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

所谓西南就是现在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部地区,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区,自古以来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司马迁没有忘记,因此列传中也专门有关于西南地区历史的介绍的这体现了司马迁的民族统一的观念。

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_第1张图片
西南夷

西南夷的国家很多,多达几十个,其中国家规模比较大的有夜郎、滇、邛都、白马等国。这里要着重提到的是滇国,因为这里提到的滇国已经不是以前的滇国了。这个滇国的建立者是楚国的将军庄蹻,他奉楚威王之命将滇池方圆三百多里的领土全部划到了楚国的版图里,但是在他班师回朝的时候,楚国已经被秦军攻灭,庄蹻于是率领部队回到了滇地,按照当地人的习俗,改变自己的装束和生活习惯,融入社会之中,做了滇国的新滇王。成了土皇帝也没什么不好,庄蹻的能力去和秦军对抗是死路一条,但是对付滇国的原生土著部队是绰绰有余了。

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_第2张图片
滇国的建立

秦朝覆灭后,高祖一统天下,面对的主要外部对手是匈奴人,因此一直就没有腾出手来关注西南夷这片广大的地区。后来东越造反,大行王恢率领军队讨伐东越国,不久东越平定,大行王恢为了震慑藩王,派唐蒙到南越国去弘扬国威。南越拿出了蜀郡的特产来款待唐蒙,唐蒙吃了之后大加赞赏,便问是什么地方产的。南越王说是产自夜郎国,本来南越王一直想利用财富把夜郎国收归自己的手下,但是夜郎国的国土面积很大,军队有十几万,因此没有归附于南越。唐蒙回到长安后把这个情况向汉武帝做了汇报,并提出可以由自己出使夜郎国,这样既可以打通商路,还可以让夜郎国归附于天子,制服南越国就很容易了可谓一举三得。

汉武帝同意了唐蒙的建议,让他带领一千多人出使夜郎国,并带去了很多汉朝的丝绸布帛和财宝做为赏赐。夜郎侯多同贪图汉朝的礼物和馈赠,同时认为两国距离较远,汉朝对自己无法构成威胁,就答应了唐蒙,同意归附于大汉,做为大汉下设的一个郡,听从大汉的指挥和调遣。做为夜郎国的国王,多同把大汉当做了南越国,这是他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汉武帝派遣司马相如以中郎将的身份到西夷,宣布按照对待南夷的标准对待他们,在西夷设置一个都尉,十几个县,隶属于蜀郡进行管理。

蜀道难难如上青天,要保持大汉对这些附属国的控制和威慑,就必须保证道路的畅通。因此汉武帝调动了很多人手去巴郡、蜀郡、广汉郡、汉中郡修建开通西南夷的道路,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后,还是进展缓慢,而且西南夷的人经常背信弃义,制造事端让汉武帝十分头疼。这个时候他便让公孙弘去实地考察,公孙弘回来后说我们现在的主要对手是北面的匈奴,在匈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不应该在西南夷的问题上耗费太多的精力。汉武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行动,只保留了在夜郎国的两个县和一都尉的建制。

这个时候张骞登场了,他刚刚出使大夏国回来,他对汉武帝说大夏国仰慕大汉的威仪,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办法到大汉朝拜,因为中间有匈奴的阻隔。而通过西南夷的身毒国就可以打通大夏国和汉朝之间的通路,建立起两国沟通的桥梁。弘扬大汉的国威于四海,这是汉武帝最大的人生报复之一,汉武帝听后便又动了开发西南夷的念头。于是汉武帝派出了得力的大臣去勘察道路的情况,这些人来到滇国,滇王尝羌盛情况待了他们,并安排十几路人去打探身毒国的路径,不过因为有昆明国的阻隔,没能够如愿。

滇王和夜郎侯都曾经问过汉使,究竟是大汉大还是滇国、夜郎大,那是因为道路阻隔,他们不知道自己不过相当于大汉的一个郡而已,这就是“夜郎自大”故事的原型。汉朝使者回到京城后,因为在滇国都得到了盛情的款待,就和汉武帝说了滇国不少好话,让汉武帝对滇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好感。

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_第3张图片
不能和大汉作对

南越造反的时候,汉武帝征调南夷的军队,且兰国的国君担心自己的军队远离后,周围的国家会进攻自己,就带领自己的军队造反,还杀死了大汉的使者和郡守。汉武帝怒了,弹丸之地也敢和天朝对抗,灭了你!且兰被灭之后,汉军又把一直阻隔大汉和滇国的头兰也平定了。至此整个南夷都被大汉控制,夜郎国就暗地里投靠了南越国。不就南越国被灭,夜郎侯为了自保,就到了京城去朝拜汉武帝,算你小子知趣,汉武帝加封了他为夜郎王。

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_第4张图片
我是真心的!

这个时候滇王想到长安朝拜大汉天子,但是他的两个邻国不同意,因为他们有亲戚关系,滇王就暂时放弃了去朝拜汉武帝的想法。汉武帝不能容忍这种对自己的不敬行为,先是灭掉了滇国的两个邻国,而后大军压境,进逼滇国。滇王本来就没打算作乱,于是率领全国军民向汉武帝投降,汉武帝封滇王为王并赠与王印,把滇国设置为益州郡,让滇王继续统治他的子民。

西南夷有几十个国家,除了滇国和夜郎都被灭国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没有认知,既不知道自己,也不了解汉武帝,知己知彼不仅是百战不殆的道理,也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的覆灭,滇国夜郎的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