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

(内含剧透)
情人节去看了这部广受好评的爱情片《爱乐之城》。
不难看到几个好莱坞式的老套主题冲突:梦想与现实、面包与爱情、单纯与成长。但是这部电影恰到好处了糅合了这几个元素,再加上音乐舞蹈歌唱,让观众沉醉其中,包揽了几大奖项。

片中我们不难看到向经典致敬的影子,《雨中曲》、《瑟堡的雨伞》、《随我婆娑》、《午夜巴黎》等。(见如何优雅地欣赏电影《爱乐之城》?)导演Chazelle青年才俊,在《爆裂鼓手》(Whiplash)之后再出佳作,上演了古典歌舞片和现代大都市的完美融合。

但这终究是一部灰色童话,它的故事结局摇摆在黑白之间,和影片光鲜的色彩形成鲜明对应,朦胧又让人着迷。

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_第1张图片
La la land剧照

这是一部献给追梦者的纯粹的童话

片名La la land, a euphoric dreamlike mental state detached from the harsher realities of life. 意为一种令人欢愉、脱离现实的精神状态。它另一个含义正是本片的发生地——天使之城洛杉矶。


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_第2张图片
韦氏词典释义

描述梦想与现实的电影剧作多如牛毛,而La la land极佳的抓住了音乐剧这个特性,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语,都用音乐和歌声演绎。尽管很多观众批判主角唱功和舞蹈不专业,但至少在我这种吃瓜群众眼里,已经演绎的十分到位了。

抛开音乐镜头灯光剪辑等高明的艺术手法,单从故事角度看这部电影,是老套的爱情故事,从冤家路窄到相识相知,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因为对方而成长、妥协,面临困惑和抉择,争吵又和好,都是情侣故事中的寻常事。剧情平庸还充满bug,不描述女主的努力排练,就忽然成功;原本不受人待见的传统爵士,竟在大都市中旺盛的存活了下来。发展过快的二人还让观众对男女主角的人品和三观产生怀疑,甚至被扣上“痴情男和渣女”的帽子。

所以这是一部童话,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去功利的批判这部电影的现实性。否则罗曼蒂克都成了把妹手册,梦想都成了金钱和权力的华丽外衣。这是一部存在于千万人心中,那片la la land的童话。
正如Mia在歌里唱的,Here's to the ones who dream, foolish as they may seem. Here's to heart that ache.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_第3张图片
Mia试镜中的独唱

这是一封给怀揣梦想的人的情书,也是一部只有追梦者能看懂的电影。
因为它戳中了每个追梦人的内心。

倘若结局不是这样,它还会是一部好电影吗?

Mia和丈夫无意间步入一间酒吧,熟悉的音乐,似曾相识的Logo,而台上那个人,竟正是那个他。
老套的阔别重逢,即使知道电影在骗自己眼泪,还是无法克制自己。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一曲City of Stars, 把镜头一下子拉回到六年前他们在餐厅的相遇,我们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那个世界里他从未离开,人生轨迹中每个重要的节点,身边都是他。首场话剧大获成功,午夜巴黎牵手漫步,生儿育女,甚至今日的音乐会,都是与他携手。这空间里的细枝末节,是那么真实又合理,让人几乎相信刚刚发生的都是梦,甚至希望可以把之前的五年撕碎重新来过。然而正因为它是那么的真实,才如此让人心碎。平行世界终究只是幻想,这幻想的情境,只是千分之一的可能,更是一厢情愿。所以那一曲City of Stars,不过是男女主角共同拥有的La la land,永远渴望而不可及。

如果换了结局,这部电影一样精彩吗?
Mia的试镜再次失败,心灰意冷的她决定放弃演员事业。在Sebastian的鼓励下她专注写作,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剧作家。她随Seb飞往各地巡演。五年后他们回到洛杉矶,再次漫步在Mia打工的咖啡店的那条街上,看室外片场里忙碌的导演和演员。他们携手走到当年的那个小剧场,如今已经返修成了大剧院。上演的是Mia写的话剧,她创新性的将话剧和爵士乐相结合,台上的演员正是Mia当年的闺蜜们。落幕后观众集体鼓掌欢呼,Mia和Seb在人群中相视一笑。

或是这样的结局:
Seb思虑再三离开了传奇哥的乐队,随Mia来到巴黎。在这里他遇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并能够在塞纳河上举办一场传统爵士音乐会。无奈音乐会和Mia的演出时间冲突,二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音乐会取得了很大成功,Mia拍完后从片场飞奔而来,她冲进人群挤近舞台,恰逢Seb最终音刚落。Seb看到Mia, 原先的怒火全都消散了,他跳下舞台,拉起她的手,两个人往塞纳河中纵身一跃。水下朦胧灯光中,两人上演一段忘情的水中舞蹈。

我不知道我自己杜撰的大团圆结局观众是否会买账,但和影片原先的非完美结局相比,总像是缺少了点什么,至少不会像原作那样让人潸然泪下。尽管这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理想主义音乐剧,它也需要一点调味剂、一点瑕疵,让故事更曲折、更耐人寻味。

哪种结局取决于观众的信念

从追梦者的角度,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Mia如愿以偿成为了女演员,事业有成,家庭美满。Seb也开了自己的传统爵士乐俱乐部。至少在他们再次相遇之前,他们都是幸福且知足的。
而从爱情角度,这又像是一个“赢了世界,失去了你”的故事,让观众席上经验尚浅的情侣们为之扼腕,让这个浪漫的故事多了些许现实意味。特别是Mia和母亲打电话解释Seb的工作状态时,我仿佛看到冷酷的现实给追梦的两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爱情的维系,需要两个人的妥协。于是Seb让步了。他放下了自己恃才傲物的姿态,签约了一个原本在他眼里玷污了传统爵士的乐团,开始奔波于巡演,有了名气和收入,但也少了在家的日子,少了对Mia的陪伴。Mia试镜成功后又何尝不是?远赴巴黎的拍摄意味着二人将相隔千里。他们都赢了世界,却失去了彼此。

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_第4张图片
La la land剧照

然而我觉得这梦想与现实的博弈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含义。男女主角并不是自私的为了功利主义的事业成功而离开对方,而是在困境中互相鼓励。
看看当初Mia和Seb为何走到了一起。Mia看到了Seb对爵士的痴狂,并被他所感动,感动到宁愿甩了高富帅男友也要和这个穷困潦倒的音乐家在一起。她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梦的影子。片中有大量Seb弹琴的镜头,Mia演戏的画面却寥寥无几,很多时候她都是在远处、在台下,或是默默坐在Seb身旁看他弹琴,这种沉醉近乎迷恋。他们久别重逢后的一次争吵,也把Mia的这种心理充分显露出来。虽然Seb指出是自己事业起步造成的差距让Mia难受,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Mia看到Seb为了现实放弃梦想而失望。她眼前的Seb已经不再是那个顶着被炒鱿鱼风险在餐厅漫弹即兴小调的Seb,她感受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尽管未必知道这种变化因她而起。也许她还担心自己话剧作品失败后也不得不做出和Seb同样的选择,所以将自己的害怕和焦虑投射在了Seb身上。
难道Seb不知道Mia成功后与自己的落差么?然而他还是一路驱车到她家,亲自送她去试镜。即使这要他牺牲了爱情,他也希望Mia梦想成真,这让Mia快乐,也让他快乐。

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_第5张图片
La la land剧照

我们彼此影响,彼此感动,帮助对方成就更好的自己,即使这需要牺牲自我和感情。这种两难困境,不仅存在于爱情,更是人类情感中的普遍问题。你无法武断的说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一生却不得团圆是多么凄凉,家人即使相隔千里也心灵相通,他们在沟通中相互鼓励,这个过程是幸福快乐的,他们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la la land.
自己的人生,别人无法评说。

这部电影是Happy Ending还是Bad Ending不会有定论. 其实好童话根本不需要黑白分明的结局,坏人也能得到救赎,公主与王子分开了也是佳人。童话创造了一个纯粹的世界,让我们去感受多元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童话未必都要黑白分明的结局 -- La La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