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秦可卿葬礼为什么“官去官来”

现在流行一句话,“贵圈真乱”!

贾府起家靠的是“宁国公”与“荣国公”,“一母同胞弟兄两个。宁公居长”。

因此,贾珍那边是“长房”。

想想当日兄弟两个血洗战场,才都封了公,结交来往之人自然非富即贵,此等形势之下,贾珍想要十分节俭也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其父贾敬“如今敬老爹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已,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

须知,贾家从宁荣二公,到贾珍正好是第四代,按照俗语所说,“富不过三代”,也该到了玩完的时候了。

若是能够重视教育,也许还有机会多富几代,不善长管教子孙的家族,别说三代,连两代也未必能够实现。

说了这么多,是什么个意思?

意思是说,秦可卿的葬礼“官去官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祖上留下来的“圈子”而已,再说好歹贾家也还袭着官,虽然也没有什么实权,靠这个世袭的“官”,也没有几两银子可以领取,但毕竟有个“虚名”在。

第五十三回,原文:贾珍因问尤氏:“咱们春祭的恩赏,可领了不曾?”尤氏道:“今儿我打发蓉儿关去了。”贾珍道:“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关了来,给那边老太太见过,置了祖宗的供,上领皇上的恩,下则是托祖宗的福。咱们那怕用一万银子供祖宗,到底不如这个又体面,又是沾恩锡福的。除咱们这样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着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真正皇恩浩大,想得周到。”尤氏道:“正是这话。”

是不是?这个世袭的官,并没有工资,只有过节的时候一点点赏赐。

凤姐虽然厉害,但很多时候,也算是个实在人,凤姐曾经给刘姥姥说过这么一段话。

原文: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罢了,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所以,下面的情景就没那么奇怪了。

原文: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少时,三家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有时候未必真心想装逼,但不装行吗?

贾珍想要面子,但在当时,葬礼的规格是受官衔约束的,不得已给儿子买了个“虚职”,才有下面的幌子。

原文:贾珍命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会芳园的临街大门洞开,旋在两边起了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摆的刀斩斧齐。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对竖在门外,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金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对面高起着宣坛,僧道对坛榜文,榜上大书:”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永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以及”恭请诸伽蓝、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锡,神威远镇,四十九日消灾洗孽平安水陆道场“诸如等语,余者亦不消烦记。

也不容易,还好现在已经有明白人清晰的告诉我们,“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可是谁又能绝对的不装呢?

再说,还有个别嘴贱的人这样说,“不装也是一种装”,你TMD到底让老子装还是不装了?

让人活不?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53章 秦可卿葬礼为什么“官去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