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

最近有一档光环无限的网综《吐槽大会》,据说是思聪哥打造的,我几乎每期必看,确实是很减压啊。里面最喜欢的是李诞和池子,我想他俩也毫无疑问是《吐槽大会》最出彩的表演者,除了节目规则设定的主咖光环之外,副咖里面上台能绝对放心的就是李诞和池子了。

对于我这种一边看节目一边还喜欢点评、碎碎念的网综资深爱好者来说,除了听段子爽歪歪之外,还要给大家在专业的技术层面深度分析一下他们表演的好在哪里,深度分析哦!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1张图片

一、 技术流的分析: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吐槽大会》的每个嘉宾所说的话,其实是有台本的,也就是说嘉宾90%的话是按照台本说的,可能会有10%左右是自己发挥,如果遇到曹云金这样的主,可能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当然这些台本也是经过和嘉宾反复修改才最终成文的。

按照节目组的编剧的策略,一期一个小时的节目成片基本上平均会有137个左右的包袱,出去走台、入场、花絮等时间,表演净时间大概是44分钟,算下来平均20秒一个包袱。以曹云金这一期为例,我们把每一个嘉宾的表演做了数据统计: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2张图片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我们一一分析李诞和池子的技术指标:

1. 首先是台本策略,有三个明显优势

原创:虽然所有嘉宾的台本,都是有笑果的编剧团们下了功夫的,但是尤其要说的是,李诞和池子的台本,是自己深度加工原创的。这样由自己原创完成,最后又由自己表演,应该是最贴合个人风格的;相应的其他嘉宾除了曹云金的相声功底自带笑果外,其他嘉宾明显还没找到感觉。

密度:同样是台本段子的创作,可以说单位时间内,李诞池子抛段子的数量远远高于平均数3.1个,达到了每分钟3.7-4.0个段子;

速度:同样的,李诞池子每个段子平均在14.9-16.4秒内get到观众的笑点,从铺垫到抛点到听响的完成时间,明显快于平均水平19.6秒;

这样的数据优势,就像田径赛场上一样,没有绝对的功力很难超出这么多距离;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3张图片

2. 再来看吐槽技术

炫:李诞池子熟练运用横打、三番等多种脱口秀吐槽招式多,几乎可以和科班出身的相声演员曹云金匹敌。

准:李诞池子对嘉宾的槽点找得非常准,每一个包袱的铺垫做的顺,看得出来在台下是做了功课的,这也就能说明李诞池子在台上的时候,与其他嘉宾槽点铺垫逻辑是最顺畅的,后面抛笑点的时候嘉宾也是最舒服的;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4张图片

狠:李诞池子在铺垫顺畅的同事,往往抛出的笑点够犀利,分量足,反差大,给嘉宾的打击力度大,观众基本百分百会响;

稳:最后,从口齿和语言上来讲,李诞池子的普通话标准,气口流畅,气场稳定,断句明确,重音清晰,动作协调干净,所以每一个段子都能讲清楚,每一个段子都会被观众听清、听懂、get笑点。

所以,我们总说李诞池子的表演很干脆、很干净,但是又很过瘾,就是这个道理,他们的表演给观众的是声形意并存的立体笑果。虽然曹云金的相声笑果也很棒,但是可以看出来风格明显的不同。李诞池子更利索。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5张图片

3. 人物设置:也正是由于李诞和池子的专业技术过硬,所以节目组将他们二人在《吐槽大会》中的人设和任务也做了设定

人物关系:首先,李诞和池子是以素人身份坐在第二排,他们不是副咖,也不属于主咖的朋友,本质上他们代表的是观众,是代表观众吐槽所有人,所以他们的吐槽其实就是观众想吐的槽。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6张图片

角色任务:拿出场顺序来说,李诞往往是第一个出场,因为第一个最难,要热场。首先热嘉宾,把本来都是第一次来吐槽的嘉宾的紧张感打消。其次热观众,《吐槽大会》完全用真实的观众,观众如果笑不起来整场是很难看的。

再说池子,池子往往是倒数第二个上场(不含主咖),这个顺位叫中场,中场的作用是衔接和承上启下。池子之前会有三个嘉宾出场,这几个嘉宾是不可控的、有冷场风险的;并且观众在这个时候也有了一丝疲倦,所以需要一轮新的刺激。所以池子的任务就是,再回暖升场内温度,顺利引出主咖。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7张图片

以上就是李诞池子的技术流深度分析,我们再说点深的,李诞和池子都是很年轻的脱口秀演员,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具备了如此高超的吐槽技术?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就是生长的土壤!李诞和池子的天赋固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这是把他们引上门道而已,后天的打磨和成长才是能站到现在的关键因素。那就不得不提李诞池子的团队体质。

1. 创作土壤:李诞池子和笑果文化都是签约的编剧,也就是说他们是笑果文化的员工,并且也是合伙人。应该这样说,所有的编剧都是笑果文化的签约员工,大部分都是签于他们还是爱好者时期。有的编剧从签下来到会写成熟的台本可能要养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在娱乐行业是很少见的,其他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基本上是只支付稿酬,甚至还有直接抄段子的,因为他们是求快,生怕赶不上随时会转向的风口。

李诞池子因为有公司的保障机制,才不会竭泽而渔的绞尽脑汁憋段子,更多的时间,会跑到酒吧、校园等开放麦(线下脱口秀俱乐部)进行表演,表演自己原创的段子。

2. 制造流程:李诞池子他们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有一套严谨的创作流程。台本从创意撰写,到最终上台的前半小时都在不停被改写,参与者从编剧团、导演组、经纪人到艺人前后经理几十人。甚至把最资深、或者最大牌的艺人,也变成台本的参与者。这是吐槽背后最难的地方,也最难得。

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_第8张图片

3. 喜剧精神:另外一点我必须提到精神的层面来说,李诞池子至今保持素人身份的最大价值,是喜剧精神的体现,而不是娱乐精神的变现。

在我看来这就是李诞池子跟外面那些综艺咖的差异化基因,也就是喜剧和娱乐的区别。他们在平时都频频奔赴高校,成为真实的校园脱口秀明星。

线下小场景、校园用户,是其他娱乐公司根本看不上的沙漠,因为不赚钱,成本高,吸粉太慢,有这些钱不如在线上买流量来的实在,笑果在线下的付出让笔者对边沁的功利主义产生了怀疑。

坦率的说,这群人不适合娱乐圈,不适合当艺人,更适合做喜剧。如果将审美体验分作三个层次,喜剧的审美体验是中高端的,娱乐则处于初级体验的位置。喜剧需要融入更多的深度思考和价值观。这可能就是李诞、池子他们离娱乐圈外围还有距离的原因。

期待李诞池子给我们带来更多过瘾的段子和更加精彩的表现。如果你看了觉得有道理,就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帖!从技术流角度分析李诞和池子在吐槽大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