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分享书籍:《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分享人:孙昊

橘子园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本产品经理专业的书籍,另外未特殊说明此次分享中产品,皆指互联网软件产品,就是咱们平时生活用的网站呀、APP呀、企业用的办公软件呀啥的。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此前在有道实习时,这本书被团队看做产品圣经,作者Marty曾在eBay任职产品管理及设计高级副总裁,后创办硅谷产品集团提供产品咨询,他总结了20多年的软件产品管理经验,在2008年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虽有些老,在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已经成熟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推荐其他的互联网产品以及交互或者打算转入这两份职业的橘子都读一读,零基础适合读前面的章节、第11-41章节可能需要一定经验才能领悟更多。书中从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诞生的原因与其职责到产品研发流程和策划中的方法与经验。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越读越会发现它的精妙之处。

今天引用我目前公司刚刚做的一个产品,来分享本书中最核心的产品研发流程与模式,让大家感受到这两种研发模式的区别与优劣。

我此前在做一个陌生人社交产品,简单的说就是进去看到其他人的直播,然后发送申请,同意后开始与对方进行1v1视频聊天。

老板5月份最初想做一个直播+社交概念的产品,6月产品经理开始出方案,然后老板开会评审,中间修改了很多方案,7月末开始开发,一开始预计10月上线开发压力很大,此时产品空档期开始规划后续版本,出了很多后续玩法方案。到一个半月后的九月份发现直播技术有一个很难的点,我们跨不过去了,然后产品定位修改,用录播代替直播,此前方案全部推倒重新修改。又过了两个月到11月份初版开发完毕,进入公司内封测,内测结果不太理想,技术上bug很多,产品设计上有很多与用户想的也不一样,总之就是这个东西不好玩。产品经理们开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决定抛弃原版本复杂的功能,重新规划一个简单1.0版本,此时已经半年过去到了12月,我们的竞品在9月上线进入了稳步发展的状态。项目再次延期规划至年前开发完毕年后上线,市场侧谈的地推和明星方案都不得不跟着延期,市场同事对产品失去了耐心,转而支持另一个项目,可以说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失败了。

总结一下,在这个从0到1的创业项目中:

1、产品想法出来时,并没有经过调研或者初步验证,老板站在市场侧在直播风口以及我们公司有直播及CDN技术优势下,就决定贸然进入直播+社交,而产品也没有考虑直播到底能不能+社交,这个问题直到最后我们都在疑惑,却没有人进行验证

2、立项初始技术并没有意识到直播选人的这个方式技术难点有多大,导致后面修改为录播,方案推倒重来

3、产品完全做出来之后才进行用户测试(可用性测试),测试结果出设计上一些问题,导致再次重新修改方案

4、另外每次方案变动,开发都需要返工,对创业型团队来说开发资源紧缺,工程师长期加班、可能为后面系统的稳定性存在隐患

当然以上只是在流程方面的问题、肯定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导致最后的失败,但是最严重的是这个流程问题。

当我读到下面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这本9年前的书就在说现在的我们项目:

目前流行的研发模式是:创业者想到一个好的点子,得到启动资金后,马上招聘程序员开发产品。由于创始人最清楚做什么,因此,他通常会扮演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师的角色,开发团队则按照他的想法实现产品。这些创业公司一般在“秘密状态”下运行,很少与用户互动,另外由于产品需求和创意往往边做边变化,开发进度相对较慢。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创业型公司才能开发出可以内测的产品。这个版本往往漏洞百出,开发团队不得不继续修修补补。虽然开发团队没日没夜的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资金渐渐耗尽,产品依旧未能完成。除非天上掉馅饼,获得额外的投资,否则成功的机会很渺茫。

作者针对创业型公司产品研发,提倡初期只有三个人,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原型开发人员

1、创建体现用户体验的高保真原型

2、邀请真实用户验证产品原型

3、然后开发

下面详细说一下作者的这个研发模式,同时与我们项目对照看一下:

1、公司应有产品陪审团:产品陪审团由CEO、产品总监、运营总监、市场总监、开发总监、运维总监等构成,目的是

l决定产品战略方向(保证产品战略支持商业战略)、

l宏观上监督公司产品的研发流程、

l制定关键决策(评估产品机会、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进行产品设计、评估设计方案及成本是否进入开发、评审开发结果决定是否发布)

我们的评审团只有老板一人,没有进行产品评估、没有监督研发流程

2、公司应有产品原则:产品原则是产品设计中决策的依据,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举例:微信团队认为通信中接收方利益大于发送方利益,所以没有做“该消息对方已读”

我们没有产品原则: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经理产生分歧时因为大家对目标和目标的优先级有分歧

3、产品机会探索与评估:以此淘汰馊主意、挑选合适的idea(作者提出了十个问题,可见附录)

没有经过充分评估就贸然立项、导致产品定位模糊不清且变来变去

4、用户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同步进行:保证产品可用性和价值;用高保真原型替代产品说明文档

没有进行需求分析:大量设计依托在假设之上

5、进行产品验证:可行性测试、可用性测试、价值测试

没有进行可行性测试,导致技术问题

没有进行可用性测试,导致后面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割裂

没有进行价值测试:导致用户觉得不好玩

6、用高保真原型进行用户测试

用开发完毕的产品测试,出现问题后全部推倒重来

7、进行开发

需求未经过验证并确立就进入开发引起需求变更过多、开发返工严重

这个作者提倡的研发模式是我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收货,

这本书同时提供了一些产品设计时的方法和做2B/2C/平台产品的经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分享的文章中查看。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群里或者单独@我哈~

尤其是写分享也是自己反思的一个过程,我觉得橘子的这个活动炒鸡好,让我比以往读两本书还有用~

下面就到了彩蛋环节啦~~~~

水滴清单APP

这是一个备忘录+提醒的应用,用了它我就不再用日历提醒啦,这个APP的亮点是它的交互和UI设计,非常简洁易用主界面中只有一个+号,长按可以语音输入并自动转换为文字再次编辑、点击可以文字输入。右划可以标记完成,左划可以修改或者删除。

附录1

产品评估十问:

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4.怎样判断产品成功与否?(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争格局)

6.为什么我们最近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7.时机合适么?(市场时机)

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估结论。(继续或放弃)

附录2

产品经理的反省清单十大问题:

1产品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吗?

2产品的设计是否人性化?

3产品能在竞争中取胜吗?

4我了解目标客户吗?

5产品是否有别于市面上的其他产品?能在1分钟向客户解释清楚吗?

6产品能正常运转吗?

7产品是否完整?用户对产品印象如何?销售业绩如何?销售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8产品的特色是否与目标客户的需求一致?产品特色是否鲜明?

9产品值钱吗?值多少钱?为什么值这么多钱?用户会选择更便宜的产品吗?

10我了解其他团队成员对产品的看法吗?他们觉得产品好在哪里?他们的看法是否与我的观点一致?

附录3

1、打造大众网络服务产品(2C产品)的十大要点

1.可用性

2.人物角色

3.扩展性

4.持续可用性

5.客户服务

6.保护用户的隐私

7.口碑营销

8.全球化

9.平滑部署

10.用户社区管理

2、打造企业级产品(2B产品)的十大要点

1.可用性

2.产品正常工作

3.特例产品

4.特约用户

5.销售渠道的需求

6.客户和用户的需求

7.产品安装

8.产品的配置、自定义、集成

9.产品升级

10.销售策略。

3、打造平台型产品的经验

平台型产品要面对三种不同的客户:

1、应用软件供应商:选择你的平台创建应用的公司

2、开发人员:应用软件供应商的雇员,由其在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

3、终端用户:应用软件的使用者,也是平台服务的真正使用者

三方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

l应用软件供应商关心平台开发商的生存能力,定价,认证情况,产品质量,技术支持能力,以及将产品国际化的难易程度。

l开发人员关心平台是否支持自己惯用的语言,开发工具,基础架构。

l终端用户只在意最终结果。

误区:开发人员发表的意见最多,所以产品经理需要最在意他们的需求。应用软件供应商排第二。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终端用户的需求。

事实上,只有让终端用户满意,平台产品才是成功的。

管理平台产品还有其他困难:

l没有统一的交付形式(嵌入式产品、自有品牌、联合品牌、托管服务等)

l客户的定制要求多种多样

l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

附录4产品方法论

1、苹果公司的启示

l硬件为软件服务:多点触控显示屏、重力感应、距离传感器这些是为了配合软件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花哨的噱头。消费者一旦过了尝鲜阶段、就会对华丽的技术失去兴趣

l软件为用户体验服务:所有工作围绕产品的可用性、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工业设计展开,各个部门支持用户体验设计。这方面对比之下,微软就差的远了

l用户体验为情感服务:他们比谁都更清楚是什么让消费者为产品疯狂。苹果电脑和其他品牌的电脑--就好比宝马车和租来的二手车

l产品为真正的需求服务:手机并非苹果原创,但苹果挖掘出尚未被满足的用户需求:语音邮件系统、不兼容的地址簿、蹩脚的浏览器和电子邮箱等等

2、创新就是新瓶装老酒

发现新的蓝海市场机会很少,但是在成熟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就需要“新瓶装老酒”的套路:新瓶更好、更方便、更便宜

要学会使用这个套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

第一,对目标市场了如指掌,对现有产品的缺陷洞若观火。这点上作者喜欢通过产品可用性测试掌握产品情况(包括自己的产品和竞品)

第二,跟踪最新的技术趋势。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之前无法实现的解决方案变得可能

后面作者分别讲述了打造2C/2B和平台型产品的经验,我放在附录供专业的同学查看

3、打造大众网络服务产品(2C产品)的十大要点

4、打造企业级产品(2B产品)的十大要点

5、打造平台型产品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