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善小而不为

图片发自App

抠门的我,对环保情有独钟。曾经跟三毛一样,喜欢捡垃圾,然后化腐朽为神奇。

今天有机会参加了台湾一个非常出名的基金会的环保活动。吃过斋菜,穿上特做的环保衣服,带上劳工手套,拿个扎实的蓝色网袋,就跟着资深的师兄、师姐们出发,逐间商铺去问拿塑料瓶、纸皮什么的,顺道也热情似火地宣传一下环保生活方式。

我们6个人大概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收集环保材料,用了半个小时整理和分类,用了大概十分钟把东西变现。换了25元善款(据闻上周有换到100元左右)师兄师姐们在活动过程中都是热情高涨,满脸笑容,心生喜悦,并觉福佑的。我作为随行的临时摄影师,也被他们纯洁的情绪所感染。

图片发自App

按照我平时的商业思维,6个人用一个小时才能获得那么一点点的金钱回报,这个效率好像有点低。可是,有句话叫“莫以善小而不为。”正是因为他们这样不计成本,孜孜以求的坚持,整个机构能遍布全球几十个国家,影响成千上万的家庭。

首先,坚持这些环保行动的师兄师姐们,通过每周一天的环保活动,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互信,也交流了环保心得,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并努力去践行环保原则。其次,通过地毯式和循环式的对话(每次都跟店家宣扬一两句环保理念),慢慢地影响他人,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再次,他们怀着一颗做善事有福报的心,变得越来越开心、友善、心灵满足,这是再多金钱也换不来的。

收集塑料瓶、纸皮等简单而容易操作的服务,让人人几乎都有能力去参与和行动,其积极层面的影响和福报真是数之不尽啊!

图片发自App

赞叹之余,我敏感而多疑的心还是冒出了一些问号。因为在这个收集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家商户对我们这批“环保主义者”是非常不满意的。那位有点发胖的女人远远地就开始盯着我们,走到她家店门口的时候,她就忍不住吐槽了:“我们没有东西,不用看了,有也是留给儿子去卖的!”后来,她还走到我们站点,说她的东西经常被别人拿走了,语气中带着些微的责备,又带着一种说不清的无奈。

几毛钱的瓶子就可以让她皱起了眉,看着她这样,我觉得她也是蛮可怜的。想起香港电台经常播放一些孤苦伶仃的老人,头发都已经花白了,腰也驼得直不起来了,还不得不一大早就出门捡纸皮,赖以为生。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小区有一位叔叔,隔壁小区有一位婆婆,他们经常出没在附近各垃圾桶,找纸皮、瓶子、金属... 一切能卖钱的东西,他们一个翻得满头大汗,一个早出晚归,以抓住更多捡到好东西的机会。还有一次爬山,遇到一位老爷爷背个袋子攀山越岭,以为他在找草药,一问才知道是在捡瓶子。为了能多换几毛钱,他们置危险于不顾,上山、下海在所不辞。

在我的认知里,瓶子、纸皮、铁线什么的,都是属于穷人的,属于那些活在生存边沿的穷人,他们太需要这些“基本的生存保障”了。(是不是有阶级意识的嫌疑?)我有时候会把这些不起眼的物资整理好,分类好,方便他们收集去变卖,换钱。我不要去跟他们“竞争”,因为如果我把所有的“废品”都自己拿去卖,或者以慈善之名收集起来,就有可能会“剥夺”他们最后的生存机会和尊严。也许我这么想太狭隘了。世界那么大,垃圾那么多,人的求生欲那么旺盛,我干嘛要去担心他们的生存?

虽然今天的环保活动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可是,与“社会底层人”竞争的思维一直在困扰着我。我心中的环保应有一片更广阔的田野,那里豺狼和羔羊可以共饮一河之水,蓝天白云一派祥和。

才参加第一次环保活动就有那么多的思维障碍,真不应该。也许我要多参加几次,深入了解,而不是才开始就在这里歪叽歪叽。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