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 | 传说中的投行都在做什么?

作为一名商科学子,对投行offer心驰神往再正常不过。门槛高、薪水高、工作强度大,基本诠释了小朋友们对投行工作的初印象了。但是就目前在国内券商投行部的实习经历来看,投行民工的说法也许并不为过。

投行的实习日常?

远程支持与项目现场相结合。远程工作主要涉及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审计附注、重组报告书的核对与审阅,以及若干重组并购案例的收集与整理。项目现场的工作主要涉及尽职调查与持续督导工作的底稿整理与编制,以及一些即时性的支持工作。

投行全称投资银行,因为该名称涉及到投资,而这个部门的业务与企业上市息息相关,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个做投资的部门。但实际上并不是。券商投行的业务主要涉及企业的并购重组与上市,因此需要走流程给证监会递交材料,以供审阅,保证合规。在此之前,也需要券商内部过会,部门内的资深老师会先针对项目提出疑问,提前把具有被驳回风险的问题陈列出来。准备项目相关的申请文件是相当繁琐的一件事儿,一般在项目进场的角色有: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以及券商这头的财务顾问、企业董秘。具备有相关资质的律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与券商,都必须就重组事项出具意见说明,并进行公告披露。而券商是整个项目里的牵头人,需要保证材料递交的进度与准确性。

自4月份开始的实习,由于每次交待的任务都比较琐碎,因此我给每一天的实习工作都新建了文件夹存放资料,另外也会在印象笔记上新建一条笔记记录下当天交待的任务,所以现在再去回溯每次的工作内容就更有依据、更方便了。一般来说,案头工作比较基础,在现场能听到会计师、律师们讨论的问题,也算是一种学习了。比如会涉及讨论具体业务的收入确认时点、如何评估未公开专利的价值等等。

具体的工作内容?

四个月左右的实习期,大致接触了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年报半年报的审核工作、新三板企业持续督导流程、拟上市公司的前期资料整理等等。合理、合规的工作意识贯穿整个实习过程。

1.新三板企业年报、半年报的审阅,包括审计报告的审阅

券商内部会有审查要点的工作指引,一般来说需要先根据TB表格中的科目数据计算出审查要点的数据,然后与审计报告的数据进行核对;此外,还需要核对审计报告中的三大报表的勾稽关系、报表数和附注加总数是否一致、有没串行了等等、对明细变动比较异常的项目进行批注(可能存在前后期间的口径不一致,需要调整的情况);在审计报告是最新版本的情况下,需要将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指标数据与审计报告进行核对,着重核查报表数与审计附注是否一致、明细加总数是否一致、资产负债项目的期初数和年报披露的期末数是否一致、损益类上年同期数和去年同期数是否一致;针对年报中语句描述不当、排版不当、符号错误等部分进行修改。

附:半年报的核查要点

半年报中“第二节”财务指标核对,计算过程以Excel表列示,供复核。注意周转率的取值,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收入/期初期末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未计提坏账的);半年报所有涉及到的财务数据及增长率、占比等的需检查,均与报表数据复核并重新计算;第四节中,涉及到对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情况的说明的事项,对照公司公告,逐一检查披露是否正确;第5、6两节暂不核对,第7、8两节,检查与审计报告是否一致。还是一样,本期期初和16年期末对比,上年同期就是去年630数。

附:审计报告及附注的核查要点

附注本身就是期初+本年新增-本年减少=期末,以及明细加总=合计数,粘贴到excel表里很快就能复核一遍;然后就是检查合计数是否等于报表数,涉及折旧、摊销、坏账准备这些抵减项,是可以在TB表里看到科目余额和抵减项的金额分别是多少;最后就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主项科目核对,诸如经营性应收的减少、经营性应付的增加如何计算,可以对着度娘的技术贴验证一下。剩下的就是一些文字上的,比如关联关系表述对不对,历史沿革写的对不对等等。

2.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所涉及的内核文件、各项披露文件的撰写与审阅

1.尽职调查:核查交易双方及标的是否属于失信主体:首先需要参考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天眼查、企查查等网站查询出需要进行核查是否属于失信主体的法人、自然人;其次根据主板券商提供的工作指引中所列示的查询步骤进行核查。基本包括: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http://gsxt.saic.gov.cn/)、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及省级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http://zhixing.court.gov.cn/search/)、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ww.court.gov.cn/zgcpwsw/)、信用中国信用信息、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http://www.creditchina.gov.cn)、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http://shixin.court.gov.cn),以及百度搜索。需要到项目现场的最主要原因,是要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底稿的收集。主办券商会提供模板,根据模板来整理资料即可。

2.重组报告书的部分内容撰写与审阅:一是负责历史沿革部分的撰写,要基于现场底稿,参照其他文件的撰写思路进行撰写;二是根据材料撰写收购标的的业务类型、采购模式、销售模式与盈利模式;三是根据底稿资料补充关联关系。

3.内核申请报告的部分内容撰写:首先检查目录是否完整,其次依据重组报告书进行部分内容撰写。之后还需要根据内核财务初审意见,对重组报告书进行修改。

4.除却审计报告的审阅,在重组项目中还涉及到对收购标的的资产评估报告,因此需要对评估报告进行审阅。审查要点主要是将评估报告、评估说明里涉及到的报告期审定数据与审计报告的数据进行核对。

5.根据最新的重组报告书修改财务顾问报告。

6.其他:根据资料总结:标的平台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的资金流向、合作模式、费用结算方式;查找标的平台的行业新闻及行业资料,能够说明该平台的市场地位等;依据交易对方的历史沿革,查找股权受让情况。

3.新三板企业的持续督导工作

一方面是制作针对新三板企业的持续督导培训PPT。比如今年的持续督导培训内容是特殊事项的公告要求和处理流程,那么就需要根据相关材料制作一份PPT,对美观度的要求并不高。

另一方面是要整理持续督导企业的年度底稿。首先在股转公司官网查询企业2017年1月1日至今的公告清单,更新在工作指引中的相关公告类别里,其次再依据更新后的底稿目录,去整理相关企业所提供的纸质会议底稿,而其中一份公告需要盖印公章。支撑性文件通常包括:通知、议案、回执、表决表、表决统计、决议、决议签名、会议记录及会议记录签名页等。而事前审查记录通常是券商财务顾问与企业董秘针对某份披露文件的来往邮件记录或聊天页面截图。

4.拟上市公司的前期资料整理

核查拟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董高监、子公司是否存在处罚或违规记录。为IPO企业更新供应商及客户情况表。梳理某集团的业务板块和组织架构(背景是:该集团想抽一块完整的资产上市,但是集团目前经营好几块业务,并且架构上都是自然人直接持股的,尤其深圳公司。而这种兄弟公司的架构是没法直接上市的,只能有一个上市主体,而其他相关的公司要作为这家公司的子公司。因此需要先了解下这集团里各公司的业务情况,看哪些公司能够装在一起上市);相关企业申报验资复核报告中的历史增资信息的核对,如股东(大)会日期、各报告出具日期及文号、持股比例持股数等等;

5.案例学习

券商领导有时候会布置学习任务,因此有时候也参与了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总结。小姐姐会给到重组委审核信息汇总表,即对并购重组委的会议审核公告中所涉及的上市企业的并购重组事项的简要信息收集,大致有:上市公司名称、股票代码、重组类型、审核结果、审核意见、对应会议、财务顾问,及备注。然后根据每次的学习要求,去查找对应情况的上市公司重组事项相关报告。依据合规思想,其中最具有学习、参考价值的公告可能就是证监会的反馈问题及公司对应的反馈问题之回复。比较能了解到证监会对特定事项的关注要点。

根据前述下载的相关资料,后续有再深究的案例主要包括:

1.涉及到超额业绩奖励,需要根据现有案例答复及其他案例或网上资料,整理下设计超额业绩奖励的原因、业绩奖励的具体方案和模式(比如现金奖励、股份赠与等等),相应的会计处理及依据;

2.总结以或有对价形式处理的超额业绩奖励的弊端。由于或有对价形式的激励对象仅限于股东,那么从激励范围的角度上而言,是否没奖金形式的好?以及再查找一个关于或有对价形式的最新的案例;

3.查找1~2个关于历次估值差异的分析的答复。

小姐姐给我推荐的学习网站:投行先锋论坛和春晖投行在线。还有一些公众号也蛮不错的,例如投行小兵、投行砖家等。

6.其他支持性工作

比如网上核查专利、商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存续情况;查找镍、钴、锂材料的行业研究报告;查找上市公司中软件企业的市盈率,及融资时募投项目内容、各大VC、PE等投资机构最近一年对信息、软件企业的投资情况,如投资金额,估值等(募投项目是指企业通过IPO或再融资募集来的资金投产的项目,简称募投项目。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后用于投资的具体项目。公司上市主要是为了从股市中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或扩大生产;但是人为活动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股票的投机性);查找特定公司的董高监薪酬;依据公司年报,查找特定八家企业甲醇项目的毛利率,如果没披露说明甲醇收入占比不到10%;整理某家医美企业的主要情况、业务、董监高、财务等;股转公司系统中的信息披露,已经过审核的重组报告书中的基准日与披露时间是否有超过7个月;查找某企业的公司章程、查找董事会、股东大会对交易金额的审批权限的规定;查找股权质押对质权人是否有要求(某股东,想要把股权质押给个人或者公司(非金融机构)进行借款);查询固定资产评估作价出资,是否纳税;查找特定公司所收购标的的资产评估报告,采集评估标的、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价、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等具体数据等等。

总结来说,投行工作很体现专业性,整个职业发展的人力资本曲线是上升的(引自部门里刚从央企跳槽过来的新入职同事的评价)。在日常工作中都是与企业高管、与会计师、评估师、律师,以及证监会打交道,因此level也比较高。作为一名实习生,也同样感受到了工作的繁琐性。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还需要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例如,如何让每次的底稿整理工作更有条不紊?如何命名每个项目的资料文件以便后续检索?如何积累案例素材以便后续实践参考?等等。

实习机会从何而来?

于我而言,本硕皆非985、211,CPA证书也没拿下,能有机会在投行部门实习是一个比较幸运的经历。更幸运的是,这家券商的综合实力top3,也正是已在其他家券商多次实习的人大本硕金融小伙伴口中的氛围最好的一家券商。之所以觉得它可贵,是因为以我当时的简历情况,专业性的匹配度并不高。所以,特别感谢我的老乡学姐给予我的这个实习机会。当时向老乡学姐争取这个实习机会的小伙伴,当然也不止我一个。而在基本学历方面,我的在京老乡们应该都比我好。但是我觉得自己也是具备一定相对优势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成绩较好,保研至财经类院校,说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有多项互联网创业大赛经历,懂得如何梳理并提炼项目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等等。

3.互联网产品实习的经验,与TMT行业相关,能更快了解客户公司的产品与业务。

4.虽然很水地给中信建投的营业部做了一段时间的线上实习,但毕竟事先接触到券商了。

另外是相对客观的几点:

1.立能够上项目,不论远程还是进场,时间上都能够保证三天及以上。

2.没有实习工资也可接受。

3.学校距离项目公司不算很远,交通便利。

小伙伴眼中的投行?

小伙伴YX是今年7月份在投行暑期实习生培训的时候认识的,base在广州,但是项目常在北京。他在的医疗组,日常很忙碌。据说有一次跟着去盘点毒蛇了......

为了尽量不偏颇地描述投行的实习经历,就特定请小伙伴也总结一下他眼中的投行:

目前为止,我总共有3份投行相关的实习,一份关于债的,两份关于股的。个人对于投行的理解,要从两个维度和三个层面来说。

【两个维度】

两个维度是指比较股和债的异同点。股和债在我个人看来,主要有两大不同点。第一是对于职业技能要求的不同点。做股必须考保代,不拿到保代对于职业发展和收入来说,影响巨大。做股对于会计、税务、法律相关的要求很严格,因此,相关的职业技能必须过硬;第二是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做股的路径更宽,比如可以去私募股权投资之类的,继续做管理层,或者做资深业务人员,或者承揽方向转换;做债的话,由于更偏向于流水话线业务,对于专业能力和行业的理解深度可能没有那么深,因此发展会受局限,比较好的就是转向承揽方向。

【三个层面】

三个层面来说的话,主要是指在中国投行中的三个工作境界。“板砖小白”、“业务精英”、“羽化升仙”。

第一个层次是“板砖小白”。所有刚入行的人都要从整理底稿开始,装订打印,复印扫描做起。但这项工作恰恰是你了解整个投行工作流程和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和工作的基础。整理底稿,整理的是整个项目的申报逻辑,要明白每一部分底稿存在的含义。感受最深的就是6月份被抽中证监局检查。他们会检查我们每份底稿的合理性,能够看出来哪里有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业务精英”。要达到这一步,最主要是用心。明白自己每一份工作在做什么,证监会审核关注重点是什么,自己的项目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如何核查这个问题,都能很快看清楚。

第三个层次就是传说中的“仙”。没有深入接触,哈哈,不大懂。


2017.04.16-2017.09.08,结束了第一份券商实习。

明天开始,新的征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实习 | 传说中的投行都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