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时代,三国故事的流行度恐怕胜过任何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究其原因,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观点:《三国演义》居功至伟,罗贯中生花妙笔的人物塑造,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若罗贯中没有写这本书,三国这段历史,被人所熟知的程度恐怕连五代都不如。
的确,我们现在看来,《三国演义》这本书看上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大多数流行的三国故事都集中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但因为 A 对 B 的产生起着直接作用,所以如果 A 不存在,那么 B 就不会产生,这种逻辑显然是混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我每天上班都一般是乘坐 2号线,那么如果某一天 2号线停运,我就上不了班了么?
在《三国演义》尚未成书的时期,三国人物的知名度可以从三方面的来看。一是政府官方,二是文人骚客,三是普通百姓。本文所讨论的三国时期是广义上的三国时代,从黄巾起义(公元 184 年)到西晋灭吴(公元 280 年),共计 97 年,因为如果按照历史书认定的曹丕代汉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的话,那么连曹操都不能算三国人物,像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借东风、华容道捉放曹等都不能算三国故事,这显然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那个三国。
政府官方
三国是乱世,因此出名的人物以武将为主,武庙是古代中央政府官方认可的历代良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皆有祭祀,《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所以我们通过唐宋武庙来看看这两个朝代的中央政府对三国时代的武将认可程度,唐代武庙的数据统计来自于维基百科,宋代武庙的数据来自文章略谈宋武庙七十二将 。
1. 皇甫嵩计入东汉,灭吴有功的羊祜、王濬、杜预记入三国而不记入西晋。
2. 唐代武庙和宋代武庙的三国武将一模一样:有诸葛亮、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共计 12 名武将,其中诸葛亮为十哲,地位比其他武将要高一个档次。
3. 唐宋武庙各朝代武将数目基本一致,仅宋代武庙在南北朝少一人,而在唐代又多一人,从侧面反应了两朝价值观的一致性。详细的数目直方图如下:
可以看到,三国的名将在唐宋两朝的统治者看来,相比其他朝代,数目是明显居多的。这至少在当时的唐宋的中央政府看来,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名将数目的低谷分布在四个时代:春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和隋朝。春秋过于久远,隋代本身过短,而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合起来有将近 265 年(东晋建立于公元317 年,而隋代建立于581年),而三国则不足百年。为何同为乱世,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如此之少,更惨是五代十国,宋代武庙连一个名额都没给,后文将详述。
文人骚客
诞生了「建安风骨」的建安时期本身就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三曹七子都是重要的文学家。曹操写了第一首山水诗——《短歌行》、而《龟虽寿》和《观沧海》都是不朽名作,曹丕的《燕歌行》是「七言之祖」,而且他还是文学批评之祖,而被誉为「才高八斗」的曹植更是对五言诗歌起了很大的发展作用。仅凭着这些文学成就,三曹在文人中的知名度恐怕也不低,甚至有人说「三曹的文学地位还要比他们的政治地位重要得多得多」。
我们可以看看唐宋时期那些著名的诗人和词人对其他三国人物的评价:
诗圣杜甫现存的诗歌里有二十多首都是表现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仰慕,知名的诗句有「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等。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写过不少关于三国怀古的诗词,如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文赋则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等。
南宋最著名的词人之一是辛弃疾,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其中就有「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现对孙权的赞赏。
南宋的另一位著名词人陆游陆放翁,他的《书愤•其一》的最末两句也曾大大称赞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不用再继续列举,在这些唐宋诗人和词人眼里,那些我们所熟知的三国英雄们很多也是他们崇拜的偶像级人物,寄托了他们的种种理想。
普通百姓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写他儿子李衮师的《骄儿诗》,其中有一句为:
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他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张飞和邓艾了,可见那时候三国一些人物和事迹早已深入人心。
从《事物纪原》和《东京梦华录》等书看来,三国故事在宋代已颇为流行。如《事物纪原》提到,宋仁宗时:
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
而《东京梦华录》载徽宗时,东京瓦肆伎艺中有名为霍四究者说《三分》。
宋代张丰的《明道杂志》云:
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没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苏轼《志林》也记载: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可见唐宋时期,三国故事早已在民间流传甚广,那个时候并没有产生《三国演义》,自然不可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
三国故事流行更可能的原因
从以上三个方面(政府官方、文人骚客和普通百姓)可以看出,早在《三国演义》诞生之前,很多三国故事早已深入人心,那么为什么是三国而不是其他乱世的故事更流行呢?我猜想大概有几方面的原因:
1. 主要的对垒势力较少,人物关系比较清晰简单,而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数量太多,而且每个政权的存续时间过短,从而导致故事结构较为凌乱庞杂。
2. 三国是东汉的延续,虽然正处于儒家秩序的崩溃阶段,但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对于旧有秩序还是深深怀念,皇帝即使失去了实权,大多数时候仍然得到了足够的尊敬,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汉朝皇帝死于非命的仅仅只有一位被鸩杀的汉少帝刘辩,而汉献帝虽然吃了一些苦,但终究是颐养天年,甚至在死后依然被按照皇帝的礼节下葬。无论是东汉,还是其他三个割据政权,其末代皇帝都得到了善终,这甚至比很多统一王朝的非末代君主还要好很多。说明儒家的道德约束仍在,三国时代的故事尽管金戈铁马,但没有彻底泯灭掉人性,而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小王朝的皇帝横死的不计其数,而且不仅仅是残杀皇帝一人,甚至连整个皇室都被屠戮殆尽,比如尔朱荣就杀了无数北魏的元氏子孙。
3. 最重要的一点,三国故事主要都是汉族军阀之间的斗争,而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非汉族的势力往往更为强大,甚至不得不迫使很多汉族政权称臣,比如石敬瑭(他本身不是汉人,但他所建立的后晋一般认为是一个汉族政权)割让燕云十六州,认辽国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这对于汉族人来说不啻是屈辱的历史。而三国故事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曹操征乌桓,陆逊平山越,诸葛亮七擒孟获,都极为成功,不仅三国如此,比三国要弱小很多的小诸侯如白马将军公孙瓒都能威震塞外,「神威天将军」马超则是「氐羌率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三国故事而不是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故事在古代中国流传更广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这也许是我前面提到的唐宋武庙中为何出自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武将那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了吧。
三国故事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综上所述,诸多三国人物的故事早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同样诸葛亮、关羽这些著名人物的被神化也早于《三国演义》的问世(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章,如关羽是如何被神化的,此处不再考证),我认为《三国演义》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三国故事的一次整理,使三国故事更为系统化,它对于三国故事的继续流行当然是有助益的,但三国故事的流行是《三国演义》成书的基础,而不是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