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_第1张图片
好好学习.jpg

O.前言

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一生与信息和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可否认,知识与知识是有差别的,有些知识会比另一些知识更加有用。

  • 比如说二八理论是常见的基础知识,核心在于80%的效益来自于20%的资源产出。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根据这个理论在各种场景中理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员工管理中,80%的业绩来自于20%的员工;
    在工作安排中,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工作;
    在知识管理中,80%的效益来自于20%的知识;
    在人脉管理中,80%的有效信息来自于20%的人脉资源;
    等等...

  • 这相对于:如何使用PS,如何使用PPT这一类知识,上述关键知识更为重要,影响面更广。

这类知识便是以下这本书《好好学习》的核心:临界知识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_第2张图片
《好好学习》成甲

在这系列文章的前部文章: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1)
我们通过检视阅读的体验式阅读实践,对这本书进行初步了解和判断将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对《好好学习》一书进行了解,本片文章将继续进行检视阅读实践,框架如下:

Part 1:体验式阅读,这本书是否值得读?(前篇)
Part 2:粗略的阅读,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本篇)
Part 3:这本书给予的启发(本篇)
Part 4: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本篇)

【注意】:

  • 本系列文章侧重检视阅读的实践,将检视阅读的思路和思考较详细的记录,望理顺自己思路的同时,对检视阅读初读者有所帮助。可结合前篇进行阅读: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1)
  • 如果你还不太理解检视阅读是什么?请参见:[一年100-200本书,那些大咖都是怎么读书的(1) -- 检视阅读1.28更新][ref]
    [ref]:http://www.jianshu.com/p/0dd9bb44af9a "Optional Title Here"

Part 2 粗略的阅读,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这个部分自己花了2h20min的样子读完的,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 尽可能理解作者的核心内容
  • 找每章核心(关键)词 / 句 / 段
  • 将暂时不明白的地方,打问号。

当然这个部分,也可以选择用15-20分钟快速过一遍,标出不明白地方的同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讲述这本书说了什么(300字左右为佳),介于自己摩羯座的强迫症习惯和对这本书的求知欲望,给自己加了一丢丢难度。

1.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因为你没有区分哪些知识更加重要(临界知识),并未把现有知识充分应用。
背景:作者将过去30年中国的社会发展,从认知优势的角度分成三个层次:1.以知识的量为优势。2.以获取知识的速度为优势。3.以认识知识的深度为优势。我们现在处于第三阶段即将来临的时候,需要用临界知识的应用来进行深度的个人知识管理。
临界知识:是我们深度思考后发现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 / 原则。
现状:大多数人处于不知道临界知识或者知道但无法运用到自身上的状态。
如何应用:通过先打破自身固有思维方式,再由兴趣为契机对临界知识进行寻找,最终通过借助外部资源 / 刻意练习 / 衍生预见性认知 的方法实现应用临界知识。

2.找每章核心(关键)词 / 句 / 段

见以下思维导图,关键词的抓取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会抓,还在探索中,愿与有想法人士多多交流。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_第3张图片
《好好学习》的核心(关键) 词句段

Part 3:这本书给予的启发

1.新司机原来也可以短时期超越老司机

自己是在金融信贷行业的基层岗位,在这个领域里各个方面的知识在不断更新,每天都会处理未知的问题。看见老司机有条不紊的处理问题,心想自己只要经历得足够多,加上自己的反思能力,总有一天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
幸运的是:经永澄老师推荐阅读了甲成老师的《好好学习》,为自己指明了一条路,通过发现 / 实践 / 应用临界知识,能让新人在一定时间内超越老司机,最鲜明的案例便是李叫兽的案例。

2.反思自身行业的适用的临界知识

在自身行业中,每天都会遇见新的问题 / 新的流程,常常出现错误时会听别人说:“我是第一次办理...” 加上岗位轮换的机会很多,这样的问题尤为常见。
那么,通过寻找和应用临界知识,可以尝试去解决自己遇见的这类问题,寻找更多可能性。
其实在之前,我也是有用过类似思路处理问题:比如说一个新的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类比过去经历的问题解决流程尝试解决。但并没有通过已解决的问题总结更加内在的本质原理。这可以是自己实践的一个方面,其实也就是提升自己在工作领域的预见性认知。

3.不要停止问为什么

在生活中出现的现象A,我们在解决的时候找到它的原因B,而B又是由C / D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于是我们发现,仅仅解决B的问题,只是解决了表层原因的问题,治标不治本。
正如俗语说:“凡人畏果,菩萨畏因”,不要随意停止探寻原因的脚步,才能让自己找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找到临界知识。
举个例子:

  • 为什么会粗心?
    从小到大我的最大的问题在于粗心,给我带来了大大小小的困扰,因为粗心甚至失去了留在北京的最好机会,而且如果持续不改变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困扰。
    而过去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不细心?因为性格本来就粗心(这样的归因会让人更加难以改变) / 因为对目标对象不够熟悉(表层原因)
    而深入探究一下,发现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以下两点:
  1. 盲目追求速度。
    盲目追求效率是我这一代人在浮躁的社会中常见的误区,而解决它的核心是需要明白并实践书中提到的慢就是快,用成语来说即厚积薄发。

    要知道甲成老师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他的产品《甲成说书》一上“得到”便夺得16年年终盘点全年销量TOP 10的节目中占三成的业绩量;他的书籍2017年才出第一版,便被各路大咖推荐,众人阅读。
    是因为他从2008年开始,近10年时间,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坚持不懈得研究 / 实践 / 总结 / 应用的结果。
    我想任任何一位牛人的崛起,都离不开放慢速度钻研的过程。

  2. 对目标对象未建立起强链接的心理表征。
    未建立起强链接的心理表征的表现即为“不够熟悉”。一般我们认为“不够熟悉”那就多看几遍 / 做几遍,熟悉一下就好吗? 答案是不一定。重复一定是要加上一定方法的思考和理解才能更加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熟练。
    而这个过程是逐渐建立起强链接心理表征的过程 -- 刻意练习。

    心理表征一词源自于《刻意练习》,阐述得比较专业,略微难理解。
    甲成老师也在《好好学习》一书P84页中阐述得更为深入简出。

4.临界知识的拓展拓展再拓展。

再看《好好学习》最后一章 “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深深被Shock到了。
简单几个家喻户晓的知识:复利效应 / 概率论 / 黄金思维圈 / 进化论等等,在作者的分析下,引用在我们从未想过的场景,并起着预见性的意义。

比如说,复利效应

  • 学习经济管理的人都会知道复利效应是:本金的利息重复投入本金计息时,经过时间的积累会产生本金的巨额增值。保险就利用着这个规律。
  • 一部分人会理解复利效应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 再深入思考,发现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B结果,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就像在上发的文章,点击和点赞的人越多,越容易被主页和各个专栏收入,而被主页和各个专栏收入又会带来更多的点击和点赞,如此循环。
  • 我们身边工作业绩 / 公众号 / 人脉 / 投资等等都遵循着复利效应,通过这个原理寻找关键突破点,对我们的决策给予了重要支持。

书中还进一步分析了复利效应更加深入的理论,在此不过多描述,想了解的自行阅读哦~

Part 4: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

1.刻意练习 / 元认知 与 临界知识的结合应用。

在检视阅读的时候,这一部分之看了一个大概。看起来好像能理解,但是只限于文字的理解程度,更多的应用还需要下一部结合实际操作。
另外《刻意练习》这本书正好在前段时间阅读过,能理解它的作用,但在应用方面存在疑问:在《刻意练习》中举的例子多数为体育运动 / 音乐技术 / 写作 等有导师可以提出明确标准的领域,在正确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得训练有路可寻。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并不知道如何给自己设定循序渐进的标准,而寻找导师的事情可以努力争取却不是一定能找到。那么在这样的情况,如何给自己制定标准,并且如何判断自己的标准是否有用。还待思考和解决。

2.对认知 / 认知效率的概念的了解有待提升

目前理解的认知,是对生活中事物 / 事件 / 基本规则 的“认知”和“知道”,这里所谓的“认识”指的是知道这个事物 / 事件 / 基本规则的存在,这里所谓的“知道”是王阳明定义的“知行合一”中的“知”:知道如何实践在生活中。
这么理解起来,认知效率是否是指对生活中事物 / 事件 / 基本规则 认知的速度和深度呢?
自己觉得对认知的理解是这篇文章的基础,自己的理解是否确切有待考证。

3.很多地方需要更深程度阅读:

3.1 如何反思和记录
这一部分作者在书中讲解的非常详细,检视阅读时候并没有花时间好好理解。但,这部分内容是底层思维挖掘的一个基础,需要花时间阅读 / 思考 / 应用。
3.2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章节还需要深入理解
这是实践知行合一的一个章节,也是本书的最核心的章节,需要花时间反复阅读和理解。
3.3 尝试将案例章节中的临界知识,应用在自己的所在的生活圈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的资源。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如果不能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书里的知识还是作者的,不是你的。

因为如果不学会找到临界知识,书海茫茫无边界,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取都需要重新认识。

所以,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不妨一起先从《好好学习》中寻找答案~


2017年的新春假期里, 感谢永澄老师的阅读指导,也欢迎大家关注永澄老师。
在此祝各位读者,新春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