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 吃饺子 饺子的味道

冷了一周多,天气终于回暖。

一早晃了三个市场,胡萝卜、韭菜、猪肉、虾,投奔了我的绿色菜篮子。

下午三点半开始,择韭菜、洗韭菜、煮虾、和面、打肉馅(感谢省时省力的小熊搅拌机)、炒冬菇、包虾、拌馅、揉面、掐剂子、擀皮、开包、蒸、煎……

吃。

接着包没包完的。

洗碗、洗锅。

我一个人的包饺子独角大戏,在11点终于结束了。

腰酸背痛,按摩仪都安慰不过来啊!


女儿说,好好吃,超好吃,明天我还要吃!


苦与累,也就成了乐子。


好吃不如饺子。

大凡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味蕾里都回荡着各种各样饺子的味道吧?


在老家,包饺子从来都是群戏,全家总动员。你和面来我切馅,你擀皮来我包。每次都是弟弟尝馅的咸淡——对于他居然吃生馅这一点,我一直佩服得紧。妈妈总是稳稳的坐在炕上,用筷子装馅,有板有眼地掐花儿;爸爸喜欢站着,用一个自制的竹勺子装馅,捏的时候两手一掐。我通常是擀皮的角色,为了供上大家包,擀面杖猛滚,皮在下面溜溜地旋转,然后甩出去。

煮的时候用大锅煮,每次妈妈都会念叨多煮一会儿,别夹生。出锅之前停了火,饺子在里面旋转,热气丝丝地上升。先捞一个尝尝也是必有程序。

饺子端上桌,酱油醋➕香油,再配上生大蒜,每次都是吃撑的节奏。

妈妈比较形式主义,有时还会炒几个菜,爸爸总是反对,说吃饺子不必有菜。可也总是一个照做,一个照说,然后大家照吃。

吃不完的,要用筷子一个一个再夹开,免得粘上。

还有大馅蒸饺,个头很北方化的高大威猛,肚子鼓鼓地在大大地屉上雄壮地排队。吃一口满嘴留汁,余香不绝。


来了南方后,这种情景便成了记忆。

南方饺子和北方的不同,主要是馅都比较干。

婆婆也会包,不过都是买现成的皮,先蒸后煎,味道也是一绝。不过就是馅儿干。不过瘾——虽然每次也没出息的吃撑。

婆婆能干,包饺子都是她的独角戏。


前几年,冬天很冷。看电视剧《钢铁年代》,寒冷的东北,很多烧大锅、煮饺子、蒸汽氤氲的镜头,看得我口水直流,乡思不绝。


印象中最好吃的饺子是爸妈来看我时过年那晚包的,但只是第一轮我和弟弟吃的,后来再包的第二轮味道便差了许多。

北方过年,年三十和年初一早上,是必吃饺子的。

南方年三十晚上吃米饭。


饺子馅各种各样,以白菜韭菜居多。老家夏天瓜类丰富,也多用老黄瓜冬瓜瑜瓜之类,尤其是蒸的。婆婆则是白菜胡萝卜加冬菇虾仁,冬菇还要先炒过。韭菜也有,配料一样。老公喜欢吃虾仁,女儿喜欢吃韭菜。我无可无不可。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最经常去一家金豆饺子馆,馅很全,茄子西红柿都有,点过一次西红柿的,一般。饺子好像是一块六一两,我和老八一般各吃三两。


步步高茶楼的煎饺也很有名,弟媳每次回来都要去吃。


还有大学第一个元旦,大家包饺子,奇形怪状,什么样的都有。而我当时觉得世界上居然还有不会擀皮不会包饺子的人,真是奇怪。包的最漂亮的是一个河南男同学。具体的样子则忘了。


今年搬了家,开始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日子。偶尔不辞辛苦,大干一场,包顿饺子。

和婆婆一样,唱我的独角大戏。

挑剔的老公,也喜欢上我纯手工的饺子。虽然还是会挑点毛病,嫌馅太多汁,嫌个头太大。

女儿则每次都会满口赞扬,猛吃猛吃。


饺子的味道,每个人都不同,每一次都不同。但是小异大同。


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熟悉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包饺子 吃饺子 饺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