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被娱乐吞噬的你,我,世界。

《娱乐至死》—被娱乐吞噬的你,我,世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们方式塑造我们的思想。

你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接受的信息的方式。

是娱乐?还是思辨?

其实《娱乐至死》应该配合丹尼斯·维伦纽瓦的《降临》一起食用,才更容易理解。

我们都忽略了媒介的重要性。

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


娱乐,我们欣赏娱乐节目,我们沉醉于娱乐的戏谑文章,我们崇拜娱乐的人,我们开始娱乐化的思考这个世界,终而久之,我们终将变成娱乐的人,只会娱乐的人。因为其他,都太无趣了。

娱乐的传媒方式,奴役了我们的感官。

诚然,娱乐节目,娱乐影视,娱乐的文章,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们俘获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轻而易举的获得极大的低成本快感,进而逐渐对其他富含内涵和深度的信息失去了兴趣,最后,原本一切皆有可能的人,完成了低俗化,碎片化,肤浅化的改造。还伴随着整个世界。



我向来厌恶综艺节目,甚至厌恶到了发指的地步,我厌恶一帮正值昭华的青年以娱乐的名义大侃八卦,演艺,及人情世故,然后恬不知耻的在大众面前包装消费自己,再像流感病毒一样传播出去。


当然娱乐是必要的,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聊天,扯淡,玩游戏,追剧……但他们应该是是我们生活的点缀,而不是我们生活的方式;他们应该是我们饱满了一天之后的润滑剂,而不是黏在卧室里,宿舍里耗费生命的精神鸦片。


他们应该是取悦我们的小丑,而绝不应像现在这样,成了少年少女们价值观的信标


所以,你不觉得娱乐,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塑造我们吗?


初打开这本书,我就感到十分惊奇,因为他并不是我期望的那样:如同上文一个愤青谩骂似的语言。它更偏向于学术,通过理论来引导你,解释给你,为什么今天娱乐会逐渐毁了我们?


尼尔波茨曼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理论“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尼尔波茨曼先举了一个很有趣的时代:十八十九世纪下被印刷机“统治”的美国。这个时代率先由一群“五月花”号上的清教徒开启,这群来自文明社会的“驱逐者”的涌入,也自然带了文明社会的文化:法律,条文,及社会契约。而当时尚未被工业文明所染指的新大陆,孕育出了甚至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的清流。


印刷机下的铅字,算是有力的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的文化垄断,而在铅字盛行的新大陆,一切都变得相比于现在更加理性,逻辑,富有思辨力。一个简单的例子: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电视前辩论每人陈述的事件只有几分钟,而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一人陈述的时间.....猜,是多少?三个小时! 每人三个小时! 这关乎于听众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聚焦程度,及相关的知识背景都得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跟上演讲人的节奏。你能持续跟上一场三小时的政治学术演讲吗?为什么差别是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印刷字下的铅字是文化唯一传播的工具,小册子,报纸,书籍“横行”孩童一手执书,一手犁地可不是句玩笑话。这种纸媒的形式几乎成了人们唯一的文化输入输出工具,所以文字书写自带的逻辑,组织,思辨的线性表述也就深深影响到了那一个时代的人。就像现在的我们受到的“荒诞,搞笑,时效”的娱乐表述一样。


在书的后半部分,尼尔波茨曼较为详细的列举了电视这种“看似无害”的这种媒介是如何可怕的改变甚至塑造当时美国的各个行业,并“恐怖至极”的把各个行业深深地印上此媒介的烙印,在其中,你可以找到在当下中国各种相似的影子,当然,除了民主选举,咱这选举不需要电视。


在政治上,最为影响的,当属美国每隔四年的总统大选,和各级别的众议员选举。理论上来说,为政,一个人最需要的品质莫非:政治能力,从政经验,国际视野,良好理性的决断力。但显然,这些没那么重要了。如果你关注2016年的美国大选就会一清二楚,在总统选举,在主要的媒介——电视上:如何把自己打造成选民热爱的形象而非自己原本的面容,如何大力宣扬自己的“政治正确”而非有条不紊的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如何更表现的加亲民,而非向选民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讲真,你是更喜欢一个经常拥抱孩子的总统?还是一个专业素养过硬,不苟言笑的总统?

形象,形象,娱乐的传媒把形象,变得至关重要。

看,营销,包装这种电视媒介深刻的属性已经印在你的脑中了。


另外,在宗教上,电视媒介,正潜移默化的把宗教的神圣演变成对上帝的戏谑,一帮传教士大力谈论着世俗,诚然,这没有什么不对,而且,它给宗教这个与新传媒格格不入的话题吸引了大批的关注,但这批,关注者关注的是什么?是上帝的训诫吗?还是充满的娱乐和搞笑的宗教形式?最后变成了由宗教领袖给予人们应该具备的东西转变成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


上帝,某种意义上,成了教士吸金的工具,不眼熟吗


最无奈的是教育,娱乐属性的媒介深深影响着学生,进而把教育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学生们想要在娱乐的形式中学习,想要以节目(电视)的形式学习,但殊不知这种媒介“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流于表面”的信息根本支撑不起一个体系化的学习进程,一个学习体系。


如果你想知道两个新鲜名词可以在朋友面前拽一拽的话,那么这种“学习”方式最适合不过了。


就如同那段精辟的总结“如果文化生活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成被动的受众,而一切的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会在劫难逃”。


这不是危言耸听,观察一下窝在沙发上专注于综艺娱乐节目的人的眼神吧!


对,没有错,细思恐怖的不仅是你看的电视影响你的思想,而且是你看电视方式影响你的思想:不仅是你刷的微信那些肤浅的民科,腐臭的鸡汤影响你的思想,而且是那些碎片文字的排列组合,无意义的配图,尽极消费者心理学的大标题影响你的思想;不仅仅是综艺节目那些俗不可耐的对话内容,更关键是它们表达展现的方式,和整个频道那种“简单,混乱,不需要大脑加工的”语言环境氛围。


真的,久而久之这会削弱你理性的认知,固化你的视角,让你潜意识的娱乐化的思考世界,让你的表达成了感性的混乱宣泄,让你成了娱乐的附庸


可能多年以后,当你突然有了写作的冲动,你却发现你那那类似“微信公众号”的碎片化的文风根本撑不起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当你有了“自己原来这么蠢,要读几本名著”的冲动,发现,已经适应的“娱乐,八卦”头条,鸡汤跗骨的思维根本读不下大家那第一章就泥牛入海的鸿篇巨著。


你已经是一个娱乐人了,一个只能娱乐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娱乐至死》—被娱乐吞噬的你,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