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日更第2天
01
昨天的笔记中强调了两点:一是认知升级,透过现象看成功本质;二是马太效应的优势积累,强者恒强。今天的几个案例对昨天的内容也会是很好的佐证。
02
今天的内容分享两点思考:刻意练习和与教育方式。
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唐宋八大家更是推动这次文学巅峰运动的重要力量。八人中赫然在列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不得不说是一项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的奇迹。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也许,高处不胜寒的他更清楚自己和弟弟苏辙成功的缘由。苏轼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苏洵是当时有名的大才子,这就为苏轼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说两点:一是根据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基因确实可以影响人的性格、爱好、智商和大脑的发育。至于具体的影响力度有多大,这个暂时没有公布的数据,但我想在一些高端脑科学团队中估计已经有不错的研究成果了。二是更多关于成功案例的研究显示,良好的教育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至于哪个年龄阶段的最重要?中国古语有“三岁看大,五岁看老”我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苏轼接受的可是全方位的良好教育。
好的基因,最起码保证苏轼赢在了起跑线上,这是他的“超世之才”。好的教育,让苏轼从小便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当然这期间肯定会付出极大的艰辛,这是他的“坚韧不拔之志”,但是当热爱来临,当努力让现在做的事情推动未来时代发展时,这种艰辛还重要吗?多巴胺也许会克服一切。
苏轼的父亲苏洵自成一家,一定有其过人之处,自身的反思、对儿子目标的设定、教育过程中的反馈、对儿子兴趣的培养、热爱的浇灌、专注力的训练等,从一人培养出两位大师可见一斑,整个这一培训体系内的知识模块绝对都是系统化的,只是很遗憾市面上看不到太多关于苏洵家书的内容。
无独有偶,国外还有个莫扎特也是走的这样的路,出生在音乐世家,据说,莫扎特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对钟表声、风声这样的细微声音感知能力特别强。但这点天赋在后面日本一个研究团队那里得到了后天可以培养的证实。即便是这样,日本团队培养出来的“天才们”也未能成为下一个“莫扎特”。
我认为这就是莫扎特后面所接受到的刻意练习的精髓之处了。有一个全力带他的父亲,不断的点拨、不断的积累,可能使他80%以上的练习都成了有效训练。这些也许短期内看不起眼,但是拉长时间轴看,复利的威力就是莫扎特与钢琴老师的差别。
莫扎特在20岁的时候还遭遇了人生的厄运——失聪,没有听力对音乐家来说也许是最致命的打击之一了,但是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对音乐的热爱,硬是在失聪的不利状态下,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
刻意练习离我们如此遥远,但我们放佛又都心有不甘、跃跃欲试。之后,我会更详细的对刻意练习与我们的成长及练习中各要点的运用做详细说明,此处设为彩蛋1.
03
我在大二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大一的新生学弟,一个来自浙江的孩子小罗。经朋友介绍认识,合作一次之后,他挑战了我当时认知的极限,我开始跟踪研究我身边优秀人的成长经历及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他的父母都是浙江的生意人,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接受“生意经”的洗礼,十二岁那年父亲给了他一笔钱,他选择了去做手机产业链的生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十二岁…也许二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还是娇生惯养的孩子呢。
在我这种人看来,当时一定会很辛苦,但他每次给我讲那时的桥段时,都会显得特别兴奋,虽然一开始会有些胆怯,但之后他就开始享受那种状态。大学时候他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大一做了一本新生欢迎册,囊括了周边各大吃喝玩乐商家,说白了就是找赞助,但人家当时刚刚大一,还做成功了三个高校;二是大二做了热水器的学校总代理,由于特殊地形决定,学生自己购买热水器,这也就这块需求还不算小的市场成为了大蛋糕,他大一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大二时一众学生会的领导、干事成了他的销售员;三是大学四年创业了三家公司,大三那年收到了一家创业公司副总的offer,婉拒后继续玩自己的。
后面接触的浙江人多了之后,我才知道这样的成长路径对他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经历了,所以,浙商团队一直能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温州、义务、杭州可以先后崛起为世界瞩目,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也就顺理成章了。
教育,尤其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太重要了,可以决定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未来。
04
前一段时间和一个HR朋友聊天,讲到为什么很多名企只招收名校的学生,这也是那么多家庭不惜倾其所有,将全家重心放在教育的原因了。近朱者赤,名企坚定相信读过名校的人,可以更好的为公司创造价值;父母执着相信,读了名校可以让孩子更好进步。
讲个现实点的,现在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名校被爆炒的MBA、EMBA专业,这已经成为很多人把握下一阶段更多机会的门槛。当我们身边全是优秀的人时,我想我们自己一定也不会甘心太差,说的难听点,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久了,对方优秀的方式总是该学到很多了。
再讲一个兄弟伙L的故事。
L的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父亲是医院某科室主任一生,由于母亲们是同事,所以我们早在小学就认识了,印象中没怎么学习过,小考的成绩很一般——全班40多名。
初中时成了班上的同学,还是前后桌。有幸目睹了他成长的全过程。他的父亲引导他的成长方式是:学习上,预习、听课、复习,所有的事情全部在课上和学校里完成;其他时间可以略微读一些书,但是每天必须保证晚上8:00到早晨6:00(我们的初中没有早晚自习),十个小时的睡眠;喜欢足球,就在保证睡眠和完成学习的情况自由发挥。
L也是听话的孩子,坚持按父亲要求的节奏来完成,所有的进步都从效率中完成。这一套科学的习惯坚持了三年,带给他的进步是:初中两年成绩从全班30多进入第二,初三十次模考每次第一,而且拉第二名的优势越来越大;两次拿到希望杯数学和物理的竞赛奖牌。
高中去了外面所谓的名校,又是很低的起点,很多竞争对手,但是这套生活习惯让他在复制了初中三年成长路后,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国防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从未透支过自己的他养成了一项更厉害的能力:平和力,在其他很多人都在为最高学府的激烈竞争焦虑时,他按着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的完成了保研、进入某部研究所的成长路径,进校只算中等的他,在7年之后再次超越了很多人。
前几天过年回家,相隔四年再见,聊起了关于教育的话题。他说,他也焦虑过啊,别人都觉得他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让自己成长曲线的斜率很优美,但是当别人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时候,他可是100%的专注呢!这样的专注力有多少人能做到?那套所谓“科学”的作息时间,他难道没受到过诱惑吗?他也想去玩啊,只是他心中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完成,他就是那种从小想当科学家,最后真的实现梦想的人。
之后到了外面陌生的城市,到了最好的大学,他也不适应过,也曾迷茫过。但是,还不得一步一步的走啊?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但一味的焦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他看到身边一个个高考状元疯狂的学习状态后,他说他那个时候才开始真正热爱学习,而且感觉有一种触碰梦想的真实。他看到有人准备考研考博、有人准备出国深造、有人准备未来职业规划,眼花缭乱的优秀让他对自己也有了更好的规划。大学里,学生会、社团、图书馆和自习室都有他的身影,最终胜出的依然靠效率,只是这一次增加了视野和格局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努力和勤奋不应该成为你标榜自己的理由,更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标配。毕竟视野和格局、热爱和方法才更重要。(这里我在之后还会讲更多内容,暂定彩蛋2)
05
案例素材积累:
金句库:
1、除了极少数的天才以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天赋上的差距在后天成就上占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
2、不管是年龄上还是状态上,能够持续在学习和创业上最大限度保证比别人投入更多时间是很重要的,这绝不是单纯的巧合这么简单。
案例库:
1、柏林音乐学员研究。——刻意练习案例,但个人觉得苏轼和莫扎特的案例更有说服性。
2、比尔盖茨成功案例。——初始运气来源于初始的实力,但我更认可兴趣和家庭教育带给他格局和视野上的改变。
方法论库:10000小时刻意练习
06
《异类》同类书籍主题阅读参考书单:《刻意练习》《绝非天赋》《万万没想到》
更希望在留言区看到更多你对内容的理解、对相关观点的实践和思考,一起来玩头脑风暴。