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

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_第1张图片

卸载了微信的人,过的怎么样

六月初的时候,在微信订阅号里收到了我的写作老师订阅号里的更新消息,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我为什么卸载微信》。

她说她想尝试告别微信一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单纯的重归到没有微信的日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我虽然没有觉得难以理解,但是我仍然会替她担心没有微信的日子该会有多么的不方便,比如她那么多的学生包括我想要联系她怎么办? 公司的消息通知,朋友家人的问候都错过了该怎么处理?她会失去多少获取最新消息和重要通知的机会啊,作为在互联网上红起来的红人,她离开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平台,不会有所顾虑吗? 不会觉得害怕吗?

她在文章里平静的告诉我们她为什么要卸载微信:一方面,她虽然很早就关闭了朋友圈消息的通知,也极少发朋友圈,但是细细算起来,每天花了一两个小时还是有的。另外一方面,她很厌倦每天微信里至少有几千条未读消息,而且大部分都是微信群的消息,不见得有精力去阅读,但是还是会习惯性的点进去,把未读消息提示清楚了再退出来。她问自己:“既然已经不读这些微信群的消息了,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 ”还不是怕自己错过一些重要的消息,至于这些重要的消息什么时候会出现,她自己也不知道,总觉得呆在微信群里,心里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咬咬牙退出了几个微信群,发现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

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她大概已经卸载了一阵子了,她说了自己的感受:“卸载了微信,让我的世界清静了很多。有微信时,时常会莫名其妙的焦虑。没有微信,内心宁静了许多。也能够静下心来,读一些文言文作品,这是之前完全看不进去的,最近在阅读《小窗幽记》。”同时她把更多地注意力投入到现实的生活中,并且活得更好了,集中时间去阅读自己五月时买的十几本书,若不是把时间精力重新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阅读十本张爱玲的小说这件事,大概是很难在六月中旬之前就结束的。她还重新拾起了英文,温习语法,朗读《Born to win》的文章并录制在喜马拉雅电台里,开始日行万步,一周五天,每天都安排了不同的运动项目,游泳瑜伽,羽毛球。用运动手环代替微信运动去记录自己每天运动的步数。

我甚至可以想象在屏幕后面敲击着这些字的她是多么的愉悦和轻松,神情坚定,平静自在 。我除了可以感受到她对自己做下这个决定并去实现它的满足感,更多的是她拿得起放得下还拎得清的那份坦然和清爽。我甚至觉得她这样的行为很酷。

从头到尾,她并没有把所有的罪名判给微信,手机或者其他什么社交软件,而反思是自己的问题,毕竟产品不会用有形的手去操控你的行为,你想做什么,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电子设备,自己的移动软件,都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啊。


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_第2张图片

你所谓的手机成瘾为什么戒不掉?

现在大家都很自然而然的被这些深悉人性弱点的产品牵着提线操控,一边在享受着和虚拟世界之间频繁的交互的快感,一边又止不住的懊恼自己“根本停不下来!”最后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嗯,如果我不去看,估计又要错过什么重要又有趣的东西了!”然后不自觉的被这些产品绑架,从最开始的工具使用者变成了工具的俘虏。

刚好在得到APP上看到一条如何克制手机上瘾的内容,推荐了一本新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书名是Irresistible,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无法抑制”,书的副标题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如何对它上瘾”。作者亚当·奥尔特是纽约大学的市场营销和心理学副教授。这本书把现代人的网瘾称作“行为成瘾”,主要讲了如何理解“行为成瘾”,我们为什么总是戒不掉网瘾,还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行为成瘾”,作者的定义是:一种能让你暂时快乐,但会损害长期正常生活的行为。它和“物质成瘾”类似,能激活大脑中的相同部位,满足社会交往、精神刺激等基本需求。一项研究表明,沉迷网络游戏的人的大脑成像,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成像相似。“行为成瘾”比“物质成瘾”更容易隐藏,影响也更广。以前,容易引起“物质上瘾”的东西,比如烟、酒、毒品等,相对较少,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容易接触到,但现在不一样了,电子产品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很少去考虑技术带来的不良影响。

理解了原理之后,我们再来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戒不掉”。作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电子产品和它们的设计者,而不是我们的自制力。设计者们一直在研究用户心理,并把这些运用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中,这样,用户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产品上。所以,如果我们只关注如何增强自制力,而不知道这些设计怎样打破了我们的自制力,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

应用软件中的消息推送,朋友圈的点赞评论,微博的转发功能,都是强化上瘾行为的一些及时的积极反馈;视频网站上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能让人获得一种渐进感和连续感,这也对强化行为习惯有帮助;记事软件的记忆和提醒功能,让我们不用发挥主动性,也不用用脑子记东西,只停留在心理舒适区。不过作者也提到,现在对用户心理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限制,一些科技公司开始聘请“设计伦理学家”,他们的职责是控制产品设计中过多使用这些“小窍门儿”。

对此,作者给出了两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要限制这些“小窍门儿”发挥作用。比如,你可以给你的Facebook、邮箱安装插件,将大量的推送自动分类,只查看重要信息栏;或者给朋友圈、微博设置消息免打扰,不显示点赞和评论,甚至干脆不发朋友圈,这样你就不会形成期待反馈、收到反馈、强化行为的循环。


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_第3张图片

关于夺回控制权的一点感想

从今年二月份开始,我开始尝试使用”关闭朋友圈“入口的功能, 那个时候这个功能的设计除了自己看不到朋友圈的入口提醒之外,其它的好友点击查看自己朋友圈的时候也被显示为”好友已关闭朋友圈功能“,一度被众人吐槽”太冷漠“。我也被不少朋友关切的问起缘由,因此也反反复复的关一阵子又重新打开又因为不胜其扰而选择再次关闭,现在这个功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可以选择关闭朋友圈的入口而其它好友依然可以看到自己的动态,也可以选择开放多少天的内容给其它人看,“三天朋友圈”的功能被吐槽为不太友好,不去归结它的不友好度到底源自于哪里,但是至少对于我来说,它能很大程度上抑制我不停歇的去刷完一个人所有朋友圈内容的冲动。

从五月中旬开始我又开始下定决心长期关闭朋友圈的消息提醒,除了端午三天小长假和好友一起出去旅行开放了几天,其它时间都保持关闭状态,会选择固定的时间“走后门”去看自己关心的朋友和家人的动态,想念谁就会直接给TA发消息或打电话来代替朋友圈点赞或留言的问候方式。

慢慢从朋友圈吵闹喧哗的世界里抽身而出,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我有更多的时间去给朋友家人写信写明信片,从今年年初开始,每个月给一个重要的人写信的计划一直在进行,而这些人,在微信上我们并不常联系,甚至很少给对方的朋友圈点赞。

不再担心错过微信消息和朋友圈动态的我,有了更多的注意力去记住重要的人的生日和意义非凡的纪念日或者节日。曾经被微信牢牢控制在掌心的时间权利又被我重新夺了回来,我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去使用它并掌控它。咬咬牙,推开它为我们制造的各种“成瘾诱惑”,发现其实我并没有失去任何。

反而,被自己治愈之后,重新把热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我,发现了更多比社交世界中重要的东西和值得去花时间做的事。

当然我没有办法像我的写作老师那样那么潇洒的卸载掉微信,因为它确实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最近在薄荷阅读上进行的英语原著的阅读计划也是基于微信的平台在运行,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后,做完KEEP运动,简单的收拾一些家务后,就习惯性的打开微信开始我的薄荷阅读之旅了,每天读完之后把阅读进度分享到朋友圈以此作为打卡记录,从六月六号开始到今天,一天都没有断掉,每天晚上从自己的朋友圈进来看到每一条消息下面许多朋友给我的鼓励和支持,就会有更大的决心继续坚持完这不长不短的100天阅读计划,至此,我得感谢朋友圈对我的执行计划时的积极推进作用。在阅读班里有同学担心每天发打卡记录会不会干扰到好友或者被别人认为是在为了打造“爱学习“的形象而装样子? 我觉得纳闷,朋友圈里的每个人的意见真的都那么重要吗?你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的时候应该关心的是最终的那个目标如何完成,而不是做这件事的时候别人会怎么看,剥离了朋友圈形形色色的评价和点赞负担,记录和分享才是它最终的本质形态。

复杂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我们自己。当我们用简单的方式去对待互联网产品,去对待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我们以为是绝症的”手机病“其实自己就能治好。


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_第4张图片

在这个时代,焦虑有时候不一定是坏事

前几天有个从未谋面的微信好友因为一个小话题聊了起来,她说她最大的痛苦都是源自于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陷入到一种晚不睡早不起的恶性循环,我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她说每天都忙忙碌碌不知道做什么,上班的时候一天到晚焦头烂额的忙公司的事,回到家后好不容易有时间喘口气,就只想安安静静的在床上葛优摊,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刷刷微薄刷刷朋友圈,这一刷就停不下来了,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却发现还有好多事没做啊,带着这样的焦虑睡去,第二天早上全身的细胞都在叫嚣着”不愿起床“。

她说一直在关注着我,觉得我的状态永远都那么的好,好像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永远在成长的路上元气满满,好像有花不完的精力,她说她也想要这样的状态,但是总是睡不着和起不来,每一天都和焦虑形影不离。问我怎么解决。

我想回答每一个问过我这个问题的朋友或者未曾谋面的人,焦虑其实是个好东西,我也是个时常会焦虑的人,但是试着找到你的焦虑的源头,和焦虑的情绪做朋友,让它推你一把,而不是拖着你的腿一直让你沦陷。

我的焦虑教会我去给自己治掉手机病,微信病,我的迷茫告诉我,做好眼前事,走好当下路才是告别低落情绪的最优途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已经用整篇文章在做展开陈述了,也许让你突然之间从朝九晚十二的作息规律变成朝五晚十特别难,但是让你从每天不停的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习惯变成每天看半个小时的TED视频,或者给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打一通电话或是阅读一本一直想看却从未翻开过的书的习惯,并不会太难。另外,尝试关闭你各类社交软件的提醒通知,删除那些消息堆积了成百条都不去看一眼的APP或者公众号,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份简单的TO DO LIST ,做完了就去睡觉。

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只要从最简单的做起。


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_第5张图片

(最后的碎碎叨:很久没更新文章了,谢谢好友耐心的催更- -。其实一直都很想写这个话题,因为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在面临着手机病或者时间失控这样的问题,却得不到出口,反而焦虑的雪球越滚越大。有一天我看到一回到家或者静下来就开始习惯性的刷朋友圈的大葱同学后,一把夺过他的手机关掉了他的朋友圈入口, 仿佛所有的聒噪和乌烟瘴气一下子都灰飞烟灭了,他愣了一下,然后拿回手机看了一眼没有了朋友圈入口的”发现“界面,突然笑了,他说:“没有那个红点点了,我再也不难受了。好,我陪你一起,远离它的干扰。”现在他会每天比我晚起半个小时左右,起床练字写日记,没有了朋友圈的互动和消息提醒的我们,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没有失去任何本应拥有的东西。相比较于每次一转身就看到他低着头在聊天刷手机的样子,这样的他显得可爱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不再是你控制微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