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标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170714

【核心观点】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规划未来、设置目标、排列计划都属于管理手段,管理是不能直接产生收益的,它是一个杠杆,管理本身就是被投入的成本,我们做所以愿意投入这个成本,就是为了撬动更大的收益。

【重点解读】

  • 使用Mingmanager、Omniplan、Todoist工具实现目标从规划到落地共分三步:
    使用脑图整理任务;甘特图构建任务大框架和近三天任务框架;清单系统筛选、安排当日计划并推进执行。
    脑图:将思考显性化,将大脑腾出来思考
    甘特图:项目化,规划一段时期内的时间、任务分配
    清单系统:提醒任务推进,利用碎片化时间

  • 工作激增,不要第一时间考虑执行,而是先思考如何管理自己的工作。

  1. 罗列任务
  2. 思考目的
  3. 组合精选
  4. 找到抓手项目
  5. 分包边缘项目
  6. 考虑思路后推进

【延伸思考】

  • 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己工作的角色。管理并不是分食他人劳动成果,而是通过管理,让产生大于人力增加线性对应的产出的效果。而管理自己的任务也是这样,投入时间成本对任务进行管理的意义,在于管理之后,可以产生比线性投入时间产出更多的劳动成果的效果。

  • 老大50天观察文章现在只扫读了几篇,即可发现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
    50天文章可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并且通过50文章在讲解的几个关键问题有:发生成长与改变的高效套路的总逻辑;具体需求与场景下,永澄老师的系统有哪些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少得多的“少”是哪些事情。

【关联概念】

  • PORT期待澄清模型:Purpose-目的,gOal-目标,Result-成果,Task-任务。

【我怎么用】

  • 在看不懂的整体系统的情况下,先积累套路,后考虑打通的问题;

  • 下载工具并仿照老师的用法进行自学;

  • 事前PORT,锻炼管理思维。

  • 后记:

这篇文章的产生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先有事再PORT,而是先有了目的——要继续保证和同侪的同频,才有了阅读、思考和输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就已经按照积累小系统的方法在阅读了。文章中开头说,“阅读本文的前提是你理解了目标管理的巨大价值...否则你会产生‘一个简单的事情弄得这么复杂的想法’”,写这篇文章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文章中的逻辑,不明白管理实际上是为了撬动巨大的收益而投入的成本,自然不会明白,一篇本应二三百字的留言,为什么要使用幕布、Xmind、流程图进行梳理,并最终将一篇简简单单的留言拓展成一篇“废话连篇”的留言。
——为了更巨大的收益,投入这点成本是值得的。

  • 再延伸:

前端投入成本进行管理,去梳理任务、流程的优化解决方案,再推进任务会比盲目的执行要来的更佳高效且高收益。
此逻辑同样适用于此次50天观察活动:这次活动可能并没有直接帮你处理任何你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但通过时间和注意力的投入,你却可能升级自己的管理系统。
如果通过本次观察活动你确认升级了你的管理系统,那么这比单纯地整理当次的任务来的更复利,因为管理系统仅限于为你的处理事务的速度赋予了加速度,而在升级你的管理系统,是为你处理当下和今后事务的速度的加速度赋予加速度。
这次观察活动,管理的不仅是你眼下的这几天的事,增加的也不仅是处理当下任务的效能;而是再投入成本,管理自己管理系统的升级。这可能是一件看起来极其浪费的事情,但实际上,它符合我们的决策原则:认知深度加深、复利、边际成本递减。

从目标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170714_第1张图片
MOT工具目标规划流程
从目标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170714_第2张图片
目标从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png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目标规划到落地的三件必备神器!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