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山城》47天7件事5个人

《南汉山城》47天7件事5个人_第1张图片

故事以1636年仁祖14年的丙子胡乱为背景,讲述了被后金(清)军队逼至南汉山城进退维谷的朝鲜王室在紧迫的47日之内发生的故事。其中,吏判崔鸣吉主张求和,礼判金尚宪主张以死相拼。

导演从收集草垫子、造兵器、送檄文、吃马肉、判崔鸣三入敌营、新年送礼、突袭清军等事件刻画出崔鸣吉、金尚宪、仁祖、领议政、铁匠五个主要人物在危机时刻面对生死尊严的选择。

虽然崔鸣吉和金尚宪政见不同,却相互视为朝内唯一的忠臣。在崔鸣吉看来,个人的生死不足挂齿,他随时准备为国牺牲。但是皇室血脉一定要保存下来,对于皇室来说不能接受灭亡,应该忍受屈辱。但是金尚宪却认为君王在面对敌军时应该慷慨就死,不能在全天下百姓面前屈辱地祈求活命。

崔鸣吉问到:“到底什么是国君,就算在蛮夷脚下,为百姓创作活路,才是百姓从心底愿意跟从的国君。请殿下忍受这份屈辱,砍下罪臣的头。”他认为与其以死明志不如活出样子,保存实力,将来反击。

作为国家象征的君王的生死已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死,更是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活路。崔鸣吉和金尚宪的主张分别代表了君王的尊严重要还是人民的性命更重要?留得青山在还是以死明志?仁祖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怯懦了,他说:“我想活下去”。对比崔鸣吉和金尚宪两位大臣无惧死亡地与清军周旋斗争,仁祖显得胆小懦弱。最终当大炮打进城池时,仁祖接受了清朝所有不平等条约,向清朝皇帝叩头行礼。

领议政则是一副老奸巨猾的面孔,喜欢添油加醋、只图口舌之快,不顾人民冷暖只顾自己富足,为了抬高自己不惜踩低别人、推脱责任,作战时只图莽夫之勇又贪生怕死。

而铁匠则向世外高人一样临危不乱。清军将要入侵他所在的村子时,人们都忙着逃命,他却说曾经就是逃命逃到这里生活,如今又能去哪里。他认为逃与不逃,活命的概率是一样的,于是继续心安理得地造铁器。当金尚宪要他送檄文给友军时,他冷静地迟疑。既不感到荣耀也不惊慌。他并不相信檄文能搬来救兵,但是他感谢金尚宪对他的信任,于是答应了送檄文。当他把檄文送到友军手里后,友军为了自身安危,选择不知道檄文的存在,想要杀人灭口。半夜,暗杀者到达他的露营时,他对暗杀者说:“我从来不相信当官的。”杀死了暗杀者。无论外界风云如何变换,他从始至终都只相信自己审时度势的思考,这也就是他能活到战争之后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汉山城》47天7件事5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