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意”弹拨学生的心弦

用“诗意”弹拨学生的心弦

读第56条《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诗说了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的简单理解是:栖居是生活现实,诗意是精神追求。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说了一个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我的揣测是:苟且是指现实生活,诗和远方是指美好的向往。

《三字经》开篇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苏霍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  我想,苏霍已经把对儿童的天性理解上升到“诗意”的高度。

苏霍还说,“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我想,这三点应该是苏霍理想中儿童学习应该达到的“诗意”表现。

“诗意”如何去弹拨学生心弦?“思维课”就是联通儿童“性情”与“诗意”的最佳桥梁。

“我带领他们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我们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这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这就是苏霍的“思维课”。苏霍的思维课是培养思维的体验活动,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悟心得,发现事物因果联系的思维训练活动。

苏霍从学校角度来看,发现了学校没有组织足够的智力训练的方法;从教学角度看,他提出“不要(让学生)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在谈到语文教学时,他提出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不幸的是,苏霍正好指出了我们当前执教的“学习思维”问题,学校很少外出组织实地考察研学的活动,学科教学仍然存在应试“灌输”的痕迹,部分教师还有死记语法、套句式(公式)、写仿文、搞题海的不良传统教法。苏霍要看到的是“诗意”景象是,“儿童亲眼看见的那些事物之间,才能找到成千上万种的联系,——也就是说,关于开花的苹果树和春天的太阳、关于蜜蜂和树枝、关于小蝴蝶,就可以编出成千上万个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情节” 。他在文中举了三个学生的思维课作品,都是拟人化的诗意作品:三年级的丹妮娅作的《花瓣儿和花朵》,体现的诗意是“集体的力量”,是一个团队派;一年级的娜塔莎作的《带翅膀的花儿》,体现的诗意是“对蒲公英的遐想”,是一个浪漫派;三年级的加里亚作的《谁更聪明》,体现的诗意是“少说多想”,是一个稳重派。通过他们的诗意故事,就很容易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发现他们的思维特点,再适当引导,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渗透观察事物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也就是打通了思维认识,学生的“诗意”作品自然也就表现出来了。

台湾有人教学生专门写过“二行诗”的,虽然是简单的因果逻辑二元论,但是浓缩化的思维精品,应该是 “诗意”的表现。我也仿写了几句:

文峰中学: 人生“学文攀峰”之路上的阶梯/从这里走向成人。

莱州:岩石般的性格,大海般的胸怀,金子般的心/山水是金,厚德为人。

教与学:一边在讲,一边在听,声声入耳/学者走心了吗?

越是简单的“诗意”越是难写的,我是“照猫画虎”的,还是引用几句名人的吧:

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颜真卿的《劝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苏霍的“诗意”是他的“思维课”,我们的“诗意”何在?

现行教学环境下,我们大概是“走班课程”和“学科专题课”代替“思维课”的。我校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六个维度,围绕“全人教育”中心提出了“1+6+X”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国学经典、书法鉴赏、科技创意、3D打印、思维导图、心理启智、歌舞青春、铿锵锣鼓等多门特长活动类课程,关照了不同类别不同差异学生的思维需要。“学科专题课”主要是学科内的整合课,像是语文的单元主题教学,如古诗文序列的《走近苏轼》《感悟杜甫》《品味李白》等都是成型的单元主题,系统性地开阔了学生的知识眼界,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品赏能力;再像是理科教学的数理化等学科,也形成了课内跨级整合的专题课型,如物理的《测密度的特殊方法》,化学的《推断题的分析方法》,数学课的《二次函数分析利润问题》等等。

在此,我还想推荐潍坊广文中学的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十个课程类型,分别是:主题交互性、主题探究性、主题烘托型、主题注读型、主题写作型、主题展示型、主题研读型、主题速读型、主题积累型、主题综合型。以主题探究型的《桥》(主题)为例,课堂要完成六次探究过程:《中国石拱桥》美在结构、美在语言,《桥》美在个性化语言,《家乡的桥》美在线索,《成长的桥》美在喻意,《我爱桥的精神》美在联想,《通向故乡的桥》美在情节,当然六次阅读探究的主次和时间是有不同的。同时推荐北师大李春密教授提供的理科(物理)单元主题教学的三种思路:归纳提炼单元与章节的主题整合,梳理系统跨单元跨章节的主题整合,优化对照跨学科相同(相似)内容的交互式主题整合。我想,这些做法可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苏霍所提的原生态的“思维课”,但我们的教学尝试还是想用我们的设想去“诗意”地刺激学生的心弦。

好在,今年暑假,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两大外出研学活动。一是到北京的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的同时,都带有专题考察和交流展示任务,把“游山玩水”变成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参加了烟台层面的模拟联合国辩论赛活动,初中学生第一次熟悉了联大辩论流程,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结交了英语学习的好朋友。这两点做法,应该接近于苏霍的“思维课”了吧。

于是,我再用“二行诗”表述我对“思维课”的理解是:

思维课:未必是教室的课堂,而是阅读自然、社会、生活、技术的活动/不是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汪国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纪伯伦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这三句诗连起来看,正好是“用诗意弹拨学生心弦”的三个阶段:顾城说的是起点,汪国真说的是行动,纪伯伦说的是思考。

当我们感觉我们晚了的时候,只要行动起来,就是最合适的时候。这是我的“诗意”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诗意”弹拨学生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