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痛苦的孩子和父母散发慈心

向痛苦的孩子和父母散发慈心_第1张图片
虫二作

我曾是个非常关心社会的少年,希望这个国能够越来越好,公平正义,大家都开心。那时候我的读物是《杂文报》《南方周末》《南风窗》等。

后来我长大了,觉得讨论这些宏大问题意义不大,因为他们都是外在的。要想改变世界,得从自身做起。你想要民~主,就学习尊重身边人的意见,听他们把话说完,不要在外面呼吁民~主回家却强迫孩子改高考志愿;你想要自~由,就自己的事自己选择,并且愿意承担后果/责任,不要一边住着父母买的房子让他们替你带孩子一边天天抱怨他们干涉你;你想要和平,就在自己心中培育温柔善良,不以暴制暴,不以仇恨面对仇恨,如泰戈尔所说,庆幸自己不是权力的巨轮,而是被它碾压的花朵。

因为这个世界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造成的。

我的前领导曾经干了一件事,给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信。

这事的由头是,杨澜给希望工程捐款被怀疑有问题,杨澜就出了一份声明,称自己分文未取,并说明善款用途,其中有一句话“还有部分费用用于邀请联合国相应官员来华考察希望工程的机票”。

给潘基文写信说啥呢?问了三件事: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联合国官员居然会使用希望工程的善款为自己报销机票?


第二个问题是,联合国官员出差时的差旅费是都由目的地国出资报销,还是仅此一次,或是其他情况?


第三个问题是,能否恳请您责成有关人士调查此事,究竟是哪位或者哪些官员,具体在什么时间到中国出差,到中国出差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很想知道,用“希望工程”善款报销机票的这位或者几位联合国官员到中国来,是否为“希望工程”带来了相应帮助。(个人以为,无论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都是联合国分内之事,该由联合国报销机票,而不是动用“希望工程”善款。)


                                              ——《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的信》


潘基文当然没有回他了,他就一次次地发信,我在的时候已经是第六次了。

非常温柔,非常合法,而又非常坚持。这就是他给我的触动。

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也得干啊。

那时候我信罗永浩说的: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这是你的宿命,你别无选择。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有些人不服气,说:“妈的我就不信了,我自杀。”你自杀就把这个世界的自杀率改变了一点点。


你如果走进社会,为了生存或是为了什么不要脸的理由,变成了一个恶心的成年人社会中的一员,那你就把这个世界变得恶心了一点点。如果你一生耿直,刚正不阿,没做任何恶心的事情,没有做任何对别人造成伤害的事情,一辈子拼了老命勉强把老婆、孩子、老娘,把身边的这些人照顾好了,没有成名,没有发财,没有成就伟大的事业,一生正直,最后梗着脖子到了七八十岁死掉了,你这一生是不是没有改变世界?你还是改变世界了,你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因为你,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好人,听懂了吧?


我身体力行,要改变世界。温柔善良,怀抱希望,正能量爆棚。

居然有男人大白天在路边尿尿,我就故意朝他看,或者大声咳嗽;有人摘花,我留告诉他“请不要摘花”。虽然这么做时心里挺紧张,但我想这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样做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当然我被我妈骂了一通,说要是别人凶你怎么办。


不过后来我连这些也不干了。忘了为什么。

大概是我不再愤怒了吧。一开始我为此感到恐慌,我怎么能连义愤都没有了呢?义愤义愤,必要的愤怒,义愤填膺,嫉恶如仇。

为什么不愤怒了?也许是因为我逃避痛苦,不想再要痛苦。朋友圈炸锅的大事,我干脆不看,反正做不了什么,何必徒增烦恼。产妇跳楼事件我就没追。最后一次沉痛是因为某人瘐死。

也因为禅修了,我确实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和心。“外面”的世界我触不到,我只能经验到自己的身体感受,只能知道自己的心情。社会新闻发生在外面,我能直接经验的只是这个信息引发了我何种心情、何种动机。

禅修是要认识自己,但并不同于心理学的做法,它比心理学涉及的层次更细微。心理学大致可以梳理清你的成长故事,童年阴影啦恋父情结啦,你现在热衷于做某事背后的深层动力啦;而禅修毫不关心这些故事,还会提醒你不要陷进去,故事具有欺骗性。它会让你观察日常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念头,一呼一吸,通过这些来认识自己的心。这种“研究方法”很不容易,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搜集够必要的数据。反正我现在是没搞清楚自己的心。


禅修群里有人问:如何用佛法帮助那些孩子被幼儿园虐的家长?(她问的是“佛法”,所以世间的法律支持、舆论声援等不在此处讨论之列)

大家说禅修是了解自己的身心,自己还没搞清楚呢咋帮别人,帮也帮不到点子上,搞不好还有反效果。

她不满意,继续追问。我说要是我就告诉他们,你对孩子的爱其实是种贪执、抓取——世间所有的爱都是如此,但他们想必不爱听。

后来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为他们修慈心。

慈心禅是很好的,就是简单地向别人释放善念,希望他好,希望他平安喜乐。

还有一种叫悲心,抱持痛苦中的人,和他在一起。

当然,并不是我们散发了慈心悲心别人的境遇就改变了,这样做主要还是在培育我们自己。所以又回到前面那个说法,自己修好了才能正确地帮助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痛苦的孩子和父母散发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