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年年末蔡力行加入紫光集团的传闻,被双方否认掉了,但近日,紫光集团接连网罗到前华亚科总经理梅国勳和联电前副董事长暨执行长孙世伟。连添两员大将,充分显示出了紫光对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积极态度。
连添两员大将
美商存储器大厂美光科技上月合并华亚科技后,在新年度展开高层人事调整,原华亚科总经理牟瑞德预定农历春节后转调日本,另调派一位新加坡籍华人来台接任。另外,前华亚科总经理梅国勋自美光退休后,正式加入紫光集团,担任高级顾问,为近期加入紫光集团美光层级最高的人员。
梅国勋担任华亚科总经理时,正是负责由30纳米制程推进至20纳米制程关键推手,自美光退休后,一度传出科林研发有意延揽他,最后选择加入紫光集团,应是转任紫光全球执行副总裁,也是高启全全力请托。
紫光集团稍早宣布决定投资总额高达240亿美元,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兴建全球单一最大3D储存型快闪存储器厂,如今又网罗美光推动DRAM制程大将,凸显紫光集团争取和美光合作愈来愈积极。
牟瑞德去年元月接替梅国勋职务担任华亚科总经理,在转任至华亚科前,曾任美光采购副总,及IM Flash Technologies公司共同执行长。他在1984年加入美光,在营运制造领域担任多项主管职务,其中包含厂长、制造整合经理、设备技术处长以及厂区主管。
本月9日传出,联电前副董事长暨执行长孙世伟将加入紫光集团,并出任全球执行副总裁一职。
紫光公司已公开证实这一消息,孙世伟加盟紫光并担任全球执行副总,主要负责紫光在成都的12寸晶圆厂业务。该项目是紫光与关联公司新华三、成都政府合作的,选址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就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产业投资基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配套于一体的完整IC生态圈,官方估计总投资金额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
与紫光在武汉进行的晶圆厂专注存储芯片不同,成都地区的晶圆厂主要是针对逻辑芯片,这是构建紫光集团“从芯到云”的关键。
孙世伟是台湾半导体业内的资深人物了,他于2007年8月接下联电营运长一职,2008年7月自胡国强手中接下执行长职位,2012年11月交棒予现任执行长颜博文并转任副董事长,2015年1月由联电申请退休,卸下副董事长及董事职务。而经过2年的沉潜,他确定在2017年1月转战紫光集团,出任紫光全球执行副总裁。
业界人士表示,孙世伟在联电担任执行长期间,以治军严谨且强调执行力著称,虽然他的建厂经验不多,但强项在于推进制程技术微缩,及能在短时间内拉升良率。
招揽人才只是开始
在国家发展半导体集成纲要中,中芯国际和紫光集团是主导逻辑芯片和存储器的两大指标厂。
中芯国际目前是大陆芯片制造的龙头,但和行业内尖端制造厂相比,技术仍落后一大截,虽然去年市值超越联电,但与台积电比相去甚远。
紫光集团也看中中芯目前遭遇瓶颈,希望汇集各方宠爱光环,快速切入逻辑芯片制造,与存储器双头并进,超越中芯,成为大陆最大的芯片制造厂。
此外,紫光近期在存储器领域接管武汉新芯,并与大基金合资成立长江存储公司,另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兴建全球单一最大3D储存型快闪存储器厂,为全球存储器市场投下一颗震撼弹。不过紫光在存储器领域,同样面临合肥长鑫和福建晋华有意角逐卡位的竞争。
中国半导体正不断逼近国际水准
紫光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正大力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前进步伐,那么现阶段中国半导体行业实力究竟如何呢?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销售总额从2012年的1933亿元,到2015年的3609亿元,平均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2%。
而且,这一数据的背后,也显示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市场,在全球市场中占比达到30%。但是这近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我国的自给率却严重不足,只能够达到12.8%。也就是说,我国自行生产的半导体总产值只有百亿美元左右。
不过,从我国大手笔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开始,加速了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设。重点扶持的项目包括内存芯片、3D NANO闪存、Flash闪存。而且,在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的带动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也纷纷切入集成电路产业。从2015年初,我国芯片设计公司只有700家,如今已经增至1300多家。
虽然,中国半导体当前的技术层次仍离国际大厂有一段差距,但借着充沛的资金挹注,无论是IC 设计、制造乃至于封测段的产业链都有计划性的持续进展,不断逼近国际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