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服务偏好vs自尊

图片发自App
    自我服务偏好(self-serving bias)是指对自己、自己的行为以及他人的行为以一种有利于自我的方式所进行的判断或解释。
    自尊是指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个体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是期望成功的,不希望失败,当个体的预期与结果符合时,个体的认识就处于协调一致状态;反之,个体的认识就处于不协调的状态。在失败的情况下,如果将这种失败的结果归因于个人因素会导致认知上的失调,不易为个体的认知系统所接受,而把它归因于环境因素反而能降低失调感,维护个体认知的同一性。
    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对于成功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智力)会使人自信;对于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因素(懒惰)会使人自卑;当自尊受到威胁时,人们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而采取自我服务的归因偏向,对不利的结果采取外部归因,对有利的结果采取内在归因来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自我服务偏向对于自尊具有保护和提升的作用。自尊好似一种能量,以提升、维护和保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分析事件,自尊能预测个体在不良反馈后的情绪反应,低自尊关注保护自我,高自尊更关注证实自我,高自尊有更好的对应失败的能力,他们会采取一些策略(如服务自我偏向)来应付负性情绪。其中焦虑和抑郁不仅是最见的情绪,也是研究最多和最典型的不良情绪,有人将它们统称为“负性情绪”。自尊与情绪有着密切关系,自尊是心境缓和的调节器,自尊用自我服务偏向策略来加工和反馈的方式去维护积极的自我,从而调节和缓冲负性情绪。换句话说,自我服务偏向在个体某些事件中,起到提高自尊和保护自尊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缓冲负性情绪。

      查理芒格曾经举过莫扎特经常透支自己经济而导致自己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过的很悲惨的例子,莫扎特就是因为在经济方面被自我服务偏好所左右,为了所谓的低级自尊而使得自己在多方面付出代价。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多时候也是一样的,能彻底挣脱自我服务陷阱或者说低自尊陷阱的人并不多。所以,当面临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当逃脱我们所谓的理性角度,而站在纯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像你告诉一个人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将损失掉些什么,远比安慰要来的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服务偏好vs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