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律事通
学生时代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让我们选择逃课,逃课需要理由吗?大概是需要向老师说明的理由吧。法学院出来的同学终归还是有点不同的,至少会试图用铿锵的言辞、漂亮的文字赋予逃课重于泰山的正义性,仿佛学生逃课具有“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气势。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聪敏机智的同学们活学活用:逃课是我们的权利!“权利”二字,竟仿佛生出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魔性,让准备了各种校规校纪、仁义道德的学究们铩羽而归。
但是如果你以为这个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被解决了,那你大概是说服不了你的老师善待你的平时成绩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宪(四川口音通“闲”)法学界一位boss级的教授很轻松地就让“逃课权利论”一败涂地:逃课根本不是一种权利!稍稍列举作为一项权利所必须的一些要素:某种社会规范所赋予、需要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那么逃课呢?再认真细致的同学也是找不到一条赋予逃课“合法性”的法律或是道德规范的吧。“需要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你是要你的老师对你逃课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还是要你的老师为你的逃课创造什么条件?
好在boss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给同学们留了扇窗:逃课大概可以说得上是一种自由。把逃课划归自由,论证都轻松愉快了起来。
首先,逃课可以是一种一般行为的自由。这种自由没有被类型化地受到某种规范(例如法律)的保护,但是又确确实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要判断学校“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得逃课”的规定是否邪恶,还得追本溯源,用一些合理的假定来检验。在一个逃课事件中,可能涉及到的主体包括逃课的同学、老师和其他同学,更深层次地去追究应该还包括逃课同学的“纳税人”(交学费的人,主要是父母)和学校所代表的提供教育资源的国家。
假设现在还没有“禁止逃课”的规定,那么会有这样几种学生:我要来听课学知识;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听课,但还是出于尊重或是纯粹不想浪费学费等原因坚持来到了课堂;因为一些比上课重要的东西(自己主观判断的结果)最终放弃了课堂。如果课堂放弃了那些先放弃了课堂的同学,课堂会因此而崩溃吗?其他的同学会受到坏的影响(课的收益下降)吗?学校的教育资源会因此而被浪费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是有答案的吧。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逃课也可能是一种表达自由:学生需要通过逃课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向老师、向学校、向社会表达他们的一种诉求。课业太重了,我们需要休息?课上得太糟糕,听不下去?人生大事要紧,不逃课就要沦为单身汪了?青年人总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不断涌现,也总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需要倾诉。如果青年人变成一潭死水,这个国家是看不到多少希望的。青年人就是应该敢想敢做,一定要做出点值得这个世界怀念的事情来。逃课不是一个有创意的做法,但逃离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这样一来,这位同学大概是彻底站在老师的对立面了,毕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你通过逃课来表达什么样的诉求,都是对你的老师职业生涯的无情否定。
既然逃课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自由,那么自然有其边界。“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逃课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未必是学校不痛不痒的小惩,也未必是老师劝诫得心烦,但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中学之前高考的压力使得并没有多少同学敢于逃课,而大学里逃课会使自己失去什么,那得去问不知道多久之后的自己了——也许直到化成了灰都不知道。
为了逃课一时的刺激,不知付出了多少隐性的代价。一种很平等的关于自由界限的观点是:自由须以他人的自由为界限。学生拥有逃课的自由,老师是不是也可以逃课?显然不行,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这可是重大教学事故。老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听课行为以及学校提供各种适宜教学的环境的行为,共同实现“知识传递”的目的——好像是三者达成了某种契约一样。
对老师而言,逃课就直接导致了契约目的无法实现。对学生而言,“获得知识”看起来是在这个契约中的纯获利行为,自然是可以放弃的。但严格来说,逃课终究使这个契约产生了瑕疵,有那么一点不大不小的恶性——其罪恶程度甚至远不如教师上课太过随意来得严重。一个人逃课微不足道,两个人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只剩下一两个学生还坚守在教室呢?总不能逃课自由的限制还和逃课的人数有关吧?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同学和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地选择了在同一时间逃了相同的课。可见“逃课的自由”要获得其正当性,必须有适当的比传递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或者是为了“更好地传递知识”。
至此,逃课睡懒觉的同学该醒醒了——如果确实是需要休息自然又不同于睡懒觉。这是基于逃课的目的对“逃课自由”的限制,更多的限制则在于:逃课所要达成的目的,是不是非逃课不可呢?这更多地是一种扪心自问,无关法律,也无关道德,只与你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
说了这么多,也许会让亲爱的读者产生一些奇怪的启发:既然逃课都“称得上是一种自由”,那么翘班呢……提醒一下,逃课翘班什么的,每年可是有半天的法定假日专门来纪念的,新文化运动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