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各种刷屏,公子我也没抵住诱惑看了几集,这种题材的剧拍出来确实很牛逼,值得一看。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类似段子的新闻:

《人民的名义》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拍摄,耗资一亿左右。

拍摄完毕后包括央视在内的N个省台拟购买播放权,钱不是问题,最终卡在脑袋问题。

湖南人敢为天下先,以2亿2千万购买了5年全国独家播放权,该剧播到18集的时候,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同时点赞发声。

此时,N个省台竞相向湖南卫视购买播放权,湖南卫视本着既弘扬正能量,又助力全省经济发展,以每个省台5亿元对外开放播放权。

湖南卫视又开先河,用2亿敲动100亿,靠的是脑袋,拼的是风控!

这家伙,真会赚钱。

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要么说赚钱这回事儿没点生意头脑是没戏的,当然,还得有机遇。

最重要的,是你的产品足够好!

没用好产品再吆喝也没用。

秉承一句话叫做:

好的产品胜过一切的营销手段!

说回一点这几天一直在讨论的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创业的话题。

传统企业主要做的不是微电商,而是先把你的产品做成“新一代”消费者有可能喜欢的产品,再去考虑用哪种方式去销售。

如果你觉得微电商的渠道够好,那就根据这个渠道的特性做一些微调,让产品更加适合这个渠道特性。

然后,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产品,并且愿意跟你一起做好产品。

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

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时代。

在资本杠杆下,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有人订个小目标就是赚1亿,更多人的小目标是有一份能解决生存的工作,一个可以安身的居所。

而这也是机会最多的时代:

只要你找到自身的价值,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一个人的格局。

当你把越多的世界装进脑袋,你的格局就会越大。

真正把事情做起来的人,考虑的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这样: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么东西我去想办法去争取;

而什么做不起来的人,永远在等待时机成熟。

看到一个笑话,

很多人说我不敢做微电商,怕别人屏蔽我;

说的好像你不做微商,别人就很关注你一样。

找到好的产品,大可放手一搏。

想干的事就没在怕的,就像你想赚更多钱,却一点也不愿意先投资自己,那你就还是先看着别人怎么赚钱吧。

不愿意投资,想要学免费的,请百度!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学那些没用的东西花费的时间成本,与你一无所获的收获成本。

是你最错误的选择。

不要只想着如何去赚钱,而是想着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值钱。

这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理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