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万物皆有情,万事皆有因果,与您相识,投缘皆是一种缘分,望彼此珍惜此份情。
学习首先要知道想学什么?又为什么要学。
今与一友人谈话。
友人问道吾之理想。
吾说作育英才!
友人说老师是不错的职业。
吾说作育英才,青出于蓝,教徒如教子,望子成才,定必要严明之师千悉心教导才能出高徒。
严明即,严肃而公正,纪律严明,严师对己对徒皆一视同仁,皆一丝不拘。
严师出高徒如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明师出高徒,明者,日月阴阳也,易道也,易道精微,其理神明,通之者为圣,教之者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明心见性,物我两忘。
吾资质愚钝,唯笨鸟先飞将勤补拙,幸得心地善良得严师教导才有片技得以安身立命。感激师父,心生恩德,得此经验,分享于众,愿君自强。
严师督促下何读书,读书如大海淘金,矿山觅觅,读书要广阔量大,又要深层细研,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巧,卖油翁言”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前人的知识,前人的道路,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而去行之,而不适合自身的条件道路便不再先行,踏实行前道,定登高峰。
师之道不过是传道、授业、解惑。
韩愈《师说》之“传道受业解惑”,是指教育的综合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并列而行。
传道释义: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即是我们时下所说“思想教育”,这个是基础教育,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不可成才。(把“道”理解为思想道德的道有失偏颇,应为道德经中所指的“道”的含义较为妥当,即事物的规律。)
授业释义:传授以学
解惑释义:惑,是指困顿,迷惑,当人面临未知事物之时,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
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生。
《荀子·劝学》记: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即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出于蓝胜于蓝是我之所愿。
《传习录》上记载
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王阳明回答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
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
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
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王阳明说
“晓得”是第一义,
“记得”是第二义,二者有境界高下之分。
因为记得只是你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你从自心中发现了书中的那些道理,这就是读书以发明本心。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王阳明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
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
我喜欢读书,是从星云大师著的“佛光菜根谭”中看到
“净化人心,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变化气质,是读书的最大受用。”
王阳明龙场悟道到底悟到了什么?
“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破了夜间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后来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接着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理论。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王阳明更加坚信,心即理,心外无物。
据说有一次一位朋友指着一朵花问王阳明:“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那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闭门苦修勤练,一心求道,认清门径,不是同门同道,千万避而远之,不与世争、不为势用、不为利诱,要有信心,方成大器,慎之诫之,是我所望。
值得再三拜读。
妃子笑叩首母上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