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义

以人民的名义_第1张图片

上周,一个同事连续两天问我看了国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没有。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你还是看一看吧,拍得很好。

说实话,我向来是不大爱看国产影视。总觉得中国电影大多用几个知名的俊男美女,骚首弄姿,外加几个特技。观众看了除眼花缭乱外,几无收获。说到国产电视剧,内容要不是宫廷争宠,就是抗日神剧,或者是玄幻武侠,剧情都千篇一律且远离现实。所以我对中国电视剧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渴望》一剧的水平上。

昨天晚上,女儿把家庭作业一做完,突然对我说,你怎么不看《人民的名义》。我惊奇地望着她,怎么连一个初中生都知道这部电视剧,看来我真要看一看了。

于是打开电视机,和女儿一起看完了一集《人民的名义》。觉得深有感触,且不吐不快。

我所看的那一集有这么一个片段:高小琴通过针孔摄像机与坐在人民检察院里的侯局长进行视频通话。高小琴甜美的音容笑貌在LED大屏幕上展现,更添了几分妩媚。寥寥几个镜头,就充分体现出时代感和科技感,加上有胡静、陆毅等俊男靓女搭手,画风唯美,不得不赞一下。

然仅仅如此,是不会引起轰动的。如今,在网页上,在微信里,在街头巷尾,在茶余饭后,人们都在议论着《人民的名义》。有人说这样一部有影响的大片,为什么没放在中央一台首播?有人说如果央视一台播出,全国人民就认为中国的腐败透顶了,在某种程度上就传播了负能量。诸如此类等等。

尽管首播在湖南卫视,但湖南卫视向来享有“地方一台”的美誉,收视率也是极高。可见我们的党和政府现在能直面惨淡的现实,不再把腐败问题藏着掖着,不再忌病讳医。并大胆利用电视剧的形式,把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高层直至副国级的种种腐败现象昭告天下,来体现反腐的决心。这种自揭伤疤、自曝其短的行为需要何等气魄和胸襟,这是以往的任何影视作品都未曾有过的。充分体现高层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在短时间里,当政者或许有些难堪,难免苦痛。但从长远来看,只有这样,才能还人民一个朗朗乾坤。

剧名《人民的名义》,看似是一个偏正式名词短语,实际应该是介宾结构“以人民的名义”。如果扩展其标题内涵,应该是“以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

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下设有各类机构:人民公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人民医院、人民日报⋯⋯可以说,“人民”无处不在,没有人民,就没有今天的一切。“人民”二字在“人民公仆”的心中应该重于泰山。然而有一些所谓的公仆们以人民的名义,行欺凌搜刮人民之实。贪脏枉法,公饱私囊,根本没有做到执政为民。

前不久,有一家著名报纸在报道于欢案时,称主审法院为“聊城法院”,而故意省去了“人民”二字,背后之意,耐人寻味。

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散见着各种各样的“名义”。特别是每当一个新鲜贪官出炉,在“名义”的词典里又会收录新的条目:以考察的名义出国旅游,以开会的名义聚众吃喝,以研究的名义向人勒索财物,以购买办公用品的名义报销嫖娼费用,以农夫山泉的名义喝五粮液、以秘书的名义发展情人⋯⋯

我的父亲当年因有海外关系,不得不离开一中辍学回到农村,17岁那年便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在我的记忆里,每到快放暑假,乡镇联校就以各种名义放出话来,要对教师队伍进行调整,甚至要清退一部分民办教师,弄得老师们人心惶惶。我父亲直到正式成为公办教师后方才舒了一口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生活中,骗子们也在用各种名义招摇撞骗 。就在皇城脚下,就有几百家所谓的协会机构打着“国家、行业”的名义举办各种评奖、定级、捐赠活动,大肆敛财。

名义本是中性词,无所谓褒贬。但被世人用得多了,便没有了褒义,只剩下“借口、幌子”的贬义。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似乎在为“人民的名义”正名。希望若干年后,当我们听到“以人民的名义”时,不应是想到别的什么,而是泪流满面。

凡是以人民的名义为群众谋求福址的人,必将永存人民心中。臧克家说: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人民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