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漏洞(三)预设谬误

本篇是思维的漏洞系列的第三篇,给大家讲解逻辑谬误中的预设谬误

预设谬误

当人们在推理时,总是基于某些假设的,这些假设我们有时并不显示地作为推理的理由,而往往当作隐形的前提。当这些前提中最基础的部分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易察觉的。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前提就是错的”。这种时候就犯了某种预设谬误

推理的前提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为三类:

  • 偶然(Accident)

  • 复杂问语(Complex Question)

  • 乞题/丐题(Petitio Principii)

偶然

偶然谬误与不当归纳谬误中的逆偶然谬误构成一对相反的谬误。逆偶然指的是一种过于草率的概括,看见几个个体就当作整体。反之,偶然谬误指的就是过于强大的概括,说白了,就是过于“自信”的假定,要推理的事物没有特殊情况。

女孩子学什么编程?女性在逻辑思维上就是比男性差

性别歧视在当下时代的生活中还随处可见。所谓职场的玻璃天花板就来自于此谬误。也许在软件开发行业整体上女性从业者的比例远小于男性从业者,并且也有可能目前的女性从业者整体的平均实力稍弱于男性从业者。但绝不能由此推论每一个程序媛都不如程序猿。

思维的漏洞(三)预设谬误_第1张图片
ThoughtWorks是一家全球软件设计与定制领袖企业,十分关注技术女性的职业发展,注重女性技术人员招聘和培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晕。这和逆偶然谬误感觉是一样的。的确,两种谬误有时候不容易区分,举例来说:

“跑步损伤膝盖非常厉害。跑步的人,膝盖都有损伤。”

“以全盖偏”,这是偶然谬误。

“小明经常参加长跑活动,膝盖完全没问题。所以跑步不会损伤膝盖。”

“以偏概全”,这是逆偶然谬误。

需要注意的是,当歧视来自于这两种谬误时,往往偶然谬误的伤害更大。因为整体上它有一定的道理,并且有可能是把大量的经验加之于某一个体的判断之上,使得当事人更容易反驳无力。再比如基于出身背景的唯名校论、唯家庭论。的确,教育经历和原生家庭是判断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切不能以此就先入为主地降低了对一个人的评价。当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或者陷入类似这种谬误时,应提高警惕并及时指正。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的漏洞(三)预设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