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务正业的理工科生随笔二

     

一个不务正业的理工科生随笔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已经获得了逆天的评分,场场爆满。印度大多数情况下似乎是奇葩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了解到这个国家其实有着和中国一样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很少有人会想起每次看文献时最后一页那些大量印度科研人员的照片。好在有个叫阿米尔·汗的印度男人充当着一股清流。毕竟一个身高不到1米7的男人能这么帅也是给了我帅下去的勇气。

       两小时二十分钟的电影,每个人看了都会有不同的触动点,梦想,女权,或是阿米尔·汗本人为了拍摄而先胖几十斤再瘦几十斤的拼劲儿,而我从中捕捉到的关键词和触动点是,选择。

       14岁的新娘面对这吉塔和巴比塔的哭诉是电影的第一个泪点,你们的爸爸虽然像个暴君一样的严苛,但是他是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女儿,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们着想,想让你们能够在未来主宰自己,把选择的权利把握在自己手里。“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人生而为人,最神圣的一点莫过于自己能够有权为自己做选择吧。

       父亲为了生计而选择放弃自己的摔跤事业,父亲想让儿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一心想生个男孩儿,父亲看到两个女儿身上的摔跤天赋从而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和禁忌坚持培养她们,两个女儿选择战胜同学和村民的嘲讽,她们决定战胜自己的恐惧站上摔跤场和男孩们比拼,她们舍弃美丽的头发和衣裳以及女人该有的生活,她们选择离开父亲去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她们选择忘记父亲的摔跤理念,她们之后又选择相信父亲,经历失败之后她们选择无所事事不为所动,在决赛面前她们选择为了自己而战为了成千上万的印度女孩而战。

       看小说的时候看不下去习惯性翻到最后看看是什么结果就把书扔到一边,但是我们确是实实在在的经历着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可没法一下子翻到最后看看是什么结果。我感动的是吉塔和巴比塔在一次次艰难的时刻含着眼泪咬着牙去抗争去坚持的过程,是在每一次关键时刻自己做出的那个让自己痛苦的决定。这些是她们自由的代价,这个代价高到很多人无法承受。

        我们想要自由,想要安稳。大众的思维是:安稳着,自己才有时间和空间获取自由。可是自由和安稳往往是对立的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极端的安稳便是剃度出家吧,却是戒律最多的。安稳最大的代价恐怕就是不自由。我们想要自由,可什么是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或许经历更多的长者早都看透了这一点,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一个人们自欺欺人的相对的概念吧。与其为了这个摸不到的概念而痛苦着,不如退而求其次的活在大量的限定条件里。毕竟做研究的时候也只有先设定一大堆的限定条件才能建立自己的模型吧。人如果追求的东西太缥缈,太模糊,太理想,最后往往什么都做不出来而且会变成神经病。

       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会有问题。但是如果一味的再去读书,可能还是会让人变得虚无缥缈,越来越不接地气。马斯洛需求中我们可能靠自己的能力连底层都还实现不了,脑子里整天装的却是如何实现最上层的需求。怪不得太宰治说学生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开篇就说:一个民族,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而这些个时刻,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于全人类的命运。

       一个民族或是个人的发展,都是一部充满偶然性的关键时刻的选择的发展过程。不同的选择大概就是对应于不同的最优化方法吧,虽然目标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怎么走向那个最优的过程就是千差万别了。我一直说大众的选择永远是一种不会太差,但是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然后跟傻逼似的整天装逼想着怎样让自己活得和大众不一样。信了鲁迅的鬼话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捧着给人看。”然后开始远离各种综艺和喜剧的东西,远离世俗的东西,成天看一些深刻的东西。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脑子里想着一些和自己现在处境不相符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并不快乐。怎么能快乐呢,让人捧腹大笑的东西有那么大的市场就一定是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

       所以这个选择,什么叫做最优化,最优化不见得是最高级的结果,不是怎样选择能让自己层次更高,而是让所做的选择更适合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不务正业的理工科生随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