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

原研哉的这本《设计中的设计》,作者撰写的初衷是“想写本一般人也能阅读的书”。本书的卓越之处在于建立一个用“信息学”与“交流学”反思设计学的空间。

从以往来看,设计被牢牢捆绑在艺术法则的空间内,如今似乎在原研哉的视角中,都成了“信息”的不同形态。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个端口,设计师似乎是站在这个端口的守望者。

设计到底是什么?在这本书的开篇,原研哉便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从“无”开始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变得陌生则更加是一种创造,而且更具挑战性。“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

比如说,这里有个杯子。你大概知道杯子是什么,但要是让你设计一个呢?你开始想你要设计哪种杯子,你困惑了,对自己关于杯子的知识又少了一些确信,失去了一些对“杯子”的理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知识都被推翻了。恰恰相反,比之前只停留在无意识层面将它们统称为“杯子”时,现在你更真实地理解了杯子。

作为一名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原研哉对自己提出了“设计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走了那么长的路,做了那么多的探索。“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展真是一个有趣的展览,但又不仅仅是有趣,它分明是为我们揭示了“日常生活”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若我们能以满怀新鲜的眼神去观照日常,“设计”的意义定会超越技术的层面,为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观注入力量。

在原研哉看来,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中心展开论述。从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原研哉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原研哉说,世界不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是由各种印象构成的。葡萄酒也好、奥运会也好、酒店也好,在人们的心中留存的是由印象搭建起的建筑。重视自己感觉到美好事物那一瞬的感受,会带来无限幸福感。而设计,就是将这一瞬间无限放大。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你的生活。

旅行是原研哉的嗜好之一,家里的楼梯下专门有个角落堆放着他从世界各地带回的东西。一次,原研哉到中国的景德镇旅行。他从那些已经变形的瓷器碎片中找到灵感,并且捡很多碎片回去。回到日本以后,他定制了精美的木盒子,并且写明这些瓷片的由来,包装好之后放在高档的店里,标出高昂的价格。结果,全部卖掉了。他说:“作为设计师,我是要告诉大家让人出钱来买,是处置废品的最好方式。”

正如原研哉的好朋友深泽直人,说:"设计和笑话有着共同点"。真正的笑话不是停留在利用语言引人发笑的层面上,而是要发现真正的笑点,并使人发笑。设计也是相同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