理。(四)应用在技巧方学习。渐隐原理不仅可以用在习惯态度上,而且也可以用在技能学习上。《学骑车》。孩子在车上的反映始终固定,爸爸扶车帮助的措施,慢慢简化,最后终于学成,完全发挥渐隐原理的精神。(五)应用在独自做功课。孩子不敢单独在书房写功课。要求父母陪伴。家长采取逐渐降低陪伴时间,最后不陪伴,能独立自主做功课,这也是利用渐隐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读书分享64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