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农村的秋收/耕种/明媚的阳光/光秃秃的冬季

最近重刷《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让我对记忆中的农村又怀念起来。

关于农村生活的记忆,由于年纪太小而不太清晰,只零散的记得某些场景。

1 捡麦穗

记不清具体是多大,那次农忙的时候跟着外婆居住。我外婆是没有种地的,别人都在忙着收麦子,我俩其实没什么事情。记得有天,外婆带着我去捡麦穗。天晴的很好,路上很多拖拉机来来回回,不少麦穗由于颠簸掉在路上。对于忙碌的人来说,可没有功夫来捡,就留给来专门捡麦穗的人。

除了路上掉的,还有就是到地里捡了。记得那次,一片一片的麦地里,麦子都收走了,一眼望去能看到很远的村庄,刚刚收完麦子的土地还没来得及翻土,这也就给了捡麦穗的人时间。

农村给我的印象总是开阔的,尤其是庄稼收走之后。那个时候还没有机器,刀割的很干净,更显得空旷了。邻近的村子人都会认识,有时候外婆会跟别人寒暄一会,我就在旁边听。有时候跑远了,会在别人家吃个午饭也是有的。

2 芋头

看《舌尖上的中国》才知道,原来同样叫芋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我老家的芋头,大概应该是学名叫红薯。在全民务农的时候,村里会中芋头,过程很麻烦,现在很少几乎没有人在种芋头了。

我们那的芋头分2种,一种是红心的,大概是烤红薯的那种,红心芋头是留冬天吃的,收了之后会放在自家的地窖里留过冬后煮稀饭,地窖除了芋头一般还有大白菜等,毕竟冬天是食物贫瘠的时候。

关于芋头的回忆,一个是烤芋头。几个小伙伴一起,带个化肥的大袋子,在不知谁家的稻草堆上弄点干麦梗,然后背着去地里刨芋头,刨到些合适的之后,就到地头边开始刨坑。地头边都是有沟的,就着沟边与平地的高度差,很容易挖出一个适合烤芋头的坑。长的长的芋头可以横在上面铺一层,开始烧火,等芋头烤的差不多了,再在上面铺一层小芋头,烧的差不多,就把所有的芋头都弄倒到坑里闷起来,再等等就可以吃了。

关于烤芋头,还有种吃法记忆深刻的,农村的锅一般是前面一个大锅后面一个小锅连一起的,后面小锅可以留烧点热水,热个菜馒头之类的。毕竟烧火,很容易火就跑后面了,也是一种智慧的利用把。煮饭的时候把芋头丢进前面锅的下面先烧,差不多了,再推到最里面小火或热气腾着,等吃完饭再扒出来。芋头的表明已经被一层黑焦焦皮覆盖,去掉厚厚的皮,里面金黄可口,香气四溢。也因为这个记忆,我特别爱闻冬天里的烤红薯的味,吃的话就很一般,真的没有柴火锅里的好吃。

除了红心的芋头,另外一种就是高产芋头,皮是紫色的,种了是为了作为农作物卖的,种好的芋头需要用工具,切片,在地里暴晒干了之后,以芋头干的形式进行存储,等着人来收,至于买这种芋头片的人用它来做什么,我一直不得而知。

对于高产芋头,我脑海中一直有个画面,在地里,芋头都已经被刨出来对在了一起,妈妈坐在切芋头片的机器上面,把芋头切成片,我应该是在给妈妈递芋头,弟弟在做什么已经不知道了。这个场景像副画一直印在我记忆深处,周围还是一样光秃秃的,秋收后的田地里,很平静,人们忙着收获,满满当当的劳动果实让每个人都欣喜,这片土地在完成使命后,也进入了休憩中。在一片祥和中,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不紧不慢的在劳动,宽阔的田地中零散的人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明媚的阳光

记得听谁说过,我们的记忆是有限的,随着年岁增长会对小时候的记忆删减以便于来储存新的记忆。我对农村大多数的记忆都是阳光明媚的,不管是秋收还是春种,像是都在晴天里进行的。孩子般大小的年纪,对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其实帮不上忙,大多就是跑前跑后的玩,也许是因为玩的开心,天也好了起来。

关于明媚的阳光,记忆深刻的一幅画面,是在某个周五的下午,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我的教室是在二楼,在阳光明亮而不刺眼的一瞬间,我突然发现原来站在这里,是可以看到我外婆所住的村庄的。结束了大扫除,一个人背着书包,往外婆家去。很长的一段路,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记忆中太阳一直跟着我,陪我走过一路田埂,有种油菜花的,有种豌豆的,有种不知道是什么的。在接近村庄的时候,太阳才渐渐落下去,在天黑之后,我已经到了外婆身边。

4 光秃秃的冬季

在我小时候的冬天,农村是光秃秃的。除了光秃秃的地,吃的东西也是几乎没有。记忆中最长吃的就是手擀面,配咸菜或者辣椒面。早上奶奶会用猪油煎馒头,撒点盐水在上面,就不用吃菜了。就连过年的时候蔬菜也是少的,奶奶会用面炸成长的圆的小果子,热腾腾的时候滚上糖,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最好吃的美食了。至于配菜,是很奢侈的存在,秋天的时候家里会腌酱豆,晒萝卜干,腌咸菜豆角,一整个冬天大概都是在吃这些了。

地里也是光秃秃的,不过在打霜的时候,地里会有种好吃的东西。被剩下了的小芋头,经过霜冻之后,给冬天的食物清单增加了个小惊喜。

我偶尔会想,对于下一代的小孩,包括我弟弟在内,可能都丢失了去感受农村的美好,也许他/她们会有另一种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中农村的秋收/耕种/明媚的阳光/光秃秃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