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一直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不断追求与探讨的两大主题。然而,爱是什么,该如何去爱?自由又是什么,该如何获得自由?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答案。情侣们会说,爱是两情相悦,自由是尊重和包容。慈善家会说,爱是行善济世,自由是心力皆足。政治家会说,爱是博施于民,自由是平等与权利。这些都是爱,这些都是自由。然而站在一个生命个体的角度,爱和自由便又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一)爱是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要全然地接纳自己。你是否因为自己的身材或长相不如人而懊恼过?你是否觉得自己的性格太大条或太内向而想刻意去改变?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事物做简单的分类,比如大家会普遍地认为外向的性格是好的,而内向的性格则不招人喜欢。聪明机灵是好的,而木讷刻板却是不好的。谦卑随和是好的,而愤怒嫉妒却是不好的。那些被贯之于“好”与“不好”的标签成了我们心灵的哈哈镜——我们将大众认为”好“的方面拼命地放大,同时将”不好“的方面尽量地压制甚至掩藏,最终的结果是我们都看不到真实的自己。而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也见到了太多的学生认同了”好“与”不好“这种非黑即白的分类,要么是拼命地向着相反的方向努力想要修正自己的性格,要么就是屈服于自己性格被贯之于的”不好”,从而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自卑。
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他的一篇文中曾说,”世界是矛盾的。表现出来的样子如果是A,那么其深层的原因就可能是-A。“比如说一个人越是喜欢在聚会的时候抢着买单,那么他就越可能是一个吝啬的人。因为他觉得吝啬是不好的,为了不让大家发现他的吝啬,他就会用抢着买单的行为来向朋友证明自己的大方。而当一个人表现的愤怒或者不可一世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最最脆弱和无助的时候。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恰如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割,也如道家的阴阳学所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接纳本然的自己,不管是开朗活泼还是内向敏感,也不管是聪明机敏还是木讷刻板,你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全然地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光,同时也接纳光背后的阴影,这才是完整的你自己。
爱自己,就是要坚定地做自己。国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人天生不一样,生命的高贵在于每个生命和其他生命都不一样。恰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生命个体------即使是长相极其相似的双胞胎也会在性格、脾气等方面表现得千差万别。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他的意义,只不过使命不同而已。
花儿为我们带来芬芳,大树为我们带来阴凉,小草为我们带来翠绿,溪水为我们带来欢唱。白云在天上游走,大山静默地挺拔于地……每每想起这样的画面,心里总会异常地安详——云在青山水在瓶,一切都是他们本然的模样,即使是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是这个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取代的唯一。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总是难免陷入两难的境地——追随大众还是做回自己?追随大众是让我们感觉最安全的一种做法,因为即使失败了我们也会为自己找到很好的理由:看,不是我不努力,而是竞争太激烈了!然而你是否想过,之所以竞争激烈,是因为大家都在追随大众而不敢做自己,之所以竞争失败,恰恰是因为你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特长。甚至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即使有,也不敢坚定地去做,因为那条路需要自己走,比起追随别人的脚步需要更大的勇气并承担更大的风险。我曾经的一个学生,身为理科生却怀揣着一个文学梦,毕业后一直做网络写手,现在虽然收入仍然勉强,但他却过的悠然而笃定——坚定地做自己,并不一定能获得鲜花和掌声,但却能收获内心的充足与丰盛。
爱自己,就是要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界限。尊重自己的感受,能够坦然地向越界的人说NO。从小的教育让我们更习惯于“他尊”,即向外寻求他人的认同,而非“自尊”,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在乎别人的所思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太想讨好他人而偏偏委屈了自己。有时会为了所谓的好人缘而从不会拒绝别人,以至于总是在无限制地压缩自己的底线-----无限制后退的背后是日渐积累的愤怒,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愤怒必然会来一次总的爆发——向外爆发是伤及他人,典型的如马加爵,还有网络上时有报道的老实人行凶弑人事件,而向内爆发,轻则自责与内疚,重则导致自我的攻击与伤害。而自责与内疚,则是比愤怒对人伤害还要大的一种情绪,典型的如被骗学费而失命的准大学生徐玉玉。所以,要学会温和而坚定地向越界的人说NO。
现实中大家总是不能够坦然地拒绝别人,或者害怕被人拒绝——拒绝别人,怕伤了感情,被人拒绝,会有一种不被接受甚至被否定的焦虑或不安。拒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我拒绝了你,并不是拒绝了你这个人,也不代表会永远地拒绝你,而只是这一刻,我不想去那么做,仅此而已。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和善而坚定地拒绝别人,同时也能坦然地接受被拒绝。
这里所说的勇敢地维护自己的界限,绝不是不包容、不忍让,也不是绝对的自我,而是要尊重自己,同时也要尊重他人,不要盲目地以他人的评价为自己的感受中心,不要一味地做别人眼中的“老好人”。
(二)爱是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不代表不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
看到过很温暖的一句话: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对他人的尊重便是对他最大的爱,而看见对方真实的存在便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各自接受教育、成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脾气与性格,经历使然,无他。
曾经有一个学生小A来找我抱怨同宿舍的舍友总是不按点作息,每每都要等熄灯后才回到宿舍,还要点着节能灯看上好一会儿的书才休息,而他翻书的声音扰到了他的休息。他不知道的是,那位舍友同学的父亲积劳成疾,为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他每晚兼职两份工作忙碌到很晚才能回宿舍休息,而点灯看书也不过是为了不让白天的功课落下而已。有意思的是,当我找那位舍友同学了解情况时,他完全不知自己对别人造成了侵犯和困扰,并且一直困惑于小A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而心生疑惑。
每个人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非我们的想象。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人经历了什么,那么你便也不会理解他他为何会是现在的这番模样。
每个人都是一个多面体,具有他的多面性,亦即复杂的人性,而并非像我们儿时看电影那样只有简单的“好人”与“坏人”,非黑即白。
只有当我们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理解与包容才有可能发生。
(三)自由是获得自我的解放。
育儿专家孙瑞雪说:自由不是指条件,而是一种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我才能作为一个人而存在,才不会在思想和意志上丧失做人的权利,才不会受奴役。
许多时候,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被某种事物所牵绊,或许是金钱,或许是名利,或许是外界的认可与评价,一旦过于执着,便无异于“画地为牢”。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人公松子,在一次无意中做鬼脸逗笑了从不曾给予她关注的父亲后,做鬼脸成了她心中博取他人欢心的有力武器,以致于在成年后一旦遇上别人发怒或情况失控的时候,她都会不自觉地做出那个经典的鬼脸。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个人幼年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决定了他成年后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关注,那么他成年后就会比较自信而笃定。而如果在幼年时比较受忽略,为了赢得父母的关注而围绕着父母的感受去转,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习惯于为赢得周围人的认同而围绕他人的感受去转。影片中的松子,一生都在从别人那里寻求自我存在的价值感,而她终其一生,也都未能活出自己。
人生而孤独,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早年有限的生活经验让我们只能习得有限的获取他人认同或关注的模式,如有的人靠优秀的自我表现,有的人靠好的口碑与人缘。我们是如此惧怕失去,因而一次次不断强化自己原有的模式——靠优秀的自我表现的人总想不断地追求更加优秀,靠好口碑与人缘的人让自己一次次不停地付出——从头脑里,人们给自己建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藩篱。
那么,如何获得自由?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在经历27年的牢狱之灾后说的那句名言或许可以做出一个很好的解释: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放下执念,心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